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最怕的是失去慈悲心!

修行,最怕的是失去慈悲心!

有個修行者,受到了不白之冤,別人問他,受冤之後你最怕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怕的是對傷害我的人喪失慈悲之心。

無論在儒、釋、道的修行中,都不能讓憤怒和仇恨矇蔽自己的心靈,憤怒和仇恨可以有,但是不能主宰我們的靈魂。

當我們和別人辯論的時候,別人可能會對我們罵上兩句,我們不能馬上回罵過去,別人失去了理智,我們不能跟著失去理智,否則會更加混亂不堪。

不能因為別人丟掉了禮義廉恥,我們就憤怒不堪。當別人不堪的時候,我們應該還是作為有修養的君子。

在任何情況下,哪怕環境再汙濁,社會再黑暗,我們最可怕的不是喪失我們身邊所有的一切,最可怕的是喪失希望,喪失我們良善的初心。

萬事萬物,各有緣法,或善或惡,或優或劣,均是外因均是世界,天地無私,日月無情,無私不是無私故,無情不是無情因。

莫失本心,莫失善,寧可被侮辱被唾棄被扼殺,不要失去向善的本心。

修行,就這麼簡單,也就這麼難。

不要因為夜晚的黑暗就喪失了對晨光的期盼,夜晚再黑暗,黎明總要到來。

存在於人心的,應該是映照我們的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