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缺素症如何防治?都有哪些表現?

鄂西小濃人


桑樹缺素症防治應採取綜合措施,加強土壤管理工作,保持水土,防止養分流失;加強中耕,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增施有機肥料,改良土壤理化性狀,防止偏施氮肥,增施複合肥料,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緩解缺素症狀。

桑樹出現病態,並不都是缺少微量元素,首選考慮是否是病害、蟲害或是缺少微量元素和周圍的不良環境所致;其次,是排除不良因素後,來根據桑樹的病態確定缺少何種元素。當桑樹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時,可能是土壤中該種元素含量較少引起的,或者是土壤中含量雖很豐富,但出於其他原因(如土壤過酸或過鹼等)而使該種元素成為無效狀態所致。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1)及時補充夏肥:當桑葉大批量採收後,帶走了大量養分,加上夏季雨水過多,水肥流失嚴重,此時應向土壤補充肥料,否則長期下去土壤中礦質元素就會耗竭,桑樹生長和桑葉產量、質量就會受到影響。據有關資料介紹,每採收1t桑葉及相關的枝條等,大約要帶走11.6kg氮、8.1 kg鈣、6.2kg氧化鉀、2.7kg鎂和2.0kg五氧化二磷及100g以上的微量元素。因此,及時施用夏肥,全面補充各種營養元素,如尿素、普鈣、過磷酸鈣、三元複合肥等,按比例混勻施於桑樹根部,既補充了肥,又增加產葉量,同時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也是防治桑樹缺素症的最根本措施。

(2)及時救治:在排除其他不良因素後,缺素症一經鑑定,就要採取急救措施。一般可採取土壤施肥和葉面施肥相結合的辦法,補充所缺乏的營養元素。特別是噴施葉面肥,肥液中的化學物質能以水溶液的狀態通過氣孔和角質層很快被桑葉吸收。如:噴施於枝條下部葉片上的磷素,1h後即可轉到枝條梢部;葉面噴施尿素30min後,即可被同化形成氨基酸和蛋白質。葉面施肥還可避免土壤吸附和土壤微生物破壞。因此見效快,省工節肥。例如,桑樹缺硼易得桑樹粗皮病,葉面噴施,畝用硼砂100~200g。若噴灑枝條樹幹,50kg水可加硼砂、尿素各250~500g,在春、夏季桑樹發芽前各施一次,過遲會降低肥效。缺鐵易得桑樹黃化病,嚴重時連噴4次,可用1.5g硫酸亞鐵加水15kg葉面噴施;缺鉀時,桑樹易得焦葉病,可用0.2%~1%的硫酸錳或高錳酸鉀等進行葉面噴施,幾天後缺錳症狀就可消失。

下面二妹子就對桑樹缺素的表現及防治方法作一下分享:

1、缺氮: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氮時,老葉黃化枯焦,嚴重時幼葉發黃、變小,早衰,從下部葉漸及上部葉。多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發生。此時應及時補施無機肥。

②防治方法:多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發生。此時應及時補施無機肥。

2、缺磷: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磷時,整株生長不良,葉片小,葉柄、葉背、葉脈呈異常的暗綠色或紫紅色,葉脈間失綠,新梢葉黃化變小,生長停止,從下部葉漸及中部葉;桑葉硬化早。春伐桑多在8月上旬發生,夏伐桑多在8月下旬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磷時,可施磷肥。在生長季節噴0.5%~1%磷酸二氧鉀,或0.5%~1%過磷酸鈣浸出液2~3次,每隔5~7d一次。

3、缺鉀: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鉀時,起初枝條中部葉片的葉緣和葉脈間失綠,葉緣呈褐色,葉脈間產生斑點,呈燒灼狀,有時枯斑脫落形成孔洞,後枯死、早衰,從下部葉漸及中部葉。春伐桑多在7月上旬發生,夏伐桑在7月下旬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鉀時,可用0.5%濃度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噴施3次,每隔10d左右一次。

4、缺鎂: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鎂時,葉緣及葉脈間黃色,葉脈周圍綠色,一般先從枝條中部的葉片出現症狀,逐漸向上蔓延,影響枝葉生長。春伐桑多在7月上旬發生,夏伐桑多在8月上旬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鎂時,可多施石灰,以提高土壤中鎂的有效含量,或者生長季節每隔兩週噴0.2%硫酸鎂溶液2~3次。

