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你的導師比你還年輕!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近日,“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火了!

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作為一名“95後”,侯濤剛可以說走在了大部分同齡人的前面,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副教授。很多網友感慨,這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甚至還有網友留言,父母有開育兒課嗎?我想報名......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侯濤剛是北航2012級機械學院本科生,2016級直博生,入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博士生班,師從長江學者王田苗教授。

侯濤剛曾在大一時就獲得馮如杯一等獎,有了保研資格,他還是日本筑波大學交換留學生,擔任北航本科生國際視野拓展團副團長,全國優秀大學生獎勵計劃優秀學生標兵。

侯濤剛的研究成果曾被《新華文摘》作為封面錄用,並被北航研究生院官網首頁及北航機械學院、高等理工學院報道。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他也是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獎章、北航年度人物-創新表率之星、寶鋼教育獎優秀學生獎獲得者……

榮譽不止於此,侯濤剛在高博班在讀期間發表一作論文9篇,成果被中國青年報、IEEE SPECTRUM等多家媒體報道。侯濤剛還曾創辦ISET智慧農業科技及北航機器人協會,獲北京市優秀創業團隊。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確實特別優秀,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瞭解侯濤剛的老師評價道。據瞭解,近幾年,高博班也有和侯濤剛一樣年輕的博士畢業生,但剛畢業就當上高校副教授的只有侯濤剛。

作為一名“95後”青年學者,侯濤剛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機器人。

雖說與機器人結緣是從大一的馮如杯開始,但這樣的動手能力和興趣愛好,是從小開始的。

侯濤剛回憶,自己從小就特別喜歡玩玩具,什麼遙控車,小飛機,尤其是四驅車。

當時,侯濤剛不知怎麼搗鼓就get了修四驅車的技能。

小夥伴們有要修的都找他修,再加上爸媽又給他買了專用跑道,大家也都想去他家玩,一來二去,他就儼然成為了四驅車的頭頭。

到中學時,他開始各種改裝組裝玩具了,做這些事情,還離不開父親的支持。父親在建材廠上班,當自己沒有工具時,父親就會幫他在廠里加工一些東西,改裝一些結構。從小,他的動手能力就培養了起來。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後來,他開始玩“穿越火線”,甚至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態,成績一下子從班裡前一兩名到了倒數第幾名。

侯濤剛回憶:那時候爸媽就啥都不讓我玩了,包括做的那些遙控玩具。於是在高二時他又奮發圖強了一下,成績又從全部倒數第幾名到全班前幾名。

之所以如此優秀,也離不開他父母對他的支持與“管束”。

查詢發現,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工作部主辦的微信公眾號“微言航語”曾在今年1月刊文《航者榮耀·專訪 | “2019北航榜樣”創新表率之星——侯濤剛》,其中介紹:侯濤剛直博3年期間已發表第一作者論文7篇(封面2篇),所設計的智能機器人共計申請專利11項,並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覽。
他是ISET機器人輔助智慧農業科技創始人,帶領團隊設計的機器人輔助智慧農業生產流水線系統已經在順義花卉生產基地投入試運行,並獲得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三等獎。北航啟先杯全校性機器人競賽創始人。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談及學習經驗,他覺得自己成功秘訣大概是自律、自信和堅持。

首先自律這一方面,我認為自己做的還不錯。高中時代我有時會打遊戲,但是到了大學,我就完全不接觸遊戲了。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此外,我還堅持每段時間打籃球,通過運動放鬆自己。其次自信也非常重要,在某一段時間內,我因為做馮如杯項目耽誤了整整兩週的課程。在考期到來的時候,我相信自己能夠把學業補回來,於是我天天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向學霸大佬請教問題,自己也不斷刷題,最後考試成績也算不錯。

最後堅持這一方面我覺得非常重要,就像我堅持做項目,堅持在考期之前瘋狂補習,這都是堅持帶給我的好處,一個人如果想做一件事情,半途而廢是最大的敵人。”
侯濤剛還介紹:“此外,我覺得能合理分配時間也算一個很好的品質,把自己的每天行程安排妥當,把每一寸光陰都利用起來,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率。”

除了自律和堅持,侯濤剛認為學習效率是最重要的,他曾在大四半年就掌握了日語這門語言,而且在日本學習交流結束之際他還用日語進行了答辯,身邊的很多日本同學都感到不可思議。

這種速度談得上速成,他從兩個方面分享了方法和心得。一是強輸入,每天自學2-3小時。“當時去日本時連50音圖都不會,為了便於跟日本學者交流,便決定自學那本黃皮書《新標準日本語》,從早上到晚上只要一有時間,實驗室活幹完了,就一直學、背和聽。”

二是創造氛圍——耳濡目染的日語環境,以及實踐。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在日常生活中用日語交流,比如,去想吃什麼、去哪裡玩、今天天氣怎麼樣……在第4個月時,基本上就能聽懂實驗室裡的討論了。

最後一個月決定用日語答辯後就開始惡補日語,日常交流時也幾乎不用英語了。

正所謂,真正優秀的人,都擅長時間管理。同樣是一天24小時,人與人的差距在於如何充分利用這段時間

沒有所謂的天才,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學會成為時間的主人,在每分每秒中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就能擁有改變人生的力量。


學習和科研之外,侯濤剛還有一點特別讓人欽佩。他和妻子的愛情長跑持續了10年。也就是說從高中開始他便開始與女朋友相處,10年時間不離不棄,最終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個真正能兼顧學習、感情、科研的勵志學霸。

作為北航的優秀學子,小編找到了侯濤剛在去年的採訪中對學弟學妹們的寄語:

1、珍惜在北航的的時間,北航是一個非常好的的平臺,提供了這麼多的競賽機會。獎學金很多、可以覆蓋自己的很多費用,以便於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

2、學會感恩,感謝北航創造的平臺與機會,也要通過自身努力去利用平臺,利用資源。

3、明確對未來的規劃,及早作出規劃,為自己的發展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在之後面對問題和選擇時就會變得遊刃有餘。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曾沉迷遊戲成績倒數

對於未來工作,他覺得:

“科研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有的人可能天資聰穎,所以他們走得很快,但有的人苦苦追尋,不得其解。但最後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堅持自我,不懈努力的人。如果能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不放棄,總是會成功的。

此外,還有變通的精神,這與堅持並不矛盾。就像我之前的課題,我確定了很多的方向,但是這些方向綜合起來使得問題極為複雜,於是我把問題專門沿著一個方向進擊,最終在這個方向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就,我覺得這樣變通一下會更加的好。

侯濤剛說,他會潛心工作,做出成績後再回應公眾關切。

最後,讓我們祝侯博士新婚快樂!事業蒸蒸日上!

——END——

來源:本文綜合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量子位(ID:QbitAI)、澎湃新聞、微言航語(ID:buaaxsc)、新京報、機器人大講堂 等

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