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哪幾大行業受到了暴擊?

新冠肺炎逐步肆虐全球,疫情的影響也正滲透到各行各業。可以說,疫情讓所有依賴面對面服務的行業都會受到衝擊,尤其是旅遊業、餐飲業、影視業、航空業、線下教育行業。那麼,這些行業受到的損失到底有多大?幾組數據來看疫情給這幾大行業帶來的衝擊。

旅遊業:預計全年損失接近 3 萬億元

本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影響最嚴重。旅遊業對環境非常敏感,其中幾乎所有環節都涉及到人群聚集,因此在突發疫情的衝擊下產生了嚴重的滑坡。且本次疫情正好發生在春節期間,影響了春節旅遊黃金週,還將波及第一季度甚至全年。

春節黃金週(除夕-大年初六):除夕到大年初六這七天,原本是春節出行人數最多的一週,2019 年的春節黃金週七天的出行人數高達 4.21 億人次,而今年春節黃金週全國出行人數總共才 1.52 億人次,同比大降 63.9%。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各大機構原本預測 2020 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 4.5 億,較 2019 年春節增加 8%,約為 5550 億元的市場規模,由於疫情的突然爆發,這部分市場已經化為泡影。

國內旅遊市場主要靠 3 個時間段賺錢:春節假期、暑假以及國慶假期。根據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的分析:“如果按照樂觀估計三個月絕收期減少 60%,三個月恢復期減少 30% 來計算,全國旅遊業預計今年損失接近 3 萬億元。”

受影響公司 :攜程降薪、百程倒閉

數天前,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攜程 CEO 孫潔發了一封內部信,宣佈開始 “0 薪” 工作,攜程的高管團隊也自願降薪,以求度過難關。3 月 12 日,有疑似攜程員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 “攜程安排員工上三休二輪休上班”,強制要求員工待崗,是變相的降薪裁員,引起業界關注。可見疫情之下,作為在線旅遊平臺老大的攜程也感到壓力山大。

近日,百程旅遊網的一份內部通知文件流出,文件顯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資金不能維繫公司繼續運轉,百程旅遊決定關閉公司並啟動清算準備。百程旅行是一個主打 O2O 的出境遊服務商,成立已有近 20 年,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阿里巴巴為其第二大股東,卻在這次疫情中被迫關閉。

餐飲業:93% 商家關閉,春節期間損失 5000 億元

疫情的衝擊下,餐飲業損失可謂慘重。疫情期間,93% 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僅在春節 7 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 5000 億元左右的損失。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 年全國餐飲收入 46721 億元,其中 15.5% 來自春節期間這一傳統的消費旺季。而調研顯示,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 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 100% 以上;9% 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 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 5%。

餐飲堂食量大幅減少,有的商家寄希望於外賣,約 23% 的餐飲企業在春節期間繼續提供外賣外送,但並不能彌補損失。主要原因是春節期間居民外賣訂單量減少,疫情防控期間各小區嚴格管控送外賣人員。

大多數餐飲企業無法正常營業的同時,還需承擔多項成本費用支出,平均每家受訪餐飲所要承擔的成本費用水平如表所示: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疫情期間平均每家受訪餐飲企業主要成本費用情況)

疫情持續的時間尚不明朗下,餐飲行業可能將持續虧損。

受影響公司:海底撈、九毛九,大型連鎖餐飲首當其衝

春節期間,海底撈、九毛九等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暫時關閉了旗下所有品牌門店,肯德基、麥當勞、大家樂一批餐飲企業也暫停了湖北、景區、交通樞紐等地方的門店營業。暫停營業讓依靠線下門店現金流的餐飲企業收入明顯下滑。

據粗略測算,疫情停業期間海底撈損失超過 11 億元,估計疫情造成的 2020 年全年營收損失約 50.4 億元。西貝筱面村董事長賈國龍也曾公開表示,公司按照往年春節的業績,春節期間的月營收約有七八億元,但目前受疫情影響,賬面現金流只供支撐 3 個月。

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受疫情的衝擊更加強烈,西貝、外婆家、九毛九和海底撈都是損失慘重的連鎖企業。連鎖餐企依靠快速擴張,以品牌效應吸引大客流,去對沖房租和人工成本,但在突發的疫情面前,規模化反而成為劣勢。

影視業:大片集體撤檔,全球影視或將虧損 350 億元

疫情爆發期間恰好是春節,歷來熱鬧的春節檔遭遇肅殺寒冬。電影撤檔,劇組集體停拍,宣傳費用打水漂,12000 家影院停業,2020 年春節檔 7 部電影——《唐人街探案 3》《奪冠》《囧媽》《緊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急先鋒》先後退出春節檔。2 月的情人節檔也未能倖免,原定上映的 13 部影片包括《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抵達之謎》《小婦人》等已全部撤檔。

現如今,影響已經波及全球影業。3 月 13 日消息,原定於 2020 年 3 月 27 日在北美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宣佈全球撤檔,也意味著前期鉅額的宣發費用幾乎白白浪費。受疫情影響延期的電影還包括《彼得兔 2:逃跑計劃》《速度與激情 9》《寂靜之地 2》《007: 無暇赴死》《狩獵的時間》《Call》……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除了撤檔,影視製作計劃也被打亂,全球各地多部影視劇暫停拍攝計劃。《碟中諜 7》和道恩·強森新片《紅色通緝令》都暫停了在意大利的拍攝計劃;漫威新電視劇《獵鷹與冬兵》也暫停拍攝。

