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桑園管理中施肥是重中之重,該如何給桑樹正確施肥?

旭日東昇168


桑園的管理正月期間剪枝以後,可以利用當地的家禽糞便發酵進行施肥,農家肥的營養遠遠超過化肥。每年應該對桑園樹周圍進行農家肥的實施,然後翻地,讓根系吸收養分,在桑葉發芽2個月左右用尿素進行輕微的施肥,以達到更多的養分,尿素施肥主要雨後進行,我就是種植桑葉,採摘桑葉養雞的,希望對你有幫助,這是經過我的實踐帶來的經驗





文山土雞哥


桑葉是葉用作物,由於桑葉的收穫,桑樹在一年中的生長規律與一般作物並不完全相同。一般桑樹進行夏伐,造成一年中有兩個生長高峰,即春期生長和夏秋期的生長。春期的生長量約佔全年總生產量的1/3,夏秋期的生長量佔2/3。

為了適應桑樹生長的需要,兩期的施肥量要有所區別。一般夏秋期的施肥量要佔全年總施肥量的60%以上。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桑園管理中的具體施肥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施肥時期:桑園施肥一般分春、夏、秋、冬四個時期。

1、春肥:

俗稱催芽肥。一般在驚蟄到春分期施用,至遲在用葉前30天前完成。春肥不可施用過遲,否則會降低葉質。春肥不僅能促進春期芽葉生長,提高春葉產量,而且對夏秋期的桑樹生長也有顯著促進效果。春肥應選用速效性肥料。稚蠶用桑宜早施,壯蠶用桑可稍遲;黏性土可早施,沙性土宜稍遲;種繭育桑園一般重施冬肥,少施春肥,以提高葉質。

2、夏肥:

俗稱謝桑肥。一般在夏伐後到早秋蠶飼養前一段時間施用。夏肥施用時氣溫高,雨水充沛,肥料供應充足,桑樹生長迅速。6~7月兩個月的生長量佔整個夏秋期生長量的2/3以上,需要養分最為迫切。為了實現桑園高產,必須重視夏肥的施用,如果肥料不足,桑樹生長緩慢,枝葉生長,條短葉小,硬化早,不僅影響當年夏秋期桑葉產量,而且還影響到第二年的春葉產量。夏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但夏季氣溫高,有機肥料在土壤中分解也快。因此,應配合施用堆肥、嘅肥等有機肥料。

3、秋肥:

俗稱長葉肥。一般在早秋蠶結束後於8月下旬前施入,有促進枝葉繼續生長、延遲秋葉硬化、增產秋葉的作用。以速效性肥料為主。秋肥不宜施用過遲,以免枝稍秋後徒長而遭凍害。

4、冬肥:

俗稱過冬肥。一般在桑樹落葉後施用。冬肥主要施堆肥、屁肥、垃圾等有機肥料。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為來年桑樹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冬肥可在冬耕前施用,結合冬耕翻入土中。

桑園施肥量一般以肥料中所含氮、磷、鉀的量來表示。桑葉產量一般隨著氨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施氮素1公斤可以增產桑葉60公斤左右,即畝產桑葉2500公斤的桑園,每年每畝需施氮素45~50公斤。

首先根據桑葉產量確定氨肥施用量,然後按比例確定磷、鉀肥的配合施用量。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在桑樹生命活動中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氮素偏高,磷、鉀肥比例偏少,就會使桑葉成分中硝態氮增多,蛋白氨減少,從而降低葉質,影響蠶體健康。

一般認為絲繭育桑園氮、磷、鉀的比例以10:4:5為宜,種繭育桑園以5:3:4為適。全年施肥量確定後,應按照一年中施肥的時期和次數作適當分配。一般春肥佔20%~30%,夏秋肥佔50%~60%,冬肥佔10%~30%。但各地氣候條件和桑樹生長情況相差很大,施肥時期和用量也應有所側重。一般寒冷地區應把施肥量的重點放在春、夏期,暖地桑園的施肥重點應放在夏秋期。

♦二、 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恰當,可以減少養分損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肥料的增產效果。具體的施形方法應根據根系分佈、肥料的種類和性質靈活掌握。

1、施肥的深度和廣度:

桑樹根系分佈範圍是決定施肥深度和廣度的主要依據。肥料施在根系分佈多的土層,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根系的分佈範圍比樹冠的垂直投影面積稍大。低幹桑通常施在離樹幹33 釐米左右和深17~20釐米的地方為宜。高幹喬木桑,樹形高大,根系分佈廣而深,施肥範圍應增大。對於有效養分含量低的大體積肥料,如綠肥、廄肥、堆肥等一次施用量較多,施肥的深度和廣度也應相應增加。

2、 施肥方法:

