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主戰坦克和重型坦克有什麼區別?

wyxwyxwwww


主戰坦克在定義上就是指在機動,火力,防護三個方面做到最佳平衡的坦克。

雖然現在的主戰坦克重量大多已經達到了二戰時期重型坦克的水平,但是從坦克發展的角度講,它們的鼻祖都是二戰時期的中型坦克。因為最早的一批主戰坦克的重量和二戰時期的中型坦克是差不多的。而從戰場定位上來講,現代主戰坦克對機動性火力裝甲這三項屬性並沒有在某方面過於偏重的情況。但是二戰的重型坦克對機動性的捨棄是很明顯的。

蘇聯的T-34毫無疑問是最早具備戰後主戰坦克特徵的坦克。而蘇聯人根據T-34的經驗發展出了T-44。T-44再經過改進之後就是T-54,而T-54就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意義上的主戰坦克。

美國人則是在M26潘興的基礎上發展出了M46巴頓,在美國坦克發展史上,巴頓的最後一個大型M60就是美國第一款主戰坦克。

而無論是T-34還是M26,分類上都屬於中型坦克。

而唯一一個在重型坦克基礎上發展出主戰坦克的,就是英國。然而可笑的是被作為英國主戰坦克鼻祖的百夫長Mk1雖然重量相當於重型坦克的水平,但是防護就是個中型坦克的水平。

當然英國坦克確實也表現出了一些重型坦克的特徵,比如機動性差。而以主戰坦克定義的角度看,英國的挑戰者系列,酋長系列,百夫長系列實際上都不能完全算是主戰坦克,因為它們的機動性都是同時期坦克裡墊底的。

在坦克早期的發展中,關於機動火力防禦三大基本屬性的平衡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很多20世紀30,40年代的坦克在這3個基本屬性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欠缺。而研發出一輛真正意義上的主戰坦克實際上就代表著一個國家坦克設計製造水平的飛躍。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都將T-54作為第一款完全意義上的主戰坦克,而同時期的M46,M48,百夫長則得不到這個稱號的原因。


貞觀防務


主戰坦克和重型坦克除了都叫坦克以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繫,二者的劃分標準是完全不同的。從劃分標準上看,與重型坦克相對應的其他稱呼是中型坦克和輕型坦克,這是按照坦克的重量進行劃分的,這種劃分在二戰期間比較常見。而現代坦克摒棄了這種以重量為標準的劃分方法,改為按照功能劃分,也就是將坦克劃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如偵查、空降以及噴火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特種坦克重量一般較輕,因此在一些國家仍被稱為輕型坦克。

現代的三代主戰坦克最大的特點是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上取得了一個平衡,在坦克技術沒有革命性突破前,各國的先進主戰坦克的參數是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從這一點上說,現代的主戰坦克脫胎於早期的中型坦克。相比於中型坦克而言,重型坦克具有更高的防護力和更高的火力水平,但是相對應的其機動性就嚴重不足。以虎式坦克為例,其越野速度還不到20公里每小時,遠低於T34坦克的45公里每小時的平均速度。

除了速度上的區別外,主戰坦克和重型坦克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二者的用途上。由於經費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坦克都是重型坦克,重型坦克的定位就是支援中型坦克作戰,承擔的是反坦克任務。而主戰坦克不同,現代的主戰坦克之所以叫做主戰坦克,是因為其能夠執行多種類型的作戰任務,最典型的就是兼顧了反坦克和步兵支援兩種功能。所以,儘管重量相似,但重型坦克和主戰坦克是有很大區別的。


強武堂


首先從定義上來說,重型坦克沿襲自二戰之前根據坦克自重進行劃分的標準,其重量一般在35噸以上,裝備大口徑火炮和較重的裝甲,具有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護,主要用於支援中型坦克、支援步兵、突破築壘地域。主戰坦克則是指火力、防護、機動三者達到較好的平衡的坦克,是在二戰之後出現的定義。

從性能上來說,現代主戰坦克具有達到甚至超過過去重型坦克的重量,其火力和防護也大幅超過,而自身的機動性也不遜於過去的中型坦克。以IS-2重型坦克為例,該型坦克戰鬥全重45噸,最大公路時速39km/h(越野為21km/h),安裝有一門D-25 122毫米火炮,裝甲厚度為110-10毫米;相比之下,T-72M主戰坦克戰鬥全重41噸,最大公路時速65km/h(越野為45km/h),安裝一門125毫米滑膛炮,首上裝甲厚度為204毫米。顯然,現代主戰坦克戰鬥全重基本與過去的重型坦克持平,但是防護和火力顯然高了一個檔次,而且機動性更是遠遠超過。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二戰及之前坦克按重量分類並執行不同任務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技術水平的限制,在當時的條件下無力打造出一種兼具高免疫防護、大威力火炮和高機動性的坦克,因此只能在這三者之間作出取捨。如果單純為了機動(主要針對偵察等任務)則忽視其他兩點,結果就是輕型坦克;在保證一定機動性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的防護和較好的火力,結果就是重型坦克。


深空電報


重型坦克和主戰坦克更多的是定義上的區別,兩種概念產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而實際上兩者之間並沒有任何交集,並沒有聯繫。

重型坦克這種概念誕生自一戰,當時的坦克誕生後,各國開始研發不同噸位的坦克。而到了二戰,這種坦克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各國都研製了自己的重型坦克,比如德國的虎式坦克、美國M26潘興坦克、蘇聯IS2重型坦克等。這些坦克無一例外都是具有防護能力強,火力猛,但行動能力較差的特點。



