樂清“最美廚娘”義務為卡點值守人員燒飯做菜

樂清“最美廚娘”義務為卡點值守人員燒飯做菜

“我們社區在卡點值守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每餐都能吃上熱飯熱菜,喝上熱湯,這都虧了社區裡的三名婦女,大家都稱她們是‘最美廚娘’。”2月13日,樂成街道南門社區婦聯主席陳姿和記者說起3名義務廚娘時,充滿感動。

乐清“最美厨娘”义务为卡点值守人员烧饭做菜

施樂蕊

這3名廚娘是施樂蕊、盧雙和陳其燕,其中施樂蕊和陳其燕都是社區婦聯副主席,盧雙是社區網格員,她們平時都很熱心社區工作。這次疫情突如其來,從去年臘月廿八日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就緊張忙碌起來了,到各家各戶去排查、登記,有時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施樂蕊和盧雙見狀,便商議著買來各類食材,到社區的小廚房,為大家張羅吃的東西。炒粉幹、煮麥夾、炒年糕……剛開始,她們做的食物種類比較簡單。

隨著疫情發展,管控升級,南門社區設置了10多個道路卡點,輪流值守的人員需要近百名,除了社區相關工作人員,還有其他一些單位的人員和志願者來支援,做飯的任務一下子重起來,而且看起來抗“疫”需要一段時間,老是吃麵條、粉幹也不行,施樂蕊動起心思,和盧雙商議,最後定下“規矩”:從正月初三開始,每天中午米飯加四菜一湯,晚上則燒麵條、餛飩、年糕、麥夾之類的麵食。

“現在吃飯的人數比較固定了,每天70多人,之前其他單位過來支援的人數不固定,正月初二有100多人,我和盧雙都忙不過來。”施樂蕊說。也是從那天起,陳其燕見狀主動過來幫忙,加入這個臨時廚娘隊伍。

“現在我們3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在廚房裡幹活越來越順手了。”施樂蕊笑道。她主要負責採購食材、炒菜;盧雙負責洗菜、切菜,有時也出去買菜;陳其燕主要是洗涮餐具,有時也幫著炒菜打下手。一個人炒大鍋的菜需要花很大的勁,畢竟不是專業廚師,幾天下來,施樂蕊的手臂都酸了。為此,這兩天她還請了做專業廚師的大姑子中午來幫忙。

由於人手少,工作量大,3人幾乎每天從早忙到晚。上午去菜場買菜,然後洗、切、炒,要趕在11時30分前做好,讓第一波來就餐的人立刻吃上。各卡點的人員來吃飯的時間不一樣,錯峰進行。為了保證大家吃好,廚房每天的菜都換花樣,為此,施樂蕊每天晚上都要花心思為第二天的伙食擬菜單,擬好後還徵求大家的意見,大多數人贊同後才定下來。

乐清“最美厨娘”义务为卡点值守人员烧饭做菜

陳其燕

各卡點人員來吃飯的時間不同,從11時30分開始,陸陸續續的,一直到13時30分都還有人來。為了保證大家都能吃上熱飯熱菜,她們都對飯菜做好保溫措施。等所有人吃完,洗涮好後,施樂蕊還要去趟菜場,採購次日需要花時間處理的部分食材,提前準備好。

南門社區廚房是剛設立的,設備還沒配齊,連冰箱都沒有,鍋、碗之類的也不夠,施樂蕊就把自家的廚房設備拿過來。有些第二天用的食材,也拿到自家冰箱先保存。

因為銀行暫停營業,社區的公款提取不出,這段時間,廚房食材的費用都是施樂蕊自掏腰包墊付的,目前已墊付了1萬多元。平時燒菜時遇到調味品不夠,施樂蕊把自家的拿過來。特殊時期,菜場的菜品不豐富,價格也貴,有時為了給大家換口味,施樂蕊還把自己家的臘肉、鰻鯗等年貨拿出來。

“社區工作人員也有把自己家的東西貢獻出來燒的,卡口值守很辛苦,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我們也感到安慰。”施樂蕊說,大家同心協力,才能打贏這場特殊的戰役。

來源:

樂清日報(中國樂清網)全媒體記者 張麗萍

>> 買菜不難!樂清這個村把村辦公樓改成“臨時菜市場”

>> 新增3例!樂清確診病例最新分佈圖

>> 致全市企業家的公開信

>> 樂清這家企業悄悄復工了,還加班加點,因為……

>> 樂清話“大師級”!黃華社區一村幹部的喊話火遍朋友圈

>> 硬核!樂清老闆買了15萬元的豬肉分村民

樂清“最美廚娘”義務為卡點值守人員燒飯做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