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微山湖景區:走出文旅教融合之路

▲點擊紅色“關注”,關注本頭條號,更多行業精彩內容免費推送

紅色研學旅遊在傳承紅色精神、提升青少年素質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近年來深受中小學生群體歡迎。山東微山湖景區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發展研學旅遊,尤其是以紅色研學旅遊課程線路為主的研學旅遊產品,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發展之路。

近日,成群結隊的“小紅帽”穿梭在山東微山湖景區,開展研學旅遊活動,一排排小小的、整齊的身影,成為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近幾年,微山縣將旅遊、文化、教育三者有機結合,不斷豐富研學遊業態,開發系列紅色研學旅遊課程,推進“遊”與“學”深度結合,極大地提升了研學旅遊品牌及微山湖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山東微山湖景區:走出文旅教融合之路

小學生們在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參加體驗課程(景區供圖)

講好紅色故事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流傳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如今,這首反映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歌曲,依然吸引著許多遊客到訪微山湖,追尋英雄事蹟,傳承革命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微山湖畔是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的根據地。中國共產黨許多高級領導人如劉少奇、陳毅等都曾往來於微山湖上。近年來,為傳承紅色文化,微山縣政府在微山島投資1400萬元建設鐵道游擊隊紀念園,豎起了革命英雄紀念碑,建起了聲光電一體的展覽館,重現當年鐵道游擊隊的戰鬥場景。

見到微山島景區副總經理朱長春時,他正在忙碌地做課程設計。他說景區即將要接待一個3000人的研學旅遊團隊,這次他為團隊設計的課程主題是“做一天游擊隊員”。由於暑期以來研學旅遊持續火爆,他和景區工作人員已經為多個團隊設計了專屬研學旅遊課程,贏得了眾多師生的點贊。

朱長春介紹,今年的微山島研學遊團隊數量激增,團隊體量也越來越大。研學旅遊團隊在景區除了參觀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鐵道雄風、微湖曙光雕塑群外,還可以和導師一起唱紅歌,學習彈土琵琶等,還可以從紀念園徒步沿著當年鐵道游擊隊隊員的足跡,探訪每一個真實發生故事的地點。筆者在紀念館內看到,微山地方文化學者正指著沙盤向學生們介紹地理位置,以及發生重大事件的具體位置。“在‘微山湖上秘密交通線’上,發生過很多感人的軍民一家抗日故事。”他說。此外,為增加學習效果,微山湖景區還要求參與研學的學生寫一篇日記加深此次研學旅遊的記憶。

為了增加研學旅遊的印象,朱長春和同事正思考如何進行“紅色研學文創紀念品”的開發。“當地有很多珍貴的非遺文化,比如泥塑、蘆葦製品等。我們不僅僅是開發這些創意產品,更想把這些產品和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們動手製作鐵道游擊隊員、火車等泥塑,利用遍地可採的蘆葦稈製作蘆笛,或者鼓勵學生開拓思維製作屬於自己的工藝品。讓微山湖研學遊可看、可學、可參與、可帶走,增加學生們的獲得感。”朱長春說。

拓展研學課程內容

“事實上,只要研學主題和課程內容設計得好,在景區實景中授課效果要比在課堂上好很多,實景教學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在微山島鐵道游擊隊紀念園雕塑群前,一位來自徐州的帶隊老師告訴筆者,學生們來到微山湖後,一邊欣賞微山湖自然景觀,一邊追憶當年游擊隊員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大家學習的興趣很濃,勁頭很足。融入自然環境的講解比在課堂裡來得更加直觀,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思考,引起共情。

近年來,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微山段的實施,微山湖區黃金水道、魚米之鄉、旅遊勝地的風采進一步展現。微山縣藉此機會,推出了以“原始生態保護、溼地科普教育、紅色文化弘揚”為主題的系列研學課程。

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研學聯絡人滿意介紹,今年暑期,景區面向青少年研學團隊開展了以生態環境保護、科普教育為主,遊玩觀景為輔,親近自然、體驗溼地的研學遊實踐教育活動,受到各研學機構的喜愛。另外,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還建設了“紅色驛站”,策劃了“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線”主題教育活動,旨在傳播紅色精神,同時傳遞生態環保理念,比如導師帶領學生徒步走進溼地,近距離觀賞原生態自然景觀,觀察動植物,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對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為拓展研學旅遊的內容,微山縣還整合了微山湖博物館、南陽民俗博物館、東大魯南民俗博物館等各類場館,相繼推出了包括微山湖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在內的各種文化旅遊體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研學旅遊線路和內容。

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

為大力提升研學旅遊的服務水平,增強景區的可進入性,微山縣加快完成京臺高速、棗莊高鐵與微山縣的連接線鋪設,打通了遊客到達景區的“最後一公里”;成立了近300人的微山縣文旅志願服務大隊,志願者身著紅馬甲深入景區一線為遊客提供旅遊諮詢等服務;整合從事智慧生態廁所處理新技術與從事新材料加工的企業資源,開發智慧化旅遊廁所,並在微山島、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重點研學旅遊景區進行建設。

微山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褚新介紹,為配合旅遊發展,為遊客創造安全的旅遊環境,微山縣加大了旅遊市場監督檢查力度,建立了旅遊市場秩序綜合監管長效機制。微山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領導班子成員及業務科室負責人排班輪流下沉景區,現場辦公,及時受理、處理旅遊諮詢和旅遊投訴。

目前,微山縣共培育出紀念館類、紅色旅遊類、博物館類、鄉村研學類、傳統工藝研學類等10多個不同主題的市研學遊示範點。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被授予“2017-2018年度中國研學旅行教育實踐示範基地”稱號。微山島景區、南陽古鎮景區入選濟寧市研學旅行基地。據微山縣文化和旅遊局統計,2019年以來,微山縣累計接待遊客380萬人次,同比增長2.8%,實現旅遊消費總額28.6億元,同比增長2.6%。增長數據中,紅色研學旅遊份額近半。

褚新表示,研學旅行作為區別傳統灌輸式教育的新型方式,不能“只遊不學”,或“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要真正實現研學旅行“體驗多樣性文化”的目的。因此,下一階段,微山縣將在“旅遊+紅色”基礎上,重點開發“旅遊+非遺”“旅遊+農業”“旅遊+民俗”等研學遊創新線路,逐步將研學遊培育成一個成熟品牌,吸引更多學生前來體驗,不斷促進微山縣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行業相關的文章!不落地、不創意,您有好的素材、案例可以聯繫我們分享哦!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