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苻堅統一了南方,他會做一個好君王嗎?

請嚴肅對待我的頭像


以苻堅、苻融為代表的氐族貴族在精神上早已漢化,不僅從小學習詩書,而且在治國上也以儒學為本,“留心儒學,整齊風俗”,在他們眼裡,那些尚未歸化的胡人已經是“”戎狄,甚至鄙視他們是“”人面獸心不知仁義”,所以在苻堅統治的北方地區,“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 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明君了。

所以即使苻堅一統天下,其政權也不是一個胡人統治漢人的政權,而是漢人與漢化胡人貴族階級共同統治胡漢各族的政權。苻堅會是一個好君主的。


木易55215080


如果苻堅統一了南方,他會做一個好君王嗎?


答案是肯定的!


東晉永和十一年(355年),苻健病逝,苻生繼位。苻生即位後,生活荒淫放縱,完全是一個嗜殺的暴君。他上朝時經常帶著弓箭匕首,還將錘子、鉗子、鋸子等刑具放在旁邊,濫殺無辜。滿朝大臣度日如年,大家都把希望寄託在苻堅和他的哥哥苻法身上。苻堅是前秦開國皇帝苻健的弟弟苻雄之子,他自幼聰慧伶俐,舉止不循常規,祖父苻洪十分喜愛這個孫子。苻堅八歲時主動向苻洪提出要拜師讀書,苻洪又驚又喜:“我們這些戎狄只知喝酒,你小小年紀卻要求讀書,真是太好了。”便欣然滿足了他的要求。苻健入關前的一天晚上,夢見一個身穿紅衣頭戴紅冠的使者,自稱天神所派,命他封苻堅為龍驤將軍。次日苻健便拜年僅十三歲的苻堅為龍驤將軍,對苻堅說:“你的祖父當年曾接受這個封號,如今我把這個封號授給你,望你好自為之。”苻堅在幾年之內南征北戰,得到了不少英豪的支持,他收編了昔日姚襄的羌人部眾之後,力量進一步壯大起來。一天夜裡,大醉的苻生對侍婢說:“阿法兄弟(苻法、苻堅兄弟)也不能信任,明天我要把他們除掉。”不想這侍婢正是苻堅的內線,她趕緊向苻堅告密。苻堅兄弟對此早有準備,與呂婆樓率領三百兵士殺進宮中,禁衛將士放棄抵抗,歸順了苻堅。苻生被廢為越王,不久被殺。


苻堅有意推哥哥苻法做皇帝,然而苻法認為自己是庶出,按禮法不該為尊;苻堅則說自己年紀尚輕,威望不夠,一番謙讓後,還是擁立嫡子的意見佔了上風。苻堅登上前秦帝國的尊位,他認為帝號不能服眾,便去帝號稱大秦天王,改元永興。苻堅邁入十六國的歷史舞臺,開始了他傳奇而悲壯的一生。


苻堅在他十九歲這一年見到自己一生最得力的助手——王猛。王猛之於苻堅,和張賓之於石勒有過之而無不及,用苻堅自己的話說,就是劉玄德之遇諸葛孔明也。苻堅以王猛為輔國將軍、司隸校尉、居中宿衛、僕射、詹事、侍中、中書令,掌兵權,掌政務,王猛成了幕後的皇帝。王猛與中丞鄧羌兩個人齊心協力,整肅法紀,殺了貴戚強豪二十多人。一時間百官震動,風化大行,路不拾遺。苻堅而嘆:“我現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可行,知道天子的尊貴威嚴。”同時,苻堅還重農抑商,減免賦稅。他還鼓勵士子學習儒經,數十年間眾人竟以教化研習為榮,促進了漢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在此期間,雖有屠各部族和匈奴左右賢王的叛亂,以及苻生兄弟苻柳、苻雙、苻庾的皇族內亂,但都很快被苻堅平息。自此,前秦帝國開始走上正軌,在與關東的前燕爭霸戰中統一北方,進而揮師南下,東晉太元四年(379年),苻堅軍隊又攻陷東晉襄陽,俘獲中郎將朱序。當時的形勢,三分天下,前秦有其二統一天下的曙光已現。



可惜天不遂人意,淝水之戰中,前秦在大好形勢下莫名失敗,也使得大英雄苻堅一統天下的宏願成為泡影。如果苻堅統一了南方,南北朝的大分裂將提早結束,中國將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帝國。也不會有什麼大唐盛世,而是大秦盛世。而苻堅自然也會是個千古一帝!


