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的詩,多情又驚豔,無奈又糾結。只想做個紅塵人,奈何凡塵損修行。

除了倉央嘉措,歷史上還有另一位著名的得道高僧也曾有過一段風流韻事,最終因為事情敗露被唐太宗處以腰斬。

對,就是辯機和尚,玄奘法師的徒弟。那段風流韻事,當然就牽扯到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高陽公主,唐太宗第十七女,生母不詳,初封高陽,永徽四年謀反賜死後追贈為合浦。傳說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為疼愛的女兒,賜婚下嫁了太宗的軍機愛臣歷史名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

我印象中以前看過一本關於高陽公主的書,忘了誰寫的,說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結婚當天,直接去了他哥哥房遺直的房間,原因是高陽公主只欣賞儒雅而又有才華的文人墨客,而房遺愛是孔武有力的武夫,高陽公主根本看不上他。然後房遺愛因為怕得罪公主老婆,就默默守在他哥門口。

當時真是驚得我,也太能瞎寫了。

也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的渲染,為高陽公主奠定了淫亂放蕩的形象。

再來說說辯機和尚。

辯機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婺州人(今天的浙江金華)。生於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卒於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享年僅30歲。

15歲出家的辯機學識淵博又滿腹經綸,容貌也十分出眾,年紀輕輕就幫西去取經的和尚玄奘大師翻譯經文,著成《大唐西域記》一書而名噪一時。

辯機和尚在佛學上的造詣非常高,這在當時崇尚佛教的唐代也算是不小的貢獻了。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在一次與房遺愛一起狩獵遊玩中,高陽公主認識了儒雅高僧辯機和尚。

至於怎麼認識的,說是辯機和尚修行的草廬就在高陽公主狩獵遊玩的地方,高陽公主前去歇腳,結果發現辯機和尚容貌俊秀而又談吐不凡,頓時芳心暗許。

而對於辯機來說,從不近女色的清心寡慾之人,忽然看見高貴美麗而又活潑開朗的公主,再怎麼佛祖心中坐,心裡也會小鹿亂顫的吧?

畢竟,當時公主16歲,而辯機也才21歲。正是渴望異性的年齡。

或許是相遇太美好,已為人婦的高陽與出家為僧的辯機最終還是突破了世俗禮教的束縛,走在了一起。

然後房遺愛又開始給高陽公主的戀情推波助瀾,順便再守個門啥的。

看起來綠帽子戴得不亦樂乎的樣子。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就這樣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暗自來往了幾年。

到了辯機和尚被選去翻譯經書的時候。

辯機這一走就是要幾年。高陽悲傷不已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將自己的近身玉枕贈與辯機,讓其思人的時候還可以睹物。

辯機和尚當然一直都是知道與高陽公主的這段戀情屬於大不違,卻又剋制不了,也是想趁著去翻譯經書這一機會離開從而忘掉公主,斬斷他們之間的聯繫。

想來辯機如果寫情詩的話,也會如倉央嘉措般的糾結吧?“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後來,辯機貼身帶著公主的玉枕開始了譯經之路,如果心裡不愛,又怎會隨身攜帶呢?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然而東窗事發也就是因為這個玉枕。

這天寺院遭竊,辯機隨身攜帶的玉枕被偷。

因為是給玄奘法師譯經的寺院,衙門當然全力以赴。沒多久就抓到了小偷,也在贓物中發現了皇家女用玉枕。

順藤摸瓜,一番徹查後,辯機與高陽的私情大白於天下。

對於他們來說,兩人之間是純粹的愛情,但是對於世人來說,這是最齷齪不堪的私通。

只被人唾棄而不會被祝福。

況且兩人當時的身份,一個是已為人婦的皇家公主,一個是頗負盛名的得道高僧。

這樣揹負著無上信仰、榮耀、顏面的身份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為世俗所不容。

太宗震怒,把公主軟禁家中,斬殺奴婢數十人,對辯機和尚處以了腰斬。

知識淵博的高僧於是在菜市場伴隨著市民興奮的幸災樂禍中,以腰斬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30歲的生命。

辯機死後,高陽公主對於殺害情郎的兇手——自己的父親心中充滿了怨恨,據說太宗死時她沒掉一滴眼淚。

後來還策劃謀反自己的弟弟高宗李治,只是被房家兄弟揭穿以失敗告終。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好了,八卦看完了,再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高陽公主,她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嗎?她真的和辯機和尚私通嗎?

