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桑樹如何施肥?桑園施綠肥和生草有什麼作用?

種植小靈通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施肥這個問題,這要首先了解春季養蠶是何時開始?何時結束?秋季養蠶是何時開始?何時結束?瞭解何時夏伐?何時冬伐?就知道如何施肥?歸納為下面幾點:

1 何時養蠶?

春蠶

一般在清明前後十天左右就開始養蠶了,也就是4月5號,結束大約在7月15號,大約三月多一點。

秋蠶

大約在8月20左右,結束大約在11月15號左右。大約三個月。

2 春季何時施肥

施肥一般在養蠶前的20天到一個月,太早了,還未出芽,施肥都沒起作用,太晚了化肥尚未淡化,桑葉養蠶易生病。

春季施肥在3月份比較好,在桑樹長到五六寸左右,在雨天每畝可以撒50斤的尿素,150斤的複合肥,成本控制在200左右。在整個春季養蠶當中就不用再補肥料了,不用培土。

葉面施肥,在每一批蠶結束以後,預留小蠶吃的葉子,馬上用低毒樂果,敵敵畏殺桑樹卷葉蟲,再加三個20含量的平衡水溶複合肥,這種複合肥添加了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很好的給桑樹補充營養,方便又安全。一桶水一兩,桑葉長的很好。一般一個禮拜就可以撿葉了。

3 何時夏伐

在養蠶結束以後,馬上就要跟手夏伐割樹。時間7月中下旬,割完樹要馬上除草。

4 秋季何時施肥

在尚未割樹之前,在大雨天先撒30斤的尿素以利於快速發芽,割完樹以後,桑樹長出雞嘴芽,到二寸三寸這個時段,開始施肥,在高溫的天氣,施肥太早,桑樹尚未出牙,吃不了肥,施肥的太晚,桑樹長高,化肥又燒苗,要選在大雨天把肥撒下去。

8月份是乾旱高溫的季節,也可以在尚未割樹之前,有大雨就要把化肥全部撒下去。季節不等人,有時候8月份20幾天的高溫天氣都沒有雨,這是一個二難的境地,所以早下肥也行。下肥後長芽也快。

在下雨天,每畝撒尿素30斤,尿素別撒多,撒多了,在高溫季節怕燒苗。複合肥150斤成本控制在200元左右。不用培土。

在長出雞嘴芽的時候可以噴三個20含量的水溶平衡複合肥。以利長芽。在養過兩批蠶以後,在寒露風來臨之前,可以噴三個平衡20含量葉面肥加920,920是生長激素,會刺激桑樹發芽,增加頂端優勢,因為養過兩批以後呢,寒露風就要到了,不噴過920加葉面肥的桑樹頂上的芽就會掉,噴過920葉面肥的樹,整個冬天那個芽都很好,在桑樹上,三個20平衡水溶複合肥能快速有較的補充營養與920是很好的組合。其他時候不要噴九二零,噴下去了,野草會瘋長。

5 何時冬伐多

,一般在冬至前後,有難出芽的品種,比如強桑,農桑14等品種可以到,1月底2月份出了雞嘴芽再割樹比較保險。

6 綠肥和生草的利與弊

雖然綠肥和野草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高溫乾旱季在8月9月份,夏伐到秋季養蠶的間隔約一個月,只有除草,不用養草。秋季養完蠶後,冬天哪裡用保溼,雨水就夠了。

我是不贊成綠肥和生草的,因為在時間點上,並不適合種綠肥和生草,因為在整個摘葉期是不能有草的,有草不好乾活,蝸牛又多,溼度大,易有桑樹疫病,影響桑葉的質量,又吃肥料。

秋蠶結束以後,已經是11月中旬,11月中旬到清明節大約4個月多一點,綠肥要兩個月的小苗期,除開12月1月兩個月,到2月桑樹已經冒出很長的芽了,如果種有綠肥的話,會影響3月份摘除多餘的桑樹芽。綠肥弊大於利,他是蝸牛的藏身之地,3月份有綠肥的地溼度會大,桑樹疫病會多

7 改良土樣

想要改良土壤,只要把割下的桑樹杆一行行的放,輪流換行,今年放這一行,明年就用走路的那一行來放樹杆。經過一年那個樹杆會全部腐爛掉,一節節的斷掉,泥土就會很鬆。雖然也有蝸牛藏在上面,因為地光,老鼠躲在樹杆下吃蝸牛,沒事的。

以上觀點僅作參考不作推廣。

我是老樹鄉村,以一個農民的眼光帶你看三農,看到就評個論唄!謝謝!


