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官“眼皮底下”被轉往別處的執行款,究竟有何玄機?

“被執行人賬戶上出現4.5萬多元錢,立刻凍結並準備劃扣!”


疫情期間,袁州區法院執行局在完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守本職,積極通過網絡系統進行查控,發現多起執行線索。


在法官“眼皮底下”被轉往別處的執行款,究竟有何玄機?


這是一起民間借貸案,被執行人宜春市哥威服裝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哥威公司”)名下的某銀行賬戶上出現現金流水,這立刻被執行法官發現並對其進行了凍結。


在法官“眼皮底下”被轉往別處的執行款,究竟有何玄機?


在發現賬戶被凍結後,被執行人卻向法院提起執行異議。


原來,哥威公司的廠區廠房已經租賃給了5家企業生產,其中有一家企業生產的正是口罩用的原材料無紡布。

由於5家企業共用哥威公司的一個變壓器,供電局也只認哥威公司的繳款賬戶。

而這次的4萬5千元錢,正是這5家租賃企業轉至哥威公司賬上用於代繳的上個月的電費。

如果被劃扣,則廠區會被斷電,導致5家租賃企業無法正常復工生產。


涉及多家企業復工生產,尤其還包括防疫物資類生產企業,袁州區法院執行局高度重視。


但出於申請執行人合法權利的保護,執行局並沒有立刻解凍該賬戶,而是對被執行人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核查。


在法官“眼皮底下”被轉往別處的執行款,究竟有何玄機?


執行法官除了通過微信查看了被執行人提供的代繳電費合同、銀行流水等各種證明材料,還專程驅車趕到現場,查看租賃企業的復工生產情況。


在法官“眼皮底下”被轉往別處的執行款,究竟有何玄機?


在核實情況後,執行法官為了確保款項專款專用,在解凍相關賬戶的同時,還監督哥威公司將此筆款項轉給供電公司,確保租賃企業的正常復工生產。


這一系列細緻負責的執行行動,受到了被執行人及5家企業的高度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