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新華調查」貓膩?漏洞?興化這家已註銷3年公司竟連中兩標

「新華調查」貓膩?漏洞?興化這家已註銷3年公司竟連中兩標

興化市一家3年前已被註銷的公司,今年竟然中標兩個工程,令人難以置信。這家被註銷的公司是如何進入招投標平臺的?有關部門又是如何審核把關的?4月上旬,記者帶著疑問赴興化調查。

一個網帖牽出招投標造假案

3月中旬,一則題為《興化市一假公司中標兩工程 政府部門官僚瀆職有內幕?》網帖引發關注。江蘇紅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於今年1月12日和3月7日,分別中標興化市海南鎮新伍村幼兒園新建工程和安豐鎮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三標段。兩個項目中標價分別為169.58萬元、81.14萬元,總標價250多萬元。而實際上,該公司早在3年前就已註銷。

“營業執照是假的!”4月4日,在興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科科長俞賢榮向記者坦承,在紅門公司提供的營業執照與入庫資料比對時,表面上無法辨認真偽,致使其矇混過關,參加了投標。記者通過天眼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3月6日,註冊資本1008萬元,於2015年5月29日註銷,註銷原因:“決議解散。”

“這是工作十多年來第一次遇到這類情況。”俞賢榮告訴記者,此案已移交給當地公安部門,相關部門也已介入調查,並將依法吊銷紅門公司相關人員持有的相關資質,其中標的兩個項目均作為廢標處理。由於兩起廢標工程都只有一箇中標候選人,這兩個工程已於3月23日和26日重新組織招投標,目前兩個項目中標公示期均已結束。

暴露交易平臺把關不嚴

註銷3年的企業,是如何通過資格審查關的呢?記者調查發現,興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參加投標的企業實際上有兩道審核關:一是投標前的資格審查。據工程交易科範榮宗介紹,參加投標的企業須先備案,原件掃描上傳入庫,當企業報名參加投標時,將營業執照、建造師、企業安全許可證等原件帶到現場,由工作人員與入庫原件比對,通過審核後方可參加投標。二是當地基本採用資格後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招標人採用資格後審辦法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的,應當在開標後由評標委員會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標準和方法對投標人的資格進行審查。”事實上,兩道審查關卡均未能盡到資格審查之責。俞賢榮對此解釋說,平臺入庫企業有上千家,幾乎每天都有招投標活動,最多一天三四個,而辦公室只有4名工作人員,一家一家查詢,根本沒有這個精力。

紅門公司投標弄虛作假,瞞天過海參加招投標,教訓深刻。俞賢榮證實,該公司所交的投標保證金4萬元已被交易中心依法扣留,按中標價10%所提交的履約保證金也被暫扣。紅門公司造假直接導致中標的海南鎮新伍村幼兒園新建工程淪為廢標,致使原計劃下半年投入使用的工程被迫延期,給當地招生工作帶來很大影響,招標人興化市海南鎮政府的許先生對此明確表示近期將提出賠償訴求。

僅靠誠信申報遠遠不夠

已被註銷的江蘇紅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不僅參加當地工程項目的投標,而且在兩個月中連中兩個工程,暴露出目前招投標管理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目前招投標全國性的、統一性的權威誠信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地區、部門之間的信息不互通、不互認,缺少招投標誠信管理機制。解決企業信用信息與交易平臺互聯共享,實時掌握企業真實狀態,從根本上改變信息不對稱狀況,勢在必行。

此次廢標風波發生後,當地為增加投標企業的信息透明度,將過去不公示的企業入庫信息全部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然而,記者從興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施工企業信息庫中依然能夠查詢到江蘇紅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信息資料,且與其他企業無差別,說明興化市招投標交易平臺對入庫企業的信息更新已遠遠滯後。

3月27日,興化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公開徵求意見,擬通過建立政府投資項目預選承包商制度,加強政府投資工程投標管理,強調“注重加強入庫企業的動態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視情況採取限期整改、限制投標和清出預選庫等處理。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從預選承包商入庫企業中選擇投標人、承包人”。

本報記者 丁亞鵬

刊於2018年4月24日《新華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