農人老樹


一、桑樹如何施肥

桑樹具有生長週期長,枝葉生長量大,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地力消耗大等特點,特別容易造成土壤缺水、缺肥。另外,桑樹由於每年剪伐和一年內多次採葉,從土壤中帶走大量養分,單靠土壤本身含有的養分,遠不能滿足桑樹生長髮育和補償多次採伐所造成的養分損耗。根據有關資料得知,全年收穫1500kg桑葉,要從土壤中帶走氮25kg,磷7.8kg,鉀12.6kg。因此,桑園必須及時施入足夠的肥料,供給桑樹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以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使桑樹正常生長、豐產穩產。

那在桑樹生長髮育中需要哪些營養元素呢?

桑樹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無機營養元素,以碳、氫、氧為最多,其次是氮、磷、鉀、鈣、鎂、硫、鐵等10種元素,稱大量元素。桑樹還必須吸收硼、鋅、錳、銅、鉬等一些量少而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各種營養元素對桑樹的功能各不相同,不能相互代替,缺乏任何一種元素都會對桑樹生長髮育產生不良影響。其中碳、氫、氧三種元素可以從空氣和土壤中大量獲得,其他營養元素主要靠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鈣、鎂、硫、鐵等元素,土壤中含量較多,一般不會缺乏,而氮、磷、鉀由於需要量多,在土壤中又多呈不易吸收狀態,遠不能滿足桑樹需要。因此,常稱氮、磷、鉀為肥料三要素。

▲但是要注意的是:桑園長期偏施氮肥會造成桑園土壤酸化,土壤養分利用率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壤環境惡化,肥料利用率下降,最終導致桑葉產量降低,品質變劣,養蠶成績差。

那我們給桑樹施肥量確定的依據是什麼呢?

桑樹施肥量確定的依據:一是桑樹在一年中的生長規律;二是氣象條件、土壤肥力、肥料種類、栽培密度、樹齡大小和葉質要求;三是桑葉養分含量和植株生長所消耗的養分量。

一般按每千克純氮生產50~60kg桑葉來推算,對小蠶用桑和種繭育用桑,氮、磷、鉀的比例為5:3:4;絲繭育用桑為7:3:4或10:4:5。可根據當地桑園土壤氮、磷、鉀含量的高低,適當增減。

但是不同的桑園肥力基礎不同,實際的施肥量還需要根據原來的基礎進行綜合考慮,即上一年的產葉量和施肥量、今年的目標產葉量,再來估算用肥量,全年分次安排施用。

春季施肥量應占總施肥量的20%~30%;夏秋佔50%~60%;冬肥10%~30%。有機肥應占總施肥量的50%~80%;冬季應重施有機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對春葉增產作用較大。

▲氮、磷、鉀對桑樹的作用分別為:

1、氮肥:有利於葉綠素形成,增強光合作用。氮肥充足,葉片大且葉色深綠,枝條粗壯,枝葉茂盛,生長快,硬化遲,葉肉厚,桑葉產量高而質量好;缺氮肥時,枝條瘦弱矮小,新梢生長差,葉色黃,葉型小,硬化落葉早,產葉量低,葉質較差。如果氮肥用量過多,枝葉徒長,葉片成熟遲,葉質變劣,病害增加。

2、磷肥:能加速植物細胞分裂,促進莖和根尤其是新根的生長,增加對肥料和水分的吸收能力,還能促進光合作用,加速桑葉成熟。磷肥能使桑樹枝幹健壯,增強樹勢,提高抗病、抗旱能力,能增強蠶兒體質,提高蠶卵重量。當缺磷時,根和新梢生長不良,開葉遲,落葉早,葉色暗綠且帶紅褐色。

3、鉀肥:能促使莖幹充實,提高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促進養分運輸,加快葉片成熟。桑樹缺鉀時,新梢細弱,梢端嫩葉萎縮,葉緣枯焦,嚴重時基部老葉變褐枯死。但也不能過多施用鉀肥,以防止桑葉過早硬化。

桑樹一年施幾次肥?