高陽公主在629年(貞觀三年)左右出生,《新唐書》記載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第十七女。根據研究資料表明唐太宗有早夭公主諸位沒有列出,新唐書的公主列傳中排名也存在很大爭議,因此高陽公主是否為第十七女待考。

《舊唐書》無公主傳,對高陽生母並無記載,但對長孫皇后的七個子女記載得很清楚,所以高陽的生母可以排除是長孫皇后,唐太宗四妃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因為高陽是因謀反而被賜自盡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諸子不可能不被連坐,由此可見高陽生母在後宮中的身份比較低。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很多人都認為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這裡的原因除了是受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外,主要是因為《舊唐書》中的一句話:“初,主(高陽公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

意思就是,因為高陽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寵愛,所以房遺愛待遇優厚,和別的駙馬受到的禮遇都不一樣。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高陽公主的確是挺受唐太宗的寵愛的,所以連帶的,她的駙馬房遺愛也受到一定優待。

但是,就因為高陽的丈夫“與諸主婿禮秩絕異”,就能以此斷言高陽是太宗最心愛的女兒嗎?當然不能。

因為縱觀整個貞觀年間都沒能發現房遺愛因為娶了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什麼好處。

來看看其他駙馬的待遇:

杜如晦之子杜荷娶了城陽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

長孫操也因為兒子娶了新城公主,得以升為從三品的岐州刺史。

唯獨不見房遺愛因為尚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何種特殊待遇。

反倒是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房玄齡病危,唐太宗親至其病床前與之握手訣別,並當即授予了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正四品下),房遺則為中散大夫,讓房玄齡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親眼看見兒子們的顯貴。

這樣看來,房遺愛備受優待更多的是託了他父親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

更別說房遺愛在貞觀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與長孫衝、杜荷等人相提並論了,即便是在同樣娶了庶出公主的一干駙馬裡,比起蕭銳、高履行等人身為凌煙閣功臣長子承襲的從一品國公的爵位,房遺愛得到的待遇也是毫無出彩之處。

所以若要由房遺愛受到的待遇來推斷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證據未免太過單薄。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根據傳說,高陽公主後來是因為和辯機通姦一事就被唐太宗疏遠。

這點就更加令人難以理解了,因為就史書上的各處記載而言,唐太宗對於自己真正喜愛的人,從來不會因為對方的行為舉止不當而心生厭惡。比如李承乾與李泰。

你看李承乾可是試圖謀反,要知道謀反可是唐律中十惡之首,屬於罪不容赦的滔天大罪,但就算這樣,唐太宗仍不願就此傷害承乾的性命,不但絞盡腦汁設法保住了他的命,還將為李承乾說話的來濟連連升官。

而李泰雖然有奪嫡之心,唐太宗卻也不願多加處罰這個心愛的兒子,只將他的爵位從正一品親王將為從一品郡王不說,降級還不到四年,就又重新晉封為了正一品的親王,唐太宗甚至還經常拿著李泰的書信對周圍人傾訴自己是有多思念多在乎這個兒子。

所以高陽如果是因為與辯機偷情這種無關大局的私事(跟謀反奪嫡比起來)就因此遭到唐太宗的疏遠與冷落,這也足可證明唐太宗對高陽的感情有多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淡薄了。

高陽公主:史上第一位與和尚通姦的公主

再來看一下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風月案。

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高陽公主和《大唐西域記》執筆人高僧辯機的風月案,成為其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並直接導致高陽公主在太宗面前失寵。

注意一點,在《新唐書》中,唐太宗知道高陽公主與和尚淫亂後,是震怒下旨賜死辯機。

等到了《資治通鑑》,故事就更加完善豐滿了,從賜死又改為腰斬。

於是,從宋朝仁宗以後,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不倫之戀成為鐵板釘釘的正史,也是高陽公主轉化為淫蕩史料形象的開始。

而較早成書的《舊唐書》根本沒有提及此事,最早提及“高陽辯機風月案”的《新唐書》其實是寫成於宋仁宗時期,而把倆人偷情的種種細節完善的書,準確說是宋太宗朝李昉撰寫的《太平御覽》。

那麼也就是說,宋太宗時期的李昉,把風月案的細節弄好了編入《太平御覽》,後來又編入了《新唐書》。

再說了,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事發地點與唐代高僧管理制度不符,“草廬通姦”這個基調就更離奇了。

要知道,在隋唐時期,朝廷對僧侶管理是很嚴格的,進出寺廟都有登記,無緣無故離寺不歸是根本不被允許的,比如《道僧格》、《續高僧傳·智實傳》、《法向傳》等太宗李世民之前便成形的佛教著作,記載了大量當時的戒律,其中都清楚的說明了管理之嚴格。

因此辯機的行為在當時實為違法,不可能多日不歸而不被發現懲戒;何況辨機後來被選為玄奘的譯經大德,實屬當時佛教界翹楚,更不可能無視嚴厲的寺廟管理制度隨便出入而無人關注不加追責。

綜上所述,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風月案,多半也是後世文人意淫的文學作品被當成史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