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市場因為一個80歲老人我買了他的菜,可是他兒媳婦卻缺斤少兩

在菜市場因為一個80歲老人我買了他的菜,可是他兒媳婦卻缺斤少兩

“有的時候,你的善良並不能換回善良”

01

從小,父母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善良。

雖然沒有養成一副菩薩心腸,但是從小看到街上衣衫襤褸的要飯的都會從口袋裡五六塊零花錢拿出一兩塊給他們。

直到上初中跟一個同學去逛街被制止,說她家有個鄰居一人討飯做起了三層小樓,養活著一家子人的生活呢。

自那之後,我只給殘疾人錢。

直到一個下雨天我給一個沒有腿的殘疾人撐傘讓他到路旁躲雨,他趁走路的間隙跟我說有人看著他,他討到的錢他也拿不到。

後來我也知道了出門帶粉筆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好。

02

後來我也與大多數人一樣看到乞討的人便視而不見。

但即使如此,在冬夜的寒夜看到賣烤紅薯的依然會多買一點,在菜市場看到在角落賣著自己種的青菜的老婆婆也會買她們的。

我想我們做不到盲目善良,但卻能選擇給這些靠自己努力生活的人一點尊重。

在菜市場因為一個80歲老人我買了他的菜,可是他兒媳婦卻缺斤少兩

03

有一次買菜在菜市場看到一位80來歲的老爺爺在角落剝著毛豆,臨時決定買一點毛豆,便問老大爺這毛豆多少錢一斤。

老大爺已經有些耳朵不靈敏,口齒不清晰,轉頭問不遠處的婦人,原來他不是老闆。

那婦人給我報了一個比市場價高的價格,我想可能是因為我不是本地人,而且看起來並不經常買菜,我說稱一點吧。

婦人拿著老大爺剝好的豆子往袋子裡倒,我說可以了,婦人依然倒著,說不多呢。

稱了回家,我媽一貫不喜歡我買反季節的菜,說又貴又不好。

因為來這不久,她說要摸清這個菜市場誰是良心賣家,所以最近買的菜都會過下稱。

我媽說:少了2兩。讓我告訴她哪家買的,下次不去他家了。

在菜市場因為一個80歲老人我買了他的菜,可是他兒媳婦卻缺斤少兩

善良這種東西即使社會再多欺騙我們也該保持心底的一份良善之意。

即使有的時候我們的善良並不一定能換來別人的善良。

只是,被不同等對待的善良就應該像我媽說的一樣,下次再也不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