要使桑葉穩產高產,桑樹要四季施肥,即春肥、夏肥、秋肥、冬肥。一般根據季節的變化、桑樹的生長髮育規律、對肥料的需要來確定施肥的種類和數量。

【1】春肥:俗稱催芽肥,在桑樹發芽前10~15d施下為好,以速效性肥料為主。桑樹春季發芽消耗樹體內貯藏的養分,據研究,當春葉開到第5片葉左右時,春肥才被桑樹吸收利用。春肥一般以氮肥為主,如尿素等,每畝用量25~30kg,磷肥30~40kg,春肥佔全年施肥量的25%。為減少肥料流失,宜分兩次施入,時間分別在3月中旬、4月中旬。

【2】夏肥:俗稱謝桑肥,在夏伐後立即施下,最好分兩次施用。在夏伐後施第一次,疏芽後或夏蠶結束時施第二次,以施用速效性肥料為主,適當配合施用餅肥、廄肥或堆肥等遲效性肥料。施足夏肥對增產秋葉和來年春葉豐產有顯著效果。春蠶結束後儘早施入,每畝施尿素35~40kg,磷肥25~35kg,鉀肥15kg(5月下旬)。為提高肥效,可分兩次施入,夏肥佔全年施肥量的35%。

【3】秋肥:秋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施入,每畝施尿素20~25kg,佔全年施肥量的20%。秋肥可以使桑樹枝、葉持續生長,延遲秋葉硬化,提高秋葉質量;還可以增加桑樹貯藏養分,增強抗寒力和第二年春季的發芽率,對增產春葉也有作用。但秋肥施用不能過遲、過多,最遲到8月底以前,並適當配施磷、鉀肥。

【4】冬肥:桑樹落葉後施肥稱為冬肥。與春、夏、秋肥不同,冬肥對產葉量沒有直接的效果,其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冬肥一般用堆肥、垃圾、稻草等有機物,每畝施1050kg,佔全年施肥量的15%~20%。依靠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釋放出氮、磷、鉀三要素及其他無機養分,供桑樹吸收利用,其肥效慢而持久,養分全面。

▲桑園施肥方法一般分溝施、穴施和撒施三種。

(1)溝施: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在桑樹的行間開溝施入。無干密植和矮幹密植桑園,在行間開溝或隔行開溝;稀植的高、中幹桑園,在樹側30cm左右處開半月形溝施入,下次施肥應更換位置,以利根系的均勻生長。開溝時要儘量減少對根系的損傷。施肥後立即覆土,防止肥分散失。

(2)穴施:一般在桑樹株間或行間開穴。堆肥、垃圾、綠肥等量多的肥料,穴宜開得大而深;施用養分高的化肥、餅肥時,開的穴應小而淺。開穴時要注意少傷根系和防止肥分揮發。

(3)撒施:冬季對河塘泥等,採用撒施方法,撒施於桑園地面,讓其冰凍風化,然後結合耕耘,埋入土中。垃圾、綠肥等也可撒施在桑園地面上,結合翻耕埋入土中。

二、桑園施綠肥和生草有什麼作用

桑園施綠肥的作用

(1)提高養分轉換率:綠肥是很好的有機肥料,桑園種植綠肥不僅可以增加桑園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而且它的根系深廣,能夠把桑樹不能吸收利用的養料,轉化為桑樹能夠吸收利用的養料。

(2)改良土壤:綠肥還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對桑園土壤的改良,肥力的提高具有極好的作用。

(3)各種不同土質和地形的桑園,常年種植綠肥後,都能使土壤疏鬆通氣:

①對沙質土和丘陵山地桑園:可以提高肥水保蓄和抗旱能力,減少土、肥、水的流失。

②對土質瘠薄的桑園:

可以加速土壤的熟化,增加耕作層,對肥力較高的桑園,更可使肥力提高,土質改善。

③綠肥埋入土中,經分解後可為桑樹提供養分,其肥效持久、穩定。

④種植豆科綠肥時,適當施入磷肥,增加綠肥產量,具有“以磷增氮”的效果。

生草對桑園的作用

(1)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長期以來,桑園內化肥的大量連年使用,造成土壤板結、酸鹼失衡、肥力下降,這是桑葉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生草根系強大,地上部分生長旺盛,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翻壓後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據試驗,覆蓋層下5~10cm土壤有機質可提高1%,表耕提高3.5%。最好的草類應該是耐陰的豆科草,如三葉草、草木樨、毛葉苕子、小冠花等,是固氮力強,又易分解,生長旺盛的綠肥作物。

(2)保持土壤墒情:生草對土壤墒情的保持,主要是通過活植物體減少行間土壤水分蒸發和吸收、調節降雨後地表水的供應平衡,生長旺盛時刈割覆蓋樹盤形成覆草保墒來實現的。據試驗,在覆蓋條件下,土壤水分損失僅為清耕的1/3。覆蓋5年後,土壤水分平均比清耕多70%。

(3)延長桑樹根系活動時間:桑園生草在春天能夠提高地溫,促使根系較清耕園進入生長期提早15~30d;在炎熱的夏季,能降低地表溫度,保證桑樹根系旺盛生長;進入晚秋後,增加土壤溫度,延長根系活動1個月左右,對增加樹體貯存養分有良好的作用。冬季草被覆蓋在地表,可以減輕凍土層的厚度,提高地溫,減輕和預防根系的凍害。