5、缺鈣: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鈣時,枝條柔軟,葉質差;新梢萎縮,上中部葉反捲,隨症狀加劇上部葉基壞死變黑,漸擴展至葉脈間,最後梢部變黑枯死。一般鹼性土、酸性土、沙質土及多雨地區易發生缺鈣現象。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鈣時,可結合改良土壤和翻埋綠肥等工作,適量施入石灰。

6、缺鋅: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鋅時,新梢葉皺縮呈匙狀,葉變小,黃化缺綠,節間縮短,多發生於側枝,呈叢枝狀。7月中旬至8月上旬多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鋅時,每畝桑園用0.5~1kg硫酸鋅與1000kg糞肥或20kg尿素混合後施入桑園,可增加土壤有效鋅的含量。噴施“綠葉寶”,能促進桑葉光合作用,使葉綠素、可溶性糖、蛋白質含量增加,以利改善葉質。

7、缺硼: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硼時,春季發芽不良,頂端分生組織受傷和死亡;秋季枝條生長緩慢,節間縮短,上部葉變小、變硬,葉脈葉柄開裂,誘發粗皮病,導致整株桑樹翌年春不能發芽而死亡。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9月中下旬均可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硼時,可在土壤中施入硼砂,每畝施硼砂0.5kg,也可以在桑樹生長季節葉面噴0.2%硼砂或0.1%硼酸溶液2~3次。

8、缺硫: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硫時,枝條中上部葉片黃化,特別是幼嫩葉從枝條下部向上黃化,失綠均一。病害輕的個別枝條發病,葉片黃化輕微;病害重的全株枝條發病,葉片黃化嚴重。夏秋季多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硫時,葉面噴施0.2%硫酸鎂液2~3次,每隔10d一次。

9、缺錳:

①主要症狀:桑樹缺錳時,從新葉開始,脈間失綠,在新葉葉脈間出現褐綠斑塊,而葉脈仍為綠色,經一段時間能恢復正常,嚴重時葉脈變褐色,從葉尖開始向葉緣枯死。春伐桑6月上旬發生,夏伐桑7月上旬發生。

②防治方法:桑樹缺錳時,葉面噴施0.2%~0.4%硫酸錳溶液2~3次。

以上就是二妹子對“桑樹缺素症如何防治及缺素後表現”的回答。供參考!在這特殊時期,二妹子在這裡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武漢,加油!

更多關於種植方面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鄉下二妹子


我來回答你:桑樹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長期大量採葉剪條容易使土壤中某種元素明顯下降,或環境條件變化使桑樹不能有效吸收利用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病症。桑園肥料中氮、磷、鉀三大元素施用量較多,一般不會過分缺少,其症狀已在桑園施肥中介紹。在一些土壤條件較差的桑園,往往會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導致桑樹生長不良。

診斷缺素症時先要排除病害、蟲害等因素引起的相似症狀,瞭解觀察病症的發展過程,作出初步診斷。然後有針對性地測定土壤和桑葉中可能缺少的元素成分作出確診,最後適量施入缺少的元素肥料。如不具備分析測定條件時,可小面積試用疑似缺少的元素肥料以驗證初診,然後全面施肥。

桑樹缺素症狀及防治方法如下。

①缺鈣症狀

上部嫩葉向反面捲曲,葉面有紫紅色斑塊,逐漸變褐壞死,嚴重時梢端變黑枯死。酸性土壤易缺鈣。

防治方法

冬季結合改良土壤或綠肥埋青時施用石灰可補充鈣。

②缺鎂症狀

下部老葉葉脈周圍仍保持綠色,葉脈間先出現黃色,進而變褐色,嚴重時枯死脫落。砂性土、酸性紅黃壤易缺鎂。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鎂5千克;酸性土壤施石灰,中和酸性,並能補充適量的鎂。

③缺硫症狀

嫩葉先失綠黃化,失綠均勻,嚴重時老葉有黃白斑,易壞死脫落。酸性土壤易缺硫。

防治方法

增施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

④缺鐵症狀

頂部嫩葉先失綠,從淡黃色到嫩葉黃白色,再到整個新梢葉黃白色,自上而下發展。北方鹼性土壤、或施用大量石灰後易缺鐵。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亞鐵1~2千克,最好將鐵肥與有機肥混合施用,以減少土壤固定,提高肥效;或葉面噴施0.2%~0.5%稀釋液100千克。