原因有下:


一,武功卓越。


苻堅是一位在戰爭中崛起的君王,能征善戰。北方劉衛辰及曹轂的叛亂,苻堅親自率軍出征平定,並北巡朔方以撫諸胡。苻堅再命王猛等出兵前燕,自己更在王猛圍攻鄴城時親自率軍前往鄴城助戰,拿下鄴城後,正出奔遼東的前燕皇帝慕容暐被前秦追兵生擒,前燕在遼東的殘餘反抗力量亦遭消滅,前秦正式吞併前燕。在前秦吞併前燕的同一年,仇池公楊纂斷絕與前秦的臣屬關係,苻堅遂在次年派兵進攻仇池,楊纂出降。苻堅以張天錫“雖稱藩受位,然臣道未純”為由出兵十三萬進攻前涼,前秦軍直攻姑臧,張天錫被逼出降,前涼滅亡。攻滅前燕、前仇池和前涼三個割據政權後,苻堅有出兵北取代國,代王拓跋寔君潰敗被殺。


二,愛才容人。


前燕滅亡後,苻堅見慕容氏家族個個倜儻不凡,容儀甚偉,苻堅惺惺相惜,每次相見都歎賞不已,賞賜鉅萬,並授以有實權的高官。仇池滅亡後,當時苻堅有意在河西樹立威信,以德懷民,於是盡釋早前俘獲的前涼將領陰據及其所統五千兵士。吐谷渾君主碎奚亦因前仇池滅亡而遺使向前秦進貢,苻堅亦授予其官職爵位。朝中有人勸他這些人是蛟龍猛獸,是不可馴養之物,不如現在除掉以免後患。苻堅不許:“我現在是以恩義招致英豪,如果殺了他們,後人將如何評價我啊?”


三,治國有方。


苻堅除了一系列減省奢侈品、鼓勵農業、停止征戰外,更建立學校,重視文教,尤其留心儒學。苻堅曾下令廣收學官,郡國學生只要通曉一經或以上就獲授職,亦表彰有才德和努力營田之人,令人們都望得朝廷勸勵,崇尚清廉正直,物資亦豐盛。苻堅更每月親臨太學考拔學生,消滅前燕後更在長安祭祀孔子。而王猛亦助苻堅整順風俗,令全國學校漸興。苻堅亦重視生產,遇上天旱不但曾下令節儉及開山澤資源與民共享,亦督導百姓耕種,自己更親身躬耕藉田,讓苟皇后親身養蠶,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後又徵集王侯以下及豪門富戶的家僮奴僕共三萬人開通涇水上流,引水灌溉解決關中水旱問題。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因為苻堅大帝的失敗,中國又經歷了南北朝一百多年的戰亂。


歷史流域


大家都知道,苻堅利用十年的時間,就統一了四分五裂的局面,當時的情形要比曹操面臨著的局面更加複雜,因為苻堅在統一北方的時候,非但不佔優,而且還面臨著比較複雜的民族關係,曹操用了20年統一北方,而苻堅僅僅用了他一半的時間。苻堅能夠戰勝強大的前燕等政權,為何率領百萬之眾,被東晉幾萬人馬打敗呢?苻堅之所以不是東晉的對手,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兵力雖眾,但是缺乏名將率領,苻堅雖然有大志向,但是充其量就是一個文人,並沒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才使得北方走向統一,完全依賴於王猛,其他的將領大多數是有勇無謀,衝鋒陷陣還可以,但是讓他們成為主帥,定然弱點被無限的放大,東晉就是抓住了苻堅主將無謀略的缺點,打擊苻堅的軟肋,最終導致其被東晉打敗。

二是兵力組成過於的複雜,不能夠同心協力,一個沒有同心協力的軍隊,只能夠吃敗仗,苻堅雖然號稱150萬,但是來自於幾十個民族,而且當時苻堅統一北方不久,各個民族之間矛盾重重,怎麼能夠形成統一的戰線呢,這樣雖然苻堅率領的軍隊數量嚇人,但是沒有什麼戰鬥力,而對手雖然兵力不是非常的多,但是單一民族,面對入侵者眾志成城,反而能夠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東晉在這種情況下,取得勝利也不難以理解。

三是水戰隊北方民族及其不利,淝水是一個天然的屏障,阻止北方民族南下。而水戰本身隊北方民族來講是劣勢,這就形成了苻堅以自身之短,擊東晉之長,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取得勝利的。因此,苻堅在此戰中,完全受制於人,怎麼不敗呢?

總之,雖然苻堅野心勃勃,也有一定的治國理念,但是他並不是出色的將領,在領兵打仗的時候,過度迷信於人多力量大,加上用自己的短處與敵軍長處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怎麼不敗呢?即便統一了南方,皇帝的本性又是誰能摸得透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