(4)改善桑園小氣候:由於生草對土壤理化性狀的改良,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協調,可提高桑園空氣溼度。夏季高溫時節桑園比較涼爽,對桑樹生長髮育十分有益。

(5)生草具有疏鬆土壤的良好效果:生草覆蓋和桑園清耕比較,土壤物理性狀好,土壤疏鬆易碎,通氣良好,透水性好,能保持土壤結構穩定,防止水土流失,有利於蚯蚓繁殖,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6)降低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益:生草刈割後覆蓋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商品肥料和農家肥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以上就是二妹子對“桑樹如何施肥及施綠肥和生草對桑園的作用”的回答。更多關於種植方面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鄉下二妹子


桑樹的養分需要較大,每生產100千克鮮桑葉約需氮(N)1.5~2千克、磷(PzOs)0.8~1.2千克、鉀(K20)1.0~1.6千克。其中以氮、鉀需要量最大。

桑樹不同時期養分吸收各異,春季桑樹抽枝發葉,第五葉展前,所需養分主要依靠樹體內貯藏養分,第六、七葉展開後,枝葉生長迅速,養分吸收加快。到春蠶期(長江以南在5月份),桑樹生長進入旺長期,養分吸收出現第一個高峰期。夏伐後,根系吸收養分停止,隨著再度發芽,桑樹枝葉迅速生長,逐漸進入第二個生長旺盛期(長江以南在6、7、8月),養分吸收相應達到第二個高峰。進入秋冬季,桑樹生長緩慢,養分吸收減少,直到休眠。

桑樹施肥,應根據需肥特點確定用肥量和施用時期。按每667米2年產鮮葉2噸計,需施氮(N) 30~35千克、磷(Pzoo)

12—14千克、鉀(K20)

15~17千克,氮、磷、鉀之比為10:4:5(若生產蠶種,氮、磷、鉀之比為5:3:4)。

肥料可分為三期施用:

①春肥。在發芽前或用葉前一個月施完,用肥量佔全年的20%~30%。春肥宜分兩次施用,一次在發芽前10天(江蘇、浙江一帶在3月上、中旬),另一次在春蠶催青期(江蘇、浙江在4月中旬)。這次肥料以速效肥為主。

②夏秋肥。夏秋肥用量較大,佔全年用肥量的50%~60%,分3次施用,第一次在夏伐後立即施人,第二次在夏蠶結束後,第三次即秋肥,在早秋蠶結束後(江蘇、浙江一帶在8月中下旬)施用。夏秋肥以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較好。

③冬肥。以廄肥或垃圾等有機肥為主,其作用是培肥土壤,有利於桑樹越冬及翌年的生長,這次肥佔全年的20%。桑樹生長季節中,可進行葉面施肥,以補充土壤供肥的不足。





臨朐人農村生活日記


在桑樹行間開溝施肥,多用於密植桑園,溝的寬,深根據施肥量和肥料和類而定,施肥後應立即蓋土踏實,有機肥採用溝施為好。

在桑樹株間或行間開穴施肥,樹小施肥量少,開穴小而淺,樹大施肥量多開穴大而深,施肥後應立即蓋土踏實,防止肥料揮發流失,每次施肥的穴位應變換,使不同部位的桑根均衡生長。

把肥料撒在桑園地面上,結合耕耘把肥料拌入土內,一般用於少量追施尿素等化肥,把水溶性肥料噴施在桑葉上,通過氣孔和角質層被葉片吸收,又稱葉面施肥見效快,秋葉增產有一定作用,但由於施肥數量少,肥效短只是桑園土壤施肥的輔助,根外施肥的常用品種和使用濃度,尿素0.2%~0.5%、硫酸銨0.3%、過磷酸鈣0.5%~1%、磷酸二氫鉀,硫酸鉀0.2%~0.5%,天氣乾旱時宜噴施氮肥,陰雨天氣多,桑葉成熟度較差時宜噴施磷,鉀肥,每畝噴水量100~150千克,間隔5~7天連續噴施,乾旱季節可適當增加噴施次數,尿素,硫酸鉀也可與殺蟲劑混合用。





鄉野阿文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桑樹施肥可以分為四次,但也要看每個地方情況而操作,具體分為春夏秋冬。

春肥

也叫做催芽肥。一般在桑樹發芽前施,主要施速效性肥料。春肥的施用量約佔全年施肥量的25%--30%。春肥可以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施肥在3月下旬進行,畝施糞尿 約1000-1500千克,尿素2千克左右,第一次用量一般為春肥總量的70%左右;4月下旬進行第二次施肥,畝施10千克尿素左右。