⑤缺硼症狀

頂芽生長減慢,甚至枯死,條細短,上部葉小、硬化;易誘發粗皮病。紅黃壤及砂性土易缺硼。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硼砂0.5~1千克,或葉面噴施0.2%稀釋液100~150千克。

⑥缺銅症狀

頂部嫩葉出現小白點,葉尖失綠,葉片捲縮;嚴重失綠後,葉緣壞死、乾枯、脫落。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銅0.5~1千克,或葉面噴施0.05%~0.2%稀釋液150千克。

⑦缺鋅症狀

葉片皺縮、變小,葉脈間黃化,新梢縮短。砂性土、鹽鹼土、瘠薄土地以及石灰過量施用後易缺鋅。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鋅0.5~1.5千克,或葉面噴施0.1%~0.2%稀釋液150千克。

⑧缺錳症狀

與缺鐵症相似,但退綠後呈黃色或淡綠色。施用大量石灰後或鹼性土壤易缺錳。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錳2千克左右,或葉面噴施0.1%~0.5%稀釋液150千克。

⑨缺鉬症狀

枝條發育不良,葉片發生斑點,呈花葉狀,葉緣捲曲、壞死。酸性土壤易缺鉬。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鉬酸銨0.1千克左右,或葉面噴施0.02%~0.05%稀釋液100千克。











山裡阿張


桑樹缺素症狀及防治方法如下。

①缺鈣症狀

上部嫩葉向反面捲曲,葉面有紫紅色斑塊,逐漸變褐壞死,嚴重時梢端變黑枯死。酸性土壤易缺鈣。

防治方法

冬季結合改良土壤或綠肥埋青時施用石灰可補充鈣。

②缺鎂症狀

下部老葉葉脈周圍仍保持綠色,葉脈間先出現黃色,進而變褐色,嚴重時枯死脫落。砂性土、酸性紅黃壤易缺鎂。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鎂5千克;酸性土壤施石灰,中和酸性,並能補充適量的鎂。

③缺硫症狀

嫩葉先失綠黃化,失綠均勻,嚴重時老葉有黃白斑,易壞死脫落。酸性土壤易缺硫。

防治方法

增施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

④缺鐵症狀

頂部嫩葉先失綠,從淡黃色到嫩葉黃白色,再到整個新梢葉黃白色,自上而下發展。北方鹼性土壤、或施用大量石灰後易缺鐵。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亞鐵1~2千克,最好將鐵肥與有機肥混合施用,以減少土壤固定,提高肥效;或葉面噴施0.2%~0.5%稀釋液100千克。

⑤缺硼症狀

頂芽生長減慢,甚至枯死,條細短,上部葉小、硬化;易誘發粗皮病。紅黃壤及砂性土易缺硼。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硼砂0.5~1千克,或葉面噴施0.2%稀釋液100~150千克。

⑥缺銅症狀

頂部嫩葉出現小白點,葉尖失綠,葉片捲縮;嚴重失綠後,葉緣壞死、乾枯、脫落。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銅0.5~1千克,或葉面噴施0.05%~0.2%稀釋液150千克。

⑦缺鋅症狀

葉片皺縮、變小,葉脈間黃化,新梢縮短。砂性土、鹽鹼土、瘠薄土地以及石灰過量施用後易缺鋅。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鋅0.5~1.5千克,或葉面噴施0.1%~0.2%稀釋液150千克。

⑧缺錳症狀

與缺鐵症相似,但退綠後呈黃色或淡綠色。施用大量石灰後或鹼性土壤易缺錳。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硫酸錳2千克左右,或葉面噴施0.1%~0.5%稀釋液150千克。

⑨缺鉬症狀

枝條發育不良,葉片發生斑點,呈花葉狀,葉緣捲曲、壞死。酸性土壤易缺鉬。

防治方法

每畝土壤施鉬酸銨0.1千克左右,或葉面噴施0.02%~0.05%稀釋液100千克。






是村口老王啊


桑樹生長所需的礦質營養包括氮、磷、鉀三個大量元素外還有鈣、鎂、鐵、錳、鋅、銅、硼等元素。患缺素症的桑樹,生長受到嚴重抑制,桑葉產量銳減。那麼樹缺素症如何防治?都有哪些表現?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缺素症表現

