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離人心上秋意濃,葉落季節離別多,怨只怨人在風中,聚散都不由我,不怕我孤獨,只怕你失落無處說離愁。——《秋意濃》

張愛玲的小說裡總是帶著一種幽怨與潮溼,讀的時候讓人覺得悶得慌潮的難受,即便是豔陽下也讓人感覺涼颼颼。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讀完《半生緣》,我被曼楨這樣一個美麗與智慧並存,獨立與堅強的女子所吸引,可她的結局卻是個悲劇:被迫與相愛的人分離,被姐姐設計姐夫強暴,最後為了孩子嫁給毀自己一生幸福的人。即使最後與心愛之人重逢,也只能說一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在《半生緣》裡,每個人的悲劇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家庭的影響,從宏觀角度來看,他們的悲劇是封建的“吃人”禮教所導致的。在無形的意識裡,這些思想不斷地滲入人們的血液中。沈世鈞的懦弱與隱忍;顧曼楨的獨立與軟弱、曼璐的自私與狠毒……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逃離不出那樣的時代與命運:看似羅曼蒂克的愛情和悽風苦雨的現實…

女主顧曼楨,一個大家都心疼和可憐的一個人物,明明有相愛之人,卻不能在一起。被姐夫強暴,姐姐和母親是幫兇,是“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中的一個……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以下我將從戀愛、家庭、婚姻三個方面去揭示曼楨悲慘結局的原因,希望我們從中有所啟發。

1.愛上一個不值得託付終生的沈世鈞

“對於中年以後的人來講,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半生錯過,已是緣盡此生。”——《半生緣》

沈世鈞出生在南京的富貴封建家庭,但他沒有完全湮沒在專制刻薄的環境中,與曼楨的家庭有很大的差距。從遇到曼楨,到互生愛慕,再到南京之行,私定終身,他雖不是有始有終,卻也是主動而真誠;然而,他畢竟是軟弱的,他不敢公開與曼楨的戀愛關係。

兩情相悅,應該是一件開心的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可是,他卻連最好的朋友許叔惠都要瞞著,三人一起吃飯,還裝作沒事兒人一樣。

顧曼楨請他去她家,把關係早已挑的明明白白。他幾乎天天去她家,大大方方同出同進。

他請曼楨去他家,卻對家人和朋友稱她是叔惠的女朋友,兩人坐在一起還要偷偷摸摸。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世鈞的父母也對曼楨有很大的成見,這份成見也成為了她們之間的不可能在一起的阻礙。世鈞的父親之前在上海舞廳見過曼璐,後來見到曼楨,對曼楨身份產生懷疑。

沈太太道:“他哪兒會知道人家家裡這些事情?他跟那顧小姐也不過是同事。”嘯桐哼了一聲道:“同事!”他連世鈞都懷疑起來了。但是到底愛子心切,自己又把話說回來了,道:“就算她現在是個女職員吧,從前也還不知幹過什麼—這種人家出身的人,除非長得真醜,長大了總是吃這碗飯的。”

可見曼楨不是世鈞父母心目中的兒媳婦,歷史上有很多因為門第未能在一起的悲劇,梁祝就是典型的門第思想荼毒之下的悲劇,千百年來門第一直在在婚姻文化中佔很大的比重。

世鈞曾是個短暫的理想主義者,勇氣就像是偶爾閃現的曙光,他想過和曼楨有著美好的未來。可是,父親一生病,母親流兩滴淚,他就辭職了,都沒有和曼楨商量,就回了南京。他終究是妥協了。

曼楨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她知道自己的出身不好,想過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她善良,懂得感恩,所以做什麼都會事先考慮家庭。這也預示後面,曼楨會向現實妥協,為了榮寶,與祝鴻才成婚。

世鈞消極,遇事總是退縮。起初他對曼楨說,若是有人搶她,他一定把她搶回來。可是事到臨頭,尚且沒有人搶她,他只憑自己的猜疑,就自顧自憐地退出,自認為是成全她,卻不知她過得有多悽慘。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世鈞不太相信曼楨。曼楨被姐姐曼璐囚禁,一個大活人憑空消失了,曼璐說她另嫁他人了。這是一個很容易拆穿的謊言,他卻什麼都沒有做,胡思亂想自我猜測,沒有找她當面說清楚,甚至沒有勇氣和膽量去證實一下她是真嫁人了還是在與他賭氣斷定曼楨已經移情別戀。