夏肥

施肥時間在桑樹夏伐至早秋蠶飼養之前,一般分為2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在夏伐後立即進行,肥料適宜選擇廄肥、堆肥等有機肥跟化肥一併施入,畝施糞肥約1055千克,尿素30千克及磷肥15千克左右;在疏芽以後進行第二次施肥,此時肥料以速效肥為主,畝施15千克左右的尿素。夏肥施用量大約為全年量的 40%--50%。

秋肥

施肥時間在秋季桑葉收穫以後,秋肥不能太遲施,最晚不應超過8月底,否則枝梢延遲生產很難遭凍害。肥料主要選擇速效肥,通常情況下,每畝適宜施15千克尿素。秋肥施用量一般佔全年施肥量的10%--20%左右為宜。

冬肥

在冬季土壤封凍之前進行施肥,冬肥施用量一般佔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適宜選擇有機肥,如廄肥、堆肥、河塘泥等,可以結合冬耕翻入。

長草應該沒什麼作用,而且會吸收肥,不利於桑樹生長。







沙溪記


桑樹的施肥次數與肥量:1.春肥:即促果肥,時期在1月上、中旬,施肥量佔全年總肥量的25%,以鉀肥為主,氮、磷搭配。

2.夏肥:即促梢肥,時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卸棚與修剪完成,就可施肥。施肥量佔50%,以氮肥為主,搭配鉀肥。

3.秋肥:即壯梢肥,時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施肥佔25%,以氮、鉀為主,磷肥少量。

桑園施綠肥的好處

1、改良土壤

綠肥作物大多數具有強大而深的根系,生長迅速、可以吸取土壤較深層的養分,起到集中產發的作用。殘留在土壤中的根系腐爛後,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2、防止水土沖刷

綠肥有茂盛的莖葉覆蓋地面,能防止或減少果園水、土、肥的流失。

3、土壤難溶性養分轉化

綠肥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分泌物和翻壓後分解產生的有機酸能使土壤中難溶性的磷、鉀轉化為作物能利用的有效性磷、鉀。

4、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狀

綠肥翻入土壤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斷地分解,除釋放出大量有效養分外,還形成腐殖質,腐殖質與鈣結合能使土壤膠結成團粒結構,有團粒結構的土壤疏鬆、透氣,保水保肥力強,調節水、肥、氣、熱的性能好,有利於作物生長。

5、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綠肥施入土壤後,增加了新鮮有機能源物質,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活動增強,促進腐殖質的形成,養分的有效化,加速土壤熟化。

6、覆蓋地面,控制雜草生長

綠肥作物可覆蓋地面,調節地溫,減少蒸發,控制雜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減輕兩季澇害,防止土壤返鹽,淨化土壤黴素。


兄弟果業


桑園施肥方法一般分溝施、穴施和撒施三種。

(1)溝施: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在桑樹的行間開溝施入。無干密植和矮幹密植桑園,在行間開溝或隔行開溝;稀植的高、中幹桑園,在樹側30cm左右處開半月形溝施入,下次施肥應更換位置,以利根系的均勻生長。開溝時要儘量減少對根系的損傷。施肥後立即覆土,防止肥分散失。

(2)穴施:一般在桑樹株間或行間開穴。堆肥、垃圾、綠肥等量多的肥料,穴宜開得大而深;施用養分高的化肥、餅肥時,開的穴應小而淺。開穴時要注意少傷根系和防止肥分揮發。

(3)撒施:冬季對河塘泥等,採用撒施方法,撒施於桑園地面,讓其冰凍風化,然後結合耕耘,埋入土中。垃圾、綠肥等也可撒施在桑園地面上,結合翻耕埋入土中。


王可心


1)溝施: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在桑樹的行間開溝施入。無干密植和矮幹密植桑園,在行間開溝或隔行開溝;稀植的高、中幹桑園,在樹側30cm左右處開半月形溝施入,下次施肥應更換位置,以利根系的均勻生長。開溝時要儘量減少對根系的損傷。施肥後立即覆土,防止肥分散失。

(2)穴施:一般在桑樹株間或行間開穴。堆肥、垃圾、綠肥等量多的肥料,穴宜開得大而深;施用養分高的化肥、餅肥時,開的穴應小而淺。開穴時要注意少傷根系和防止肥分揮發。

(3)撒施:冬季對河塘泥等,採用撒施方法,撒施於桑園地面,讓其冰凍風化,然後結合耕耘,埋入土中。垃圾、綠肥等也可撒施在桑園地面上,結合翻耕埋入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