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科學在思維方式有啥區別

哲學和科學,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兩種思維。哲學讓我們可以超越現實,在思維中把握整體世界;科學讓我們在確定性範圍內把握世界運行的規律。二者沒有優劣之分,卻有範圍之別。

哲學和科學在思維方式有啥區別

哲學把握的普遍性,是不可確證的一種狀態。它是對人的有限性的超越。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每個個體不管活多久,生命總是有限的。我們有限的人生中,卻面對著一個無限的世界。我們終其一生,也只能生活在一定的時間維度內。無限未知的世界之中,人生的意義何以安身立命,我們需要一種哲學思維。哲學提供了一種假設,一種有關世界和人生的假設,讓我們能夠心安理得的生活於這個世界。

哲學和科學在思維方式有啥區別

也可能有人說,宗教也能提供一種假設啊!區別在於,哲學是自我理性的確證,是自我意識自由表達的結果;而宗教是把對世界的解釋交給了別人,是對信仰對象的確證之中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沒有對不對,只有個人選擇問題。

哲學和科學在思維方式有啥區別

那科學呢?科學也讓我們把握世界規律,不是嗎?可它為什麼無法提供我們終極生存依據呢?科學說到底,是我們為了滿足現實生活需要而對待世界的一種方式,是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之時,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處理方式。這種科學思維排除一切形而上學的束縛,斬斷了和價值的聯繫,為人們呈現了一種事物客觀運行的狀態。但無論如何,它的工具性是永恆的。它可以回答事物的屬性、聯繫等等許多我們好奇的問題,而無法回答世界何以可能的問題。

哲學和科學在思維方式有啥區別

恰恰人類始終有一種好奇心,想問終極的那個為什麼,想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種終極意義根據,所以儘管科學日益發達了,我們對哲學的需要依然緊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