而主戰坦克是二戰之後興起的概念。其相對來說更類似於中型坦克這種武器,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能力上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各方面性能比較優秀。同時,各國也發現研製專用的輕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耗費人力物力,因此開始專門生產主戰坦克。各國不再研發重型坦克,重型坦克這一概念也就此成為了歷史概念。



而現代戰爭中最常見的就是主戰坦克,此外一些國家還發展有用於特殊環境下的輕型坦克,不過這些輕型坦克並不承擔常規的作戰任務,主要用於特殊地形、空降等等這些作戰任務。




戰壕


事實上,主戰坦克和重型坦克兩個概念是在不同時期被提出的,分別是二戰後和一戰之前。雖然如此,但是兩者的前身都與中型坦克十分類似,只不過在設計重點上,主戰坦克偏重於機動性,而重型坦克偏重於噸位而已。

一戰時期,坦克這種重量型裝備首次興起,而各個國家都開始研製大噸位坦克,在二戰中中比較出名的就是虎式坦克和M26潘興坦克以及IS2重型坦克等,分別由德國、美國和蘇聯製成。二戰末期,重型坦克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其極強的防護能力也一度為人稱讚。

跟重型坦克相比,主戰坦克最大的特點就是彌補了前者機動性能差的缺點,而在噸位設計上,主戰坦克則降低了要求。世界上最早的一款主戰坦克誕生於蘇聯,即T-54,事實上早在之前的T-34和T-44身上就有了很多主戰坦克的性質,只不過到了T-54,才真正意義上完成了主戰坦克的定型。

(遊戲當中的T-54)

除了機動性以外,坦克對火力系統的重視也是主戰坦克不同於重型坦克的一個特點。我們知道重型坦克最突出的性能就是防護能力,而機動性和攻擊力則都比較差。簡單來說,主戰坦克是一款將防護性能、火力系統和機動性能平衡到一起的一款坦克。

現在很多主戰坦克的噸位已經能夠達到之前重型坦克的水平,但是由於其基本屬性不同,所以並不能簡單列為重型坦克,因為兩者的劃分遠不止噸位這一個標準。


利刃號


二戰最強重型坦克的代表就是虎式坦克,它擁有著無比厚實的裝甲,堪稱威力無窮!甚至可以“主宰戰場”,不過當時沒有這一說。然而並非所有重型坦克都是與主戰坦克別無兩樣的坦克。例如蘇聯的斯大林2重型坦克。它雖然火力強大,也有著一小塊厚實的裝甲,但是它那在1000米開外無法命中與射速慢的缺點卻特別的暴露,使得它在繳滅少數虎式坦克時就是個實打實的一次性“盾牌”。



這也能看出“主戰坦克”不一定是重型坦克而是最可靠,最具有主戰性質的坦克!


南政昔風


主戰坦克是指具有現代技術特徵,在戰場上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戰鬥坦克。是現代裝甲兵的基本裝備和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力量。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由中型和重型坦克發展演變而來。它在火力和裝甲防護方面,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又具有中型坦克機動性好的特點。

按20世紀60年代前坦克的分類法劃分,戰鬥全重為40~60噸、火炮口徑為76~122毫米的坦克為重型坦克。主要用於支援和掩護中型坦克作戰。60年代以來,傳統的重型坦克被主戰坦克所取代。


現代兵器雜誌


現在沒有二戰和美蘇對峙那樣的情況,也就不能採用那時的概念和區分方法!

主戰坦克:就指火炮威力、裝甲防護性能、機動性、電子對抗、載員人數、信息化、機載計算機系統水平、自動化、操作性能、自重、舒適度、易維修易保養程度、戰場信息讀取能力等等各項指標和性能及綜合水平與作戰能力均是處在世界先進水平,但是該坦克沒有任何單獨一項性能是世界特別的頂級水平,軍方也沒有在該坦克身上實驗任何概念性的或不成熟的某一項性能裝置;而且該坦克是被軍隊規模化裝備熟練化使用,其在戰場的綜合作戰能力很強,這樣的坦克就是主戰坦克!這種坦克指標性能全面,綜合能力強,可是沒有一項指標性能可以獨步世界,是一種多數作戰任務都能勝任、少數特殊作戰任務不能勝任的軍事武器裝備!

重型坦克:就單指防護裝甲、火炮威力、信息化、自重、自動化水平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能力,而主戰坦克在這方面略遜一籌,但是重型坦克在其他方面指標性能就落後於主戰坦克,這樣的坦克就是重型坦克!這種坦克往往是犧牲掉某些其他指標性能,集中擴大某一兩項指標性能的水平能力,是一種為執行特殊情況下作戰任務存在的軍事武器裝備!

類似輕型坦克、電磁坦克、火箭炮坦克等等,也是同樣的是適應某種特殊作戰環境需要的軍事裝備!

主戰坦克和重型坦克及其他坦克各有優勢,各有側重,全看軍事指揮員如何排兵佈陣了!如何使用了!戰鬥中,要儘可能發揮武器的優勢,規避劣勢!


功夫熊貓19390718


重型坦克的概念,出現在二戰中,一般認為有較好的火力和防護,一般在防禦作戰中比較有效。主站坦克的概念出現在戰後,認為生產多型號的坦克都是累贅,不如發展一種坦克。主站坦克和重型坦克比較,是秦始皇大戰李世民


灌木叢裡的蜈蚣


鄙人才疏學淺,第一次知道重坦是35噸以上級。也就是路上跑的大貨車一輛得頂一輛坦克。好傢伙,坦克都有履帶,怪不得他們剎不住車呢。這個事兒可得原諒著。要是有十幾輛車一塊出動的話,那不得頂一個坦克團。其實想想國內的那些橋樑設計師也挺難的。天天設計民用橋樑,還必須達到軍用橋樑的質量,天天要那麼多重型坦克在橋上開過去,開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