他把自己當作一個受到傷害的人,黯然離開了,然後很快跟他之前一直討厭的石翠芝結婚了。

兩個最終妥協的人終不能相守,他們的愛情就這樣無疾而終,這也是那個時代下的必然產物。

勇敢的人才有愛情,怯懦的人只有婚姻。

相愛的人遇到一起是緣分,可是命運讓他們錯過了一次,結尾那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世鈞的懦弱,讓他們“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2.信錯一個不值得依託的姐姐和母親

曼璐從父親去世,就擔負起了養家餬口的重擔。為了家庭,她不僅犧牲了自己的肉體,還放棄自己相愛多年的初戀。她付出了很多,弟弟妹妹長大了,卻家人嫌棄了。自己的初戀豫瑾和曼楨差點被母親撮合,自己的丈夫一直惦念著自己的親妹妹,而她沒了肉體,沒了靈魂,沒了生孕的能力,最後差點也沒了丈夫。

正值曼璐面臨婚變的危機,曼璐知道自己的初戀張豫瑾也喜歡上了曼楨,她開始嫉恨自己的妹妹曼楨了。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為了抓住老公的心,保住自己的婚姻,她想起母親提出的借腹生子,她想:

“有個孩子就好了。借別人的肚子生個孩子。這人還最好是她妹妹,一來是鴻才自己看中的,二來到底是自己妹妹,容易控制些。”

於是,她假裝自己重病,接著生病的名義,讓妹妹來家中陪伴她,利用曼楨對她的關心,將曼楨關在家裡,任由丈夫祝鴻才糟蹋,早已沒有當初對妹妹百般的呵護成分在裡面。

她便冷笑一聲道:“哼,倒想不到,我們家裡出了這麼個烈女,啊?我那時候要是個烈女,我們一家子全餓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負,我上哪兒去撒嬌去?我也跟你一樣的人,一樣姐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這樣地步?”

曼楨根本沒想到姐姐會設計讓姐夫鴻才強姦自己,毀了自己一世清白,也毀了與自己和沈世鈞的姻緣。

曼璐就是典型的為愛卑微到塵埃還喪失底線的人。曼楨明明知道姐夫祝鴻才對自己不懷好意,還要去他們家過夜,說到底還是曼楨太相信自己的姐姐曼璐了。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同樣,曼楨悲慘的結局離不開顧母這個無知軟弱的女人。

丈夫去世,家道中落,本該作為子女們的頂樑柱,可她卻要犧牲自己的大女兒曼璐出賣自己的肉體,去養活那麼一大家口人。家裡的生活費,弟弟妹妹上大學的錢,還有其他的教育費,都出自這個年紀尚小卻懂事的曼璐。

她絲毫不動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掙錢,住在女兒靠出賣自己的青春給老男人得到的房子裡,還僱了一個傭人伺候家裡。

即使弟弟偉民指責姐姐曼璐的舞女身份:

“你知道嗎?因為你的關係,我們常常被人家指指點點,你卻像沒事兒似的,一點兒也不避諱,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做哪行的,你 你覺得做舞女很光榮是不是”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作為母親,她沒有過多的阻攔,因為打心裡她看不起舞女的身份,只不過她又確實需要曼璐靠這個工作去掙的錢。

得知張魯生送給曼璐的房子可以繼續住下去的時候,她不知表現的有多高興,卻不知這個窟窿又是需要犧牲曼璐去填補的。

曼璐要嫁給祝鴻才的時候,她看重的只是鴻才的錢,覺得他看起來還不錯,就同意了。

包括後來豫瑾當了鄉里醫院的院長,還單身的時候,她又想撮合曼楨和豫瑾,完全不理會曼楨和沈先生交往的事情,也不管曼楨喜不喜歡豫瑾,完全不顧女兒的幸福,認為有錢過得去就行。

