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來騰訊、百度!定製芯片、手環!吉利車載系統,你想幹啥?

短短一週,沈子瑜就在一張桌上和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百度先後簽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位億咖通科技CEO的微笑估計都是同款的。

恕大爺略帶誇張,這桌子必是換過,畢竟6月底的簽約在深圳,而7月這次簽約已轉到北京。可這兩次釋放的消息卻真的太過雷同了,這家車載系統的開發企業,將國內兩大巨頭的優勢應用掐了去,共同團弄個大大的未來。

不過,就這已經算是國內獨一份兒了,居然“沒被BAT逼著選邊站隊”。可這份福報的很大一部分並非由億咖通員工996奮鬥來的,而是因為它是吉利汽車集團戰略投資、獨立運營的科技企業。

手握龐大銷量籌碼的“舒服哥”仗劍笑立,無論是Robin還是Pony,哪個想從汽車市場中尋著下一個未來的主不得給三分薄面。

然而,眼看著億咖通將BATM(這個M是小米)之力聚於一體,這次又打開了硬件突破口,那這旗下產品GKUI還不飛了天啊。

可大爺,看了一整天,卻不禁要問GKUI,who are you啊?


GKUI圈盡BATM!就是車主的嚮往生活?

招來騰訊、百度!定製芯片、手環!吉利車載系統,你想幹啥?

其實,GKUI牽手的何止BATM四家,只不過相比這幾位大佬,其他的就顯得難上臺面而已。

拉下億咖通長長的合作清單,這感覺和“科技界黃曉明”的婚禮嘉賓出席名單似的,但凡上得了車的互聯網卡司都進去了。

在系統智能特別是語音方面,剛被“宏顏獲水”衝出流量的小度挑起大梁,除了在自然語義理解能力、斷點理解能力還是雙全工能力上有充分保證外,未來還可能在眼神、手勢交互等功能上有延展,除此之外,百度的雲服務和智能推送能力也可算上乘。

在視聽資源方面,GKUI也是大包大攬,伴聽、QQ音樂、酷我音樂、騰訊視頻、騰訊新聞等以騰訊係為主流的英雄好漢們撐起臺腳。而通過此次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將來“正版微信”的上車,也自然可期。

在導航領域,GKUI更是“奢侈”實現了百度、騰訊、阿里三家地圖應用“共侍一主”,怎能不令人豔羨,雖然沒有大佬壓陣,但阿里系的高德副總裁韋東也主動前來站臺,真是不容易。

在安全方面,吉利居然還撬動了“紅衣大炮”周鴻禕的人馬,引入360為GKUI量身定做了安全應用,實現了安全防護的六大功能。

乍一看,這真是“嚮往的生活”啊,可車主真的幸福嗎?


跨應用整合力待解!你是系統,還是行走的超市?

招來騰訊、百度!定製芯片、手環!吉利車載系統,你想幹啥?

與智能手機相仿的海量應用邏輯是否適合駕駛場景呢?這一點業內早就表示了疑問,在真正的L3級自動駕駛實現前,雙眼、雙手都被按在駕駛場景上的用戶有多少精力去“臨幸”這麼多應用?

連沈子瑜自己都說,車機平均每日使用時間為1小時左右,僅為手機1/5,而車機每月的流量消耗僅為1.18GB,相比手機的5.56GB仍然差距很大。

由此可見,在更高級的自動駕駛能力應用之前,應用從手機到車機的遷移進程仍然緩慢。大爺曾在一家主打智能化的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統計中瞥見,辛辛苦苦搞開發,風風火火忙推廣。

誰想到,主子們在車內用的最多的還是廣播、音樂和地圖,車廠精心打造的各種酷炫功能,包括車載微信、遠程車控等等的應用打開率基本貼地,無一例外。

由此可見,智能推薦能力及更流暢的系統使用邏輯應用之前,GKUI飛速增加應用量的邊際效應必然是遞減的。

雖然 GKUI 號稱已通過一套全能ID打通了各種第三方應用,並可通過這套賬號來進行應用的智能推薦,但無論是沈子瑜還是BAT都沒清楚交代,這套系統如何共同共享客戶畫像,甚至進行跨應用能力調用。

而以現在GKUI的控制力,大概率也比安卓機難有超越,還是各家應用各自吃飯。身上掛滿各家LOGO的GKUI與其說像是個產品,不如說更像個行走的超市。


開發者生態好牌難打!比亞迪等都背這口鍋?

招來騰訊、百度!定製芯片、手環!吉利車載系統,你想幹啥?

既然一味用人家的應用很難形成系統靈魂,那麼我做個“開放平臺”培育生態總可以吧?

億咖通就是這麼做的,吉利號稱在GKUI為開發者提供了三項服務、119個開放API接口、118個整車傳感器接口,希望能打造開發者社區。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一切仍在起步,難有這麼容易?據披露,這一平臺上線3個月以來,已經有40位開發者加入了這一平臺,提供了車載應用套件、主題套件、遊戲套件及小程序套件,可這些應用是哪些?起到了多大作用?

沈子瑜沒說,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苛求,傳統車廠的生態之路本就艱難。這哪是吉利一家的難?

誰記得去年6月,在全新一代唐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大談“33111”,號稱要把“e 平臺”所有技術,與全球同行共享,該公司研發的DiLink 系統將向開發者開放341個傳感器接口和 66 項控制權,打造一個無限可能的“超級汽車生態”。

說起來,這比吉利的手筆更大,可到現在又有多少動靜?難怪又被人懷疑成賣車的噱頭。

開放生態的王牌雖好,卻與不少傳統車廠的氣質難以融合,這個需要長效培育的生態,如何能在短期內解決車廠的銷售困局?依託售賣硬件盈利的車廠,又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進化出軟件消費的完整閉環?

算了,天不早了,大爺乏了,吉利此次開發芯片和手環的消息哥幾個自己去看新聞吧,簡單說一句,都是看起來有足夠驚喜,但卻尚未撐起靈魂的功能點。

咋說呢?億咖通,要麼,先想清楚自己的內核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