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內2次曝光,瓜屆老大“洽洽”怎麼了?

在中國幾乎在每個食品領域裡面,基本上都有一個龍頭老大,像白酒行業的茅臺、火腿腸行業中的雙匯。這些食品中的龍頭行業常常在各自的行業中實行了壟斷,壟斷是具有雙面性的,企業實現了壟斷好處就是可以舉全國公司的資源辦大事,可以讓事情變的更加的高效,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和協作,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類像國內的中國移動、中石化、國家電網等等一類的企業都實行了壟斷,然而他們對人們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可是有些企業在行業中實現了壟斷之後,就會利用自己的權利來幹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在激烈的競爭中,大企業往往憑藉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不斷排擠和吞併中小企業,使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的生產日益集中於自己手中。這不近期就出事了,瓜子屆的龍頭老大“洽洽瓜子”在7天之內接連兩次被曝光出食品問題,這一次“洽洽瓜子”霸佔了熱搜榜,但是這卻令“洽洽瓜子”的負責人高興不起來。

7天內2次曝光,瓜屆老大“洽洽”怎麼了?

早在,8月23號,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10個不合格的食品,其中恰恰瓜子(小而香奶油味西瓜子)登上了黑榜,不合格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殘留量達0.22g/kg,不得使用。這個鑑定結果一出來,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瓜子在當今似乎成為了人們手中的日常小零食,無論是無聊的時候,還是在飯桌上,或者在聊天的時候,瓜子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其中“洽洽瓜子”更加是受歡迎,成為了瓜子屆的一哥。

7天內2次曝光,瓜屆老大“洽洽”怎麼了?

當此事一出時,大家都在等著“洽洽瓜子”官方的回應,29日下午4點,洽洽堅果官方微博對此事作出回應。回應中,洽洽首先因此事向消費者致歉,並表示,接到北京市場監管局通知後,已第—時間對該批次產品實施召回。不過,洽洽稱在召回產品中抽取部分樣品,委託安徽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測確認,結果均合格。

同一批次產品,兩次檢測結果為何截然不同?對此,洽洽方面稱,西瓜子屬於農副產品,植物體內含有一定含量的遊離態的和結合態的二氧化硫。本次抽檢的檢測報告顯示的檢測方法為GB5009.34–2016,但該方法適用範圍並不包含炒貨食品西瓜子,即使同一批次產品不同檢測機構也會有較大差異。

7天內2次曝光,瓜屆老大“洽洽”怎麼了?

這一次風波還沒有被平息的時候,“洽洽瓜子”又出事了!8月28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2019年第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16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洽洽再次登上黑榜,一批次焦糖瓜子,黴菌檢出值超出標準規定。通報顯示,哈爾濱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於2018年12月08日生產、規格為108g/包的洽洽焦糖瓜子熟制葵花籽,黴菌檢出值超過標準規定。

7天內2次曝光,瓜屆老大“洽洽”怎麼了?

在幾天的時間裡面,“洽洽瓜子”接連出事,這也讓廣大的消費者冒出了一身冷汗,我們平時最信賴的食品品牌居然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實在是讓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