可見她是如此的無知與軟弱,這樣的性格也是封建的女性地位所導致的一個結果,進而演變為後來曼楨的悲劇。

後來曼璐無法生育,“借腹生子”還是顧母想出的主意。只不過當時她可能沒想到是利用曼楨,直到發現曼楨被曼璐害了。

她雖然生氣,覺得曼璐做的不對,想要找世鈞幫助,但最後聽了曼璐的一席話,還有看到曼璐拿出的一筆錢,她妥協了,覺得兩女“共侍一夫”也沒什麼不好,跟著祝鴻才,日子總不會太差。

隨後拿著那筆錢按曼璐計劃舉家搬走他鄉,絲毫不顧曼楨的一生的幸福,還有死活。

母女倆談談說說,小陶已經趕來了,曼璐當著她母親的面囑咐他當天就動身,到蘇州去賃下一所房子,日內就要搬去住了,臨時再打電報給他,他好到車站上去迎接。又叫顧太太趕緊回去收拾東西,叫汽車送她回去,讓小陶搭她的車子一同走。顧太太本來還想要求和曼楨見一面,當著小陶,也沒好說什麼,只好就這樣走了,身上揣著曼璐給的一筆錢。

曼楨被姐姐糟蹋之後,顧母沒有想著幫助曼楨逃離或者阻止曼璐的進一步欺騙沈世鈞,隱瞞曼楨的消息,而是拿著曼璐給的一筆錢帶著兒子們遠走高飛。

以至於後來,曼楨好不容易逃出來,第一時間想要尋求家人的幫助的時候,發現母親他們都搬走了,這個時候曼楨明白了:母親也是姐姐的幫兇。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最後曼楨還是在一位陌生夫妻的幫助下,安頓下來。沒想到在最無助的時候幫助她的不是自己最親的親人,而是萍水相逢的一對普通夫妻。有這樣勢力愚昧、無知又軟弱的母親,對曼楨來說,無疑是“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雪上加霜,是曼楨的不幸。

顧母的愚昧無知,是封建時代的產物,是導致曼楨悲劇的間接原因。

3.嫁錯一個毀了自己清白的姐夫祝鴻才

從見到祝鴻才的第一眼起,曼楨對這個男人就沒有絲毫的好感。

祝鴻才對曼楨施暴之前,所作所為早就流露色心了,曼楨應該也不難察覺姐夫對自己有著不軌企圖。包括平日裡聽姐姐曼璐對祝鴻才諸多“事蹟”的痛訴,也能看出祝鴻才骨子裡到底什麼貨色。可以說,曼楨厭惡這個男人。

被祝鴻才強暴軟禁之後,曼楨以後的人生都開始改變,沒了貞操和清白,沒了和姐姐媽媽的親情,也沒了與沈世鈞的愛情,多了孩子榮寶這一個負擔。

從被祝鴻才強姦的那個晚上,曼楨無時無刻不想著逃離祝家,逃離姐姐姐夫這兩個魔鬼。直到生下榮寶,她才找到機會逃離祝家。我想,她一眼都不想再看見祝鴻才了吧,她痛恨祝鴻才。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好不容易逃離姐姐姐夫的魔掌的曼楨找到了世鈞,卻發現世鈞已經和翠芝結婚。

不久之後,姐姐曼璐病重去世,曼楨為照顧兒子回到祝家,最後和祝鴻才領證結婚,從此和這個毀了自己一生幸福的男人同住一個屋簷之下。

可是,為了孩子結合的婚姻就註定是不幸福的,何況對象還是祝鴻才。

祝鴻才沒心沒肺,用了卑鄙的手段得到了曼楨的身體,曼璐死後因為孩子,他居然得到了與曼楨的一紙婚約。

如果說,曼楨恢復自由身,與世鈞的不了情還有一線生機,那麼嫁給祝鴻才以後就到此為止了。

她和沈世鈞是徹底再也回不去了。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楨的悲劇結局的原因


結語:

曾經恨不得影子都要重疊在一起的戀人,到頭來也還是各自過自己的人生。有時候覺得生活太平常,兩人要在一起時沒有什麼阻礙;一旦變數多起來,就又有了惶恐。

可是啊,我們降世終究是來體驗世界的美好與豐富的吧。我們還是都需要一個愛人,手牽手走在明媚的時光裡。陽光落在她綢子一樣的頭髮上,不管回想多少次都會覺得,那是怎樣也看不夠的。

但願我們,所願皆所得,所得皆驚喜。能與心愛之人攜手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