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投資再得一分 “蘑菇街“上市掀起互聯網年末小高潮

近日,快被大眾遺忘的“蘑菇街“正式在美上市。有人說這是蘑菇街的翻身之舉,有人說這是其”最後的掙扎“,但這最終的背後其實是騰訊佈局電商一塊有力板塊。

騰訊投資再得一分 “蘑菇街“上市掀起互聯網年末小高潮

進軍的蘑菇街

資料顯示,蘑菇街於2011年上線,2016年與美麗說合並,在合併前的2015年蘑菇街就有了上市的目標,而此時的美麗說也在謀求上市,無奈局勢後來急轉直下,二者轉而合併謀求上市。作為一家專注於女性購物的平臺,蘑菇街為女孩們提供衣服,箱包,配飾和美妝等多個商品。同時蘑菇街在2013年開始轉型為社會化電商平臺,支持社交分享屬性。

儘管蘑菇街連年虧損,但其依然佔據著不少的用戶群體。根據蘑菇街這次遞交的IPO申請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蘑菇街平臺上月度移動端活躍用戶為6260萬,主要為年齡在15至3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同時,蘑菇街有著不錯的商業佈局,除了電商,在消費分期上,有基於蘑菇街內場景的“白付美”;在融資產品上,有引流借款產品“美麗借”等。

背後是騰訊電商的野望

翻開蘑菇街的投資佔比不難發現,公司主要股東中,騰訊佔股比例最大達18%,其後是CEO陳琪達11.9%,後續依次為高瓴資本10.2%,摯信資本 8.2%,貝塔斯曼 8.2%,平安創新 6.3%,啟明創投 6.3%,紅杉資本 4.6%。作為騰訊系旗下時尚電商平臺,蘑菇街有微信小程序流量等騰訊生態內資源的支持,這無疑在透露出,騰訊對於蘑菇街的電商層面寄託。

微信流量、小程序的貢獻日益顯著。微信小程序對蘑菇街總GMV的貢獻率由2018財年的17.8%增加至2019年財年上半年的31.1%。儘管如此,蘑菇街仍然面臨盈利,用戶放緩,同質化等多方面的考驗。但騰訊從未對蘑菇街放棄過,持續不斷的流量接口引入,蘑菇街如同在暖床之上成長。

不僅是蘑菇街,騰訊對京東,拼多多的“流量“照顧也是非常積極,不難看出騰訊雖自己不做電商,但是對於電商的投資關注不斷,也證明其電商之夢一直沒有”破碎“,蘑菇街的上市便可以證明騰訊電商投資再得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