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要經常去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洗禮,跨度越大越值得學習。

——景紅



(PS:即日起,原欄目《混沌時光》正式升級為《混沌故事》,記錄你的成長,見證改變發生,一起加油。)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成年人

千萬不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最近,我參與了混沌大學創新商學院的學習。開始練習一些創新商業模型。認識一些中小創業型公司的夥伴,得到新的資訊,也引發新的思考。

成年人其實只要有學習的機會,有能力有時間就一定爭取參加,雖然有些收穫大,有些收穫一時看不出,但很多影響是無形的。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時間長了,尤其當自己在自己的行業已經有了一定地位甚至是頭部時,很容易下不來,很容易把自己太當回事,忽略自己在其他領域完全是個小白、是個Nobody,不知不覺中自己就變成了一個陳舊過時,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

要經常去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洗禮,跨度越大越值得學習。

混沌的核心課程是通過相關的十二種思維模型講創新。線下課上,混沌製成了一副撲克牌。線上課講些理論和案例,線下課有領教代入演練。做為企業創業者和管理者,學習其他企業的經驗教訓都是極有價值的。

隨著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企業生命越來越短,即便是風光無限的明星企業也會迅速成為明日黃花。

一個企業自成立起,就苦苦探尋企業成長之道,在積累中艱難增長,運氣不好的很快死亡,如果各種因素恰逢其會突破沉悶期,進入快速發展期,就會形成一條昂揚的增長曲線。

但任何一個企業成長到一定程度,即使像雅虎、柯達、諾基亞這樣的巨頭,也終有發展到極限的時候,過了極限點就會不可逆轉走向衰亡。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成功不易,基業長青更難。連續性增長總會面臨極限。

沒有哪個企業管理者不希望自己的企業一直向上,但企業的生命週期是客觀規律。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職場失速點

你GET到了嗎?

作為一名十多年的獵頭,我親身經歷了一批批客戶由盛而衰的過程,十年前我們的前十大客戶還留在榜上的只有一兩家,有一些已經不存在了。

混沌的課程雖然大都是以企業為案例,但每個人都如同企業一樣,也有職業生命週期。

當我們完成學歷教育走上職場,開始了職場的苦苦探尋。幾經周折,用了或長或短的時間,有些人由於各種原因可能不斷在轉型,而運氣不錯的人終於找到破局點,度過職場沉悶的探索期,在一個工作上穩定發展,深耕某個行業,磨鍊技能,積累人脈,提升能力……

這是一條類似企業增長的S型曲線。

走上了職場上升之路,但職場不可能一直向上。

我們增速到一個階段一定會放緩慢,職業的連續性增長几乎是不可能的,有多少人真正能夠做一樣工作不斷可持續發展呢?

因為:

1、在我們不斷深耕自己領域的時候,工作中的各個要素既讓我們成功,也必然束縛我們思維。在一個領域時間越久,越深入,越成為專家,越容易思維窄化,“手中有個錘子,看哪兒都是釘子”。

2、我們的內在生理條件也會隨著體力精力下降,原有的增長模式無法持續。20多歲時996下班後還要再刷下抖音,第二天依然可以精神抖擻迎接新挑戰,40歲時如果再長期忍受高強度工作時間,就很難保持效率。

於是我們每一個人終會遇到職業的失速點,也就是到了極限點後一定會走向職業的衰敗,再也難回到往日輝煌。

而讓我們成功的要素,往往也是讓我們失敗的要素,我們都會深陷自己的價值網絡。尤其是我們依賴的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往往應對乏力。

作為個人,其實也如同一個企業一樣,依賴於我們的客戶(僱主)、競爭對手(職場新生力量)、資本(學習投入)、供應商(我們的時間精力資源),我們的地位其實也只是價值網下的一個職業角色,只要價值網的一個維度發生變化,我們就不會不可取代。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開啟職場第二曲線

關鍵要主動求變,避免線性努力

雖然S曲線的規律不可逆,但是總有些企業跨越了一個或多個週期,在不同的賽道不斷再創新高。他們總能在一個重大技術、產品週期走向衰敗之前就已經佈局了新的技術、產品,開始了新的S型曲線的週期發展。

同樣,總有些優秀的人才跨越了多個行業,在多個領域,職業生命不斷延展。在職業的第一曲線到頂點前就已經在第二曲線佈局,有些甚至在不同行業都能取得矚目的成就,最大可能延展了自己的職業生命。

這些企業和人才都是早做佈局,將要素不斷重新拆分組合,重新佈局資源,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價值網絡,開啟了企業或職業的第二曲線。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案例:大形勢不好,該如何主動求變?

其實,今年的形勢之嚴峻,趨勢不明朗還是讓人驚心的。

很多個行業都在下降,有朋友開金店,說生意下降了40%。

還有好幾位朋友都遇到了辦卡機構跑路的事:有的是健身房跑路,有的是學英語機構跑路,有的是美容美體店跑路…….

最近我收到了好幾位朋友有找工作要求,求職的空窗期都超過半年。

但在工作中的大部分人雖然或多或少感覺形勢不好,卻事不關己,有改變的很少。

該抱怨還在抱怨,該磨工的還在磨工,大家都在盼望形勢轉換,似乎形勢好了一切自然就會好了。不到形勢惡劣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我們都在盼望著一切會好的,但什麼樣的形勢叫不可收拾呢?

