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可可西里,蒙古語中是指可愛的少女,在藏語中是指青翠的山樑,毗鄰西藏,又與新疆接壤,那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寧靜而美好。

可自從貪婪的人類拖著獵槍,帶著錢袋踏進了可可西里,寧靜不復存在,貪婪與血腥,追擊與逃亡,生存與毀滅,構成了電影中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再看《可可西里》,依舊是窒息般的絕望,影片以一場死亡開始,又以一場死亡結束。

在這個過程中,充斥著獵殺者與守護者的善惡較量,人與自然的抗爭,以及人在絕境中的生存掙扎,但結局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而我們似乎也並不關心,滿是惡意的盜獵者揚長而去,正義的英雄們平靜倒下,那些艱辛的以命相博的較量最終歸於虛無。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這部電影以最殘忍的方式為我們裸呈死亡,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堅韌與脆弱,影片以大量密集的 “死亡”為此註解:

開場靜默的山群裡,一陣槍響打破寧靜,一隻藏羚羊倒地,盜獵者熟練地剝下毛皮,皮肉分離的聲音清晰扎耳,接著又一聲槍 響 ,一位巡山隊員像中槍的羊一樣倒下。追逃途中有人受傷,有人死亡,極度缺氧的高原,死亡無聲無息的逼近,隨時被流沙吞沒的危險,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物短缺,大雪封山,追擊者和逃亡者面對共同的絕境,所有的一切在那一刻彷彿都被荒漠吞噬。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我們也看到了更堅毅不屈的東西,那是來自於理想主義者的信仰,日泰領導的這個隊伍沒有編制,沒有官方支持,沒有資金,沒有物資,越是如此,理想主義的光芒就越明亮,他們之中有孤身一人獨守荒涼高寒地區長達三年的隊員,有拿走三陪女友的錢去實踐保護藏羚羊理想的劉棟,而日泰,更是近乎固執和決絕的理想主義者,他的全部堅實的意志和狂熱的激 情都傾注在自己的理想上,困境前未退縮,槍口下未屈服,在電影中,我們無比渴望一個英雄的誕生,日泰正是電影中極接近於英雄的形象。

據說,電影原本的劇本安排了一場激烈的槍戰,將所有積蓄的壓力和壓抑都釋放成一場暴力。可臨拍之時,換成了現在的情節。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導演陸川在接受採訪時說:

絕大部分理想主義者都是沒有善終的,因為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 ,他倒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定是像羊一樣被人幹掉。現實就是現實,不夠激烈,沒有拔槍對射,理想主義者也是普通人,沒有三頭六臂,只能是頹然倒下,倒在事業未竟之時,倒的普普通通,毫無悲壯和英雄氣概。

確實,英雄主義向來是理想化的,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將理想主義完整的暴露在沉重的現實之下,為我們呈現了一曲無比真實的悲歌。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正如陸川所說,日泰沒有像我們所期待的英雄一樣取得勝利,在電影末尾,所有隊員死傷殆盡,在耗盡給養之後 ,隊長日泰看見了盜獵者的隊伍,盜獵者也看到了筋疲力盡的日泰和記者,這場漫長的較量嘎然而止於槍響的剎那,日泰倒下 ,蜷縮 ,抽搐,然後歸於寂靜,沒有任何預兆,作為電影的主角,一個英雄團體的領袖,他的死亡沒有任何的渲染, 甚至沒有襯托,就像缺乏情節的真實生活一樣。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日泰也像羊一樣倒下,鏡頭由近至遠,鏡頭微顫卻讓人覺得畫面靜止,這種直白而冷漠的敘述方式讓人不寒而慄。

劉棟的死也是如此,世界一片空寂,劉棟陷入流沙 ,漸漸深入下陷,在一片荒漠之中,死亡像是一個巨大的吸盤,那種力量無比可怕,無法觸碰不可阻擋,只有最真實的絕望。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電影的另一個讓人記憶深刻之處,就在於它的真實,出於對藝術的嚴肅思考,影片以最平靜的畫面保證了生活的原始狀態,高原上人們青灰的臉,滿是泥土和冰雪印記的手,破爛不堪的棉衣,生計的窘迫和無奈,時隔多年,再看這些畫面,依然動人。

回頭再看整部電影,更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生命歷程,它關於現實,關於理想,關於死亡。

一個英雄的死亡,會有無數謳歌,而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死亡,卻無比平靜。

《可可西里》:豆瓣8.8分,給理想主義者的一曲悲歌!

影片最後,在日泰的屍體旁,沒有嚎啕的哭聲,沒有煽情的背景音樂,喇嘛一邊默誦經文,一邊擦拭身體,然後蓋上白布。

彷彿一切戛然而止,又好像有一種東西,向死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