桑肥施肥一般有穴施、溝施、環施和撒施等。具體施用時,可視肥料種類、桑樹栽植密度而定。

(1)溝施: 在行間或離樹幹33釐米左右開溝施肥。一般適用於堆肥、肥、綠肥等肥料,施後覆土。

(2)穴施: 在離樹33 釐米左右開施肥穴,然後施入人糞尿、化肥等,施後覆土。

(3)撒施: 泥土肥、垃圾、堆肥等用量較多時,可把肥料撒在地面,結合耕地翻入土中。

(4)環施 :適用於樹形高大、根系分佈廣的高幹喬木桑。離樹一定距離開一環狀的施肥溝,溝的位置通常在樹冠垂直投影的中段部,溝的大小以能容納肥料為度。

♦三、施肥要點:土壤中養分除受施肥影響外,土壤母質也有關係。一般沙土容易缺乏鉀素,而黏土則含鉀較多,但易缺乏磷;石灰質土壤含鈣質;紅黃壤中有效養分都較缺乏。另外,土壤酸鹼度也與養分含量有關,酸性或鹼性較強的土壤,一般有效磷含量低;雨水較多,酸性強的土壤一般容易缺鉀。施肥時應針對桑園土壤的特點選用適當的肥料。

(1)注意肥料種類的選用: 桑園施肥時應在瞭解肥料性質的基礎上,合理選用肥料,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氮肥與磷肥、鉀肥相結合,以達到增強土壤肥力,氨、磷、鉀比例適當的目的。

(2)注意肥料濃度: 肥分含量較高的化學肥料如施用不當,往往引起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使根系受害,嚴重時植株死亡,尤其在苗圃或幼年樹施用化肥時,應特別注意加水稀釋後施用或分散幹施。

(3)肥料的混合施用: 幾種肥料混合施用,既節約施肥勞力,又能發揮肥料間相輔相成的作用,提高肥料效果。但有些肥料混合後會使養分損失或肥料變性,降低肥效。因此,必須瞭解肥料間能否混合。

(4)瞭解肥料性質,注意施肥方法: 有些肥料即使單獨施用,也應注意施用方法。例如:碳酸氫銨的性質不穩定,肥效易揮發損失,施用時要採用穴施、溝施,然後及時覆土。過磷酸鈣等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很小,施用時要儘量施在靠近根系多的地方。過磷酸鈣應集中施用,不宜撒施,如能與堆肥等有機肥混合施用則效果更好。堆肥應儘可能腐熟後施用。

(5)應注意氣候、土壤等特點: 施肥時應根據各地氣候及土壤等條件,因地制宜地施用,以提高肥料效果。溫暖多雨地區或沙土地施用速效性肥料時,由於養分容易流失,應適量分次施用,防止一次施用過多而損失養分。溫度低、雨水較少或黏土地區養分流失機會少,一般可提早施肥,一般用量可適當增加。

♦四、 根外施肥:桑樹根外追肥是桑樹施肥中見效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只能起到補充養分的作用,根外追肥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時機。

(1)根外施肥的意義和特點:

根外施肥就是在桑樹生長期間,用水溶性肥料的液體直接噴灑在桑葉上,由葉片吸收營養物質的一種方法。採用氨、磷、鉀等營養元素進行根外追肥,能增產桑葉10%左右,並能提高葉質。根外施肥與土壤施肥相比,有下列特點:

①吸收快,見效快:葉面施肥後,營養元素直接由葉面角質層和氣孔進入桑葉組織內部而被吸收利用,見效快。葉面噴活氨素後30 分鐘即可檢測出噴酒氨素後所形成的氨基酸和蛋白質。

②肥效高:根外施肥,營養元素直接被桑葉吸收利用,避免了養分在土壤中的固定,肥效高。一般葉面施肥見效快,如以磷肥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更為顯著。

③肥效短:根外施肥雖有以上優點,但一次施用後肥效短,不能滿足桑樹持續生長的需要。

(2)根外追肥方法

①肥料種類及濃度:

根外施肥以水溶性的氨、磷、鉀等肥料為主。一般根據下列情況,靈活運用。在桑樹生長前期,桑園缺肥、天氣乾旱等情況下,可施氨肥;在桑樹生長後期或氨肥充足、桑葉繁茂、天氣多陰雨、日照不足的情況下,為了促進桑葉成熟可噴灑磷、鉀肥。

噴灑液的濃度要適當,濃度太高會造成危害。適宜的溶液質量百分比濃度為:尿素0.5%、硫酸按0.4%、過磷酸鈣0.5% ~1.0%、硫酸鉀0.5%、草木灰為1.0%的浸出液。噴灑量根據桑葉茂盛程度決定。一般每畝用量100~150公斤。噴灑前應先濾去渣,噴灑時要注意均勻。

②噴灑時間:噴灑時間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晴天中午噴灑效果較差,特別在夏秋高溫烈日下噴灑,不僅效果差,有時反易灼傷葉片。

③噴灑部位:噴灑液雖能通過上下表皮進入葉肉組織,但下表皮(葉背面)的吸收率比上表皮(葉正面)的吸收率高。因此,要特別注意下表皮的噴酒。另外,桑葉老嫩程度不同,噴灑液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嫩葉的吸收率比老葉高60%以上。因此,要重視枝條中上部葉片的噴灑。

④噴灑次數:一般每隔5~6天噴灑1次。噴2~3次後就能看到葉色加深,枝葉生長加快,顯出噴灑效果。於旱季節可.適當增加噴灑次數。

【我是鄂硒農技,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加關注,可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你們的點贊,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