仔細考慮,很多人並沒有一個底線,人只不過在調整自己適應對壞的適應力罷了。

人的改變往往都是被動改變。

這是危險的。

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講價值網絡時,提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鼠找到一個米缸,每天跳進去吃米,吃飽了再跳出來玩,生活很愉快,直到有一天,它跳進去發現米缸已經快空了,缸口太深,它已經跳不出來了……

道理我們都懂,我們要走出舒適區,可是舒適區總是不易察覺,總有一天會變得危險。

我們的安身立命之地也許就是我們的葬身之地。可是每天都在線性的努力中,常會忽視。

該怎麼辦?

換個視角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會發現自己也許正如身在米缸的老鼠,需要經常審視自己的安樂窩是不是已經在改變,而我們自身需要不需要主動改變。

擁抱變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極難,但如果能及時察覺自己的米缸環境已經變化,在還能跳出來的時候盡力一跳,有出路時變化雖然痛苦,卻是生存的機遇。

我不知道形勢什麼時候會變好,但知道無論在什麼形勢下,“米缸”都有空的一天,在等待春暖花開時,我們還是要行動,個人無外乎還是以下幾點:

1)做好儲備。



平穩的好日子,讓我們預期樂觀,就算是現在,還有大多數人都在盼望著形勢變好,而不是主動求變,生活總是由奢入儉難。

信貸越來越容易,儲蓄越來越難。

身邊已經聽到好幾起小朋友借貸還不起,循環貸款的事了,經濟能力脆弱,現在太多媒體大力吹捧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很多普通人消費不起的,過度透支未來卻成了時尚,真是細思恐極。

米缸消耗得太快,補充跟不上,老鼠都會被餓死。

2)做好備份。

每個職業人都應該有工作之外的收入來源,這是生存能力。

但無論是投資還是找副業,都是極不容易控制尺度的。主業做好已經不易,更不要說無論投資還是副業領域,都有很多專業人還在失敗,但我們可以持續關注,拿出自己的業餘時間做新的技能訓練和學習。

每個職場人都應該建立起備份系統,在主系統出問題時,都應該有Plan B。哪怕Plan B 再差也好過沒有。

自己在的米缸出問題了,還有沒有能力跳出來?

3)做好盤點。

覺察是改變的基礎。要習慣記錄,經常覆盤自己的日常,覺察出自身與環境的關係變化。

必要生存物越少,依賴的東西越少,就越容易主動自由。

自己的能力越多,深度越深,就越容易主動自由。

信息權越大,人脈越廣,掌握的資源對他人越有價值,就越容易主動自由。

…….

只是,你知道自己處在米缸的什麼位置?

4)做好工作

最重要的是,盡力做好手頭的工作,在以上三點沒做好時,我們要盡力讓自己所在的米缸沒那麼快空。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延展職業生命

要學會經常這樣思考

想要持續增長,跨越產品、技術週期,優秀的企業在第一曲線突破破局點後,在極限點到來之前就會開啟第二曲線的探索。但絕大部分企業並沒有在一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功就多無化經營,樣樣都做,但樣樣平平。

職業上也是如此,想要持續發展,跨越行業、年資的限制,優秀的人才在第一曲線突破破局點後,在極限點到來之前也必須開啟第二曲線的探索。

第二曲線的開展,是對內外部形勢有充分清醒全面的認識,又能從原有那些讓你成功、從而你依賴的價值網絡中抽身而出,重新組合能力,投入主要資源,擊破新領域的破局點,才能在第二曲線獲得成功。

但是一個領域的成功已經不易,在跨領域獲得成功更難,所以很多人注意力分散,會成為樣樣都一般般的多面手,主業一般,副業多多,斜槓很多,卻沒有突出的成績,本想做成滿漢全席,卻做成了地攤上的麻辣燙。

所以,我們需要經常思考,現在處在職業的什麼階段,我的工作可以讓我的能力持續發展嗎?我的成長是可持續的嗎?

1、你在職業上已經突破破局點,超越同齡人了嗎?如果沒有,還應該做哪些投入和調整?

2、你是在快速發展階段嗎?這個階段你的資源投入足夠嗎?足夠讓你的第一曲線足夠向上嗎?

3、你到第一曲線的極限點了嗎?你有多少資源用在新的領域上嗎?

4、如果你的職業失速了,你在第二曲線上有沒有投入資源呢?

5、第二曲線有沒有破局呢?如果始終沒有,還能做哪些調整?……..

我們首先需要在第一曲線努力破局、職業上盡力在第一曲線取得了成就,獲得遠超越平均值的回報。

在享受第一曲線美妙的增長的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增長能持續到什麼時候,是自然生理約束?還是已經面臨外部環境的變化?

在這之前就需要重新組合我們的資源,開展第二曲線,都需要有意識地刻意練習每個階段需要的思考方式,聚焦資源於我們優勢的要素,在不同階段取得突破。

願我們都能有昂揚的第一曲線,也能適時開啟職業第二曲線(第二曲線並非只有一次),在我們願望所及,無限延展我們的職業生命,延伸職業成功。(完)

注:景紅,亞洲知名獵頭公司仲望諮詢總經理, Linkedin領英260萬粉絲,Linkedin領英2017最強檔案獎,領英2018年中國最強音得主,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其微信公號:景紅空間(JinghongJoyce);抖音號:景紅說職場


混沌大學創新商學院,30天線下疾速加載創新思維,驅動企業創新增長。全國第6期,報名即將截止。

成年人,請遠離線性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