  1. 缺乏氮元素:葉色黃綠至黃色,葉形變小,從下部葉漸及上部葉。

  2. 缺乏磷元素:葉脈間失綠,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葉脈周圍僅留下點點綠色,有時產生枯斑。土培時新梢葉黃白化,並變小,生長停止。冬季易發生,從下部葉浙及葉部葉。

  3. 缺乏鉀氮元素'葉緣呈褐色,不久葉脈間產生斑點,成為枯斑。從下部葉漸及中部葉。

  4. 缺乏鐵元素:新葉黃白色,極度缺鐵時,葉緣呈白色,進而產生枯斑,併發缺錳症,從上部葉發展至葉部葉。

  5. 缺乏鋅元素:梢部葉皺縮呈匙狀,向內捲縮,隨後黃化,節間縮短,多發生於側枝,呈叢枝狀。夏秋季易發生。

  6. 缺乏硼元素:春代和和夏伐後發芽不良,枯條停止生長,梢部節間縮短,漸次木質化。梢部葉、上部葉的葉脈、葉柄木栓化而開裂,誘發粗皮病。夏秋季易發生(水培)上部葉變小、硬化、節間縮短,最後停止生長。葉脈、葉柄開裂。

  7. 缺乏錳元素:葉片呈黃綠色,極度缺乏時產生枯斑。發生於上部葉。併發缺鐵症。夏季易發生。

  8. 缺乏銅元素:中部葉呈覆皿狀彎曲,全葉微微顯橙黃色斑。

  9. 缺乏鉬氮元素:初期,中部葉出現模糊的黃斑和皺縮,根發育不良,全株易枯萎。隨後根部萎縮,中部葉黃斑明顯,細小皺紋消失,捲成碗狀。後期,枝條生長停止。剛展開的葉小,葉脈、葉肉橙黃色,從葉緣開始乾枯死亡。

  10. 缺乏鎂元素:葉緣及葉脈間呈黃色,葉脈周圍殘留明顯的綠色,有時黃化部分呈褐色,從下部葉漸及中部葉。

解決方法

科學配方施肥是解決桑樹營養元素缺乏症的主要手段。

施肥依據

每100kg桑葉需要氮4.58 kg,磷酸0.75 kg,氮化鉀2.11kg,其氮、磷、鉀比例為10∶4∶5配合,施1㎏純氮可增產桑葉60 kg。因此,一般667 m2年需施入氮素40~50 kg。此外、為補充桑園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還應根據土壤特點,施入一定量的微肥。如陝南桑園普遍缺硼,大面積桑園潛在著缺硼綜合症的危害,每667 m2配方施入0.5~1 kg硼砂,可增產桑葉10%~30%以上。

施肥比例

根據各季桑葉產量和收穫方式確定。如陝南地區陡坡桑園一般採用冬春伐修剪、全年收穫片葉的桑葉收穫模式,春夏秋三季桑葉產量比例為3∶4∶3,三季的肥料施入量比例也應為3∶4∶3。

施肥時間

  • 春肥:2-3月份,務必在桑樹發芽前完成,以保證肥效

  • 夏肥:5月底至6月,在春季養蠶採葉結束後立即施入;

  • 秋肥:7月底至8月上旬,夏季養蠶結束後立即施入

  • 冬肥:12月至1月,結合冬季桑枝修剪進行,以施有機肥為主。

施肥方法

桑園施肥主要採用穴施法。具體方法:選擇雨後土壤墒情較好或即將下雨前時間,在桑樹根際距樹幹30cm左右的上方及左右兩側開10-20cm深穴坑,將混合好的各種肥料撒入,並覆蓋培土。


農小二SN


在一些土壤 條件較差的桑園,往往會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導致桑樹生長不良。 診斷缺素症時先要排除病害、蟲害等因素引起的相似症狀,了 解觀察病症的發展過程,作出初步診斷。

然後有針對性地測定土壤 和桑葉中可能缺少的元素成分,作出確診,最後適量施入缺少的元 素肥料。如不具備分析測定條件時,可小面積試用疑似缺少的元素 肥料以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