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小時候愛看《動物世界》,曾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野生動物都有護食的反應,如果你讓它感受到有搶奪它食物的威脅,出於保護食物的本能,它會主動向你發出進攻。但豢養的寵物則不會。以貓為例,即使你將家貓的貓糧全部端走它也不會向你發出攻擊。

同樣的物種面對同樣的處境為什麼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呢?歸根結底還是它們的成長環境造成的。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出於食物分配和同類競爭的因素,野外的一片區域內通常只能存在一個獵食者。例如貓科動物除了獅子外大部分都是獨居的。所以野生獵食者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被母親趕出去獨立生存。

在一切只能依靠自己的獨立求生過程中,野生動物會成長得非常快。殘酷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適者生存的法則讓它們的心智早早成熟,懂得在任何環境下保護自己,在遭受威脅或挑戰時也能發起攻擊。

而家養的寵物從出生起就衣食無憂,它們的主人會將它們照顧保護得非常好。還是以家貓為例吧,對它們而言,飼養人從母親換成了人類,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甚至會得到更加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家貓不論年齡有多大,心態都屬於幼貓心態。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放眼社會,現在成長環境與家養寵物類似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從小家境即便不算優渥,也能為他們遮風擋雨,從小在家長的庇護下長大,很少受到較大的挫折打擊。

離開象牙塔後,對很大一部分人而言,找工作是沒有太大難度的。或許有親友介紹,或許可以通過校園招聘,無憂無慮的生活依然繼續著,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從學校—家庭的兩點一線變成了公司—家庭的兩點一線。

再後來,他們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富足的家庭條件和父母細緻入微的關懷讓他們的生活依然保持著一帆風順。雙方父輩都會自覺地承擔帶娃的工作,他們需要做的依然只是上班賺錢,一如當年的讀書考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這樣的人生風調雨順,他們從來不需為基本生理需求而拼死拼活,也不曾經歷大風大浪。當然,他們在這樣的順境中也並非好吃懶做不求上進。在這裡完全沒有批判他們的意思。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大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業績,得到上司的賞識,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越過越好。

他們始終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付出大部分都能收穫成果。而現實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很多後都未必可以有所收穫。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但我們周圍也有很多人沒有這麼幸運。相比而言,他們更像是在野外獨立求生的野生動物。

他們沒有上述那樣富足優渥的家庭環境,在同齡人專心學習、參加各種課外興趣班時,他們已經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每天要先解決家庭的溫飽問題後才能抽出時間來學習功課。

他們中有的人來自單親家庭、有的遭受著重男輕女思想帶來的不公正待遇,出於各種原因,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心態上要比同齡人成熟得多。

在高考等影響人生的重大考試中,他們沒有任何加分才藝,每天熬夜完成功課的他們在成績上也遠不及那些請了家教參加了補習班的同齡人。他們知道,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可是他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從中殺出一條血路。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因為那些比他們有錢、天生就比他們聰慧的同齡人也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們可以在家庭的庇護下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同樣也很努力,而且還是不需要負擔家庭、心無旁騖地努力。

走出象牙塔後,他們沒有關係也沒有靠山,也沒有重點大學畢業證與高學歷加持,生活的磨礪迫使他們過早成熟,他們比同齡人更明白生存的艱辛,但這有什麼用呢?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已然拉開,現實真的太殘酷了。

一邊是多才多藝家庭美滿躊躇滿志又有各種才藝與名譽傍身的熱情單純高材生,一邊是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看透了世態炎涼性格孤僻冷漠的沒有任何才藝的普通畢業生,換做你是HR,你會選擇誰?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龜兔賽跑的寓言大家耳熟能詳,如果敏捷的兔子在途中沒有驕傲沒有睡覺,那麼烏龜還有贏的可能嗎?

而事實就是,看過了那一場比賽的兔子,都對比賽結果感慨不已,兔子們代代口口相傳,引以為戒。天生善跑的兔子再也不會在賽跑的過程中睡覺了,勤勉的烏龜們,再也沒有取勝的機會了。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有一個概念叫做馬太效應:指的是社會及自然界的兩極分化現象。富的會更富,窮的會更窮以及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多少勤勉的烏龜拼盡所有來抵抗馬太效應,他們要用自己的一生來彌補起跑線的差距,但即便是這樣也他們中的大部分也很難掙脫社會和環境的桎梏。逆襲,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

可是即便這樣,我們也不能放棄一切逆天改命的機會。我們的努力即使不能讓自己超越別人,也可以儘量讓自己更優秀,讓我們的後代能夠比我們當年擁有更多一點的資源。

既然命中註定我們無人豢養、生活在殘酷的野外,那我們就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絕不親自斬斷自己人生的任何可能。

家境不好的孩子更不能自暴自棄,不論如何,奮力拼搏後的自己總會比不曾努力過的自己距離夢想更接近!

馬太效應:若兔子們都不再貪睡,烏龜們還有贏得比賽的機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