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20次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5月19日-20日,“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20次學術研討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原副校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會長林崗,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資本論》研究會顧問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胡鈞,著名馬克思主義學家、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洪銀興教授、顧海良教授、程恩富教授、李建平教授、王立勝教授、丁堡駿教授、白暴力教授、楊繼瑞教授、王天義教授、王振中教授、智效和教授、簡新華教授、董小麟教授、張彤玉教授、楊春學教授、趙學增教授,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榮譽教授希羅科拉德·列奧尼德·德米特里耶維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經濟系理論經濟教研室主任梁贊諾夫·維克多·季莫費耶維奇教授,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秘書長鬍家勇教授等出席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經濟學院院長劉元春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來自全國80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200餘名參會代表以及百餘名研究生在會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資本論》及其當代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以及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召開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20次學術研討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以《資本論》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使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也指引著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也正因為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偉大實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的理論創新,才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有力地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創新與發展。

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充分肯定了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申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之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更是我們學習、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必修課。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進一步深入學習《資本論》所蘊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並從中汲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思想資源,初步探討其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與價值,進一步紮根中國大地,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繁榮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進一步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取得輝煌成就作出新的努力。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於1981年正式成立,是由全國從事《資本論》研究的教學單位及其研究工作者和教學工作者組成的、研究《資本論》的學術性社會團體。該研究會的建設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全國《資本論》研究工作者和教學工作者,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和百家爭鳴的方針,深入開展《資本論》的學術研究,為提高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水平,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發展,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已經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和實踐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對進一步加強馬克思《資本論》教學與研究以及推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與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