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是真正的理財規劃(財務策劃)?

理財規劃(財務策劃)是通過適當的財務管理,對人生目標作出設定、計劃、執行及複核的全盤安排,建立一個獨立、安全、自由的財務生活體系,根據人生的不同需要,善用金融知識和工具,幫助客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評估理財方案及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規劃未來, 實現財富增值丶精明消費和風險管理,涵蓋了目前及未來的財富管理。

為什麼需要理財規劃?

人生目標包括置業、婚姻、培育下一代、保障自己及家庭成員、退休計劃及投資、遺產與稅務安排等。人生目標也不限於私人事宜,它可涉及創業及融資、參與或退出合夥業務等。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需求(見下圖),所以任何時候都需要周全的財務策劃,妥善評估和分配現有資源,以備實現未來目標。而隨著步入人生不同時期,財務需要亦隨之而改變,並需要不同的財務計劃。

什麼是真正的理財規劃(財務策劃)?

妥善的理財規劃,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以下目標:

什麼是真正的理財規劃(財務策劃)?

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以及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所以在現金規劃中,既要保證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現金的持有成本,通過現金規劃滿足當前的財務需要,通過活期、短期儲蓄等來滿足。同時進行消費支出規劃,有時減少個人開支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實現個人消費支出合理,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

未來的財務目標因人、因家庭階段而異,有的要考慮子女教育支出、要的想買房置業、有的想通過創業創造更大的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為客戶推薦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客戶還需要通過

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客戶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世代際相傳。在這個過程中,要儘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保全辛苦創立從財富。

快速實現個人財富增長的投資工具有哪些?

什麼是真正的理財規劃(財務策劃)?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說到理財投資,想到的都是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等,其實理財規劃的範圍比較廣,各種理財規劃工具也非常多,可以按財富安全、財富積累、財富增值及財富傳承等進行分類。

創業不易,守富更難,而商業保險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保障財富安全的工具。做好風險保障以及資金隔離,對一般家庭來說,可以免於大病、意外帶來的風險,對於企業家來說則可以挽救企業於水火。若是一直順風順水,這筆財富又能保證增值、保證傳承,一舉多得。

追求財富獨立的家庭,是最有活力的,從家庭的衝刺期、到成熟期、再到穩定期,財富逐漸穩步增長,在這個階段內,會用到各種投資工具,諸如基金、股票、期貨等潛在收益較高的金融工具。基金是眾多投資者將資金集合並委託基金管理人進行共同投資,因此具有專業化、大眾化、相對低風險、高收益等特點。股票作為交易對象和質押品,已成為金融市場上主要的、長期的信用工具,我國上市公司分紅很少,因此將股票作為投資工具時,投資者還應注意通過投資組合來降低風險。期貨是交易雙方按約定價格在未來某一期間完成特定資產的交易行為,通過買賣期貨合約,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由於期貨實行保證金交易制度,一旦損失,遠不止保證金的數額,因此投資期貨產品風險比較大。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起點、要求回報都比較高,當然伴隨的投資風險也比較大,且面向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總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點,即便在同一市況下,變現也不一樣,所以可以通過資產組合的方式,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率。

進入退休期,一般都是財富自由的階段了,除了日常生活消費開支,也要考慮財富傳承的問題了。財富傳給下一代是理財規劃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傳承規劃時,需要考慮將要傳承的資產和退休儲備分開,既要保障自己具有足夠的退休保障,又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不需為花掉預留作傳承的資產而煩惱,給家人留下一定的資金。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並沒有像他們打算的那樣成功或有效地傳承他們的資產給下一代,可能因為稅費、家庭紛爭等使得資產減少或被凍結,也可能傳承給下一代後,因為管理不善,流失掉自己辛苦創下的財富。所以要有效的使用多種傳承工具,做好精準傳承。遺囑可以很好的梳理自己的資產,指定繼承人;缺點是在家庭關係比較複雜的情況下,遺囑的效能就比較薄弱了。遺囑繼承的時候,需要所有繼承人一致同意遺囑的內容,進行繼承權公證後,才能繼承相關的份額;若有一人持反對意見,就可能產生紛爭,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話,耗時耗力。保單具有放大資產的作用,可以指定受益人,做到嚴格保密,按照保單持有人的意願進行有效傳承;缺點是隻能傳承現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選擇將企業資產注入信託,隔離資產。信託和保單一樣,都是金融工具,也是法律工具,不同之處,保單隻能放入現金,能放大資產,而注入信託的資產則可以多樣化,包括保單、房產、公司股權、古玩字畫等等,缺點是不能放大資產,而且有資產准入門檻。

總之,各種理財工具都各有特點,不同的人生和家庭階段,都需要多種工具進行理財規劃,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理財目標、實現財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