據外媒估計,本次疫情會導致全球影視行業高達 50 億美元(約合 350 億元)的虧損。

受影響公司:近七成企業虧損,2020 年更加艱難

疫情對各大影視公司的打擊都不小。就目前數據來看,影視業近七成企業仍面臨虧損。近期多家影視公司發佈 2019 業績預告,華誼兄弟難掩虧損頹勢,報告期內預計虧損約 39.62 億元至 39.67 億元。虧損情況同樣嚴重的還有北京文化,北京文化披露業績預告,預計 2019 年虧損 19.5 億元至 24.5 億元,同比下降 698.49%-851.95% 。

2019 年的寒冬未過,2020 年的春寒又至。影視行業的 2020 年將更加艱難。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教育業:60 萬線下機構轉線上,六成機構經營停頓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火了,各大在線教育公司紛紛推出 “公益線上課”。不過,受到疫情影響,線下教培機構的教學工作無法展開,停課造成用戶退費,春招無法進行,陷入惡性循環。為了自救,市場上 60 萬線下教培機構被迫轉型線上。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疫情期間培訓行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針對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 90% 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其中,29% 的機構表示 “影響嚴重”,導致機構經營面臨嚴重困難,可能倒閉;36.6% 的機構表示 “影響很大”,導致經營暫時停頓;25.4% 的企業勉強維持經營。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線下教育機構的資金壓力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線下校區的課程預收款,如果學校不上課,家長就會要求全部退費。第二是疫情停課狀態下,公司將面臨三個月沒有任何收入。第三是佔很大比重的員工基礎薪資、學校房租等各種固定開支。

短時間內線下轉線上並不是易事。一方面,線下中小型教育機構被迫轉移到線上,喪失了原先的地緣優勢。另外,學生都被迫轉移到線上,一旦教學效果不好,將會透支家長的信任,損害教育機構的品牌和口碑。

對於疫情影響後的市場格局,松鼠 AI 創始人慄浩洋認為:“6 月之後,教育行業線下機構會倒閉 60%。這次疫情對百分之七八十的在線教育機構是利空。只對那些過去投入了大量資金做研發的機構才是利好。” 精銳教育 CEO 張熙的觀點則與之相左:“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疫情結束後,頭部的教育企業會清掃戰場,至少 60% 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下。” 可以確定的是,疫情之後教育行業將經歷行業的洗牌,市場格局更加向頭部線上教育品牌集中。

受影響公司:松鼠 AI“急剎車”,三家機構倒閉

松鼠 AI 是國內主打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系統的教育科技公司,面對收緊的現金流,還處在上升期的松鼠 AI 不得不停下飛奔的步伐,員工降薪,暫停擴張。

在疫情中,松鼠 AI 暫停了全國 2000 家線下中心,2000 家學校近 20 萬學生被迫從線下轉到線上。2 月 15 日,松鼠 AI 創始人慄浩洋在朋友圈表示 “本來夠活 2 年的賬上 3.2 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 6 個月”,並宣佈全員 3.5 折工資 5 個月,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慄浩洋原本預計松鼠 AI 在 2020 年保持增長 50%-70%,計劃 3 年開 2 萬家線下學校,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松鼠 AI 被迫 “急剎車”。

疫情衝擊之下,知名教育機構兄弟連、明兮大語文、趣動旅程接連宣佈停止運營。

3 月 16 日,兒童體能培訓機構趣動旅程發佈公開信稱:受疫情衝擊,“所有的門店均無法開業,公司上半年將完全沒有收入,公司的現金流枯竭。” 目前該公司開始尋求破產重整。據粗略計算,僅上海、唐山、北京三城,涉及學費金額就已上百萬元。明兮大語文是專注於 6-12 歲少兒大語文的在線教育機構,2018 年曾獲李開復創新工場的天使輪投資。其創始人在公開信中稱:由於發展冒進導致投入增速大幅增加,同時出現對融資節奏誤判,造成運營資金產生巨大缺口,宣佈停止運營。而 IT 培訓機構兄弟連是家成立 13 年,掛牌新三板的老牌教育機構,最終沒能抵抗住疫情帶來的資金鍊斷裂,宣告停業。

交通業:客運量減少近一半,民航虧損 245.9 億元

受疫情影響,據統計,2020 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累計共發送旅客 2.1 億人次,同比減少了 47.3%;全國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 3839 萬人次,比 2019 年減少了 47.5%。

数读|疫情之下,哪几大行业受到了暴击?

疫情之下的 2 月,民航 2 月虧損創單月最大記錄。近日,民航局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冠疫情導致七成航班停飛,其中 2 月創行業單月虧損最大紀錄,共虧損 245.9 億元。具體來看,2 月全國民航共 完成運輸總週轉量 25.2 億噸公里,同比下降 73.9%;旅客運輸量 834.0 萬人次,同比下降 84.5%。

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白雲機場發佈的 2 月生產經營數據快報顯示,起降架次 1.3 萬,同比下滑 65.64%;旅客吞吐量 96.68 萬人次,同比下滑 83.57%;國際航空業同樣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北歐航空就在近日宣佈解僱近九成員工,涉及大約 10000 名員工。

航空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迷,開始送外賣搞副業。廈航配餐業務不停工開始生產盒飯,川航開始送火鍋外賣,雖然讓人意外但這些措施也是不得已的自救。

2020 年對於這些行業的企業來說註定是艱難的一年,希望企業能在這次 “超級寒冬” 中堅定信心,順利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