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何为敏感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在连续的,多个短暂的期间内,对某些知识或技巧有着强烈的兴趣,会不断反复来做,对其它的东西却完全不搭理。

孩子0-9岁(特别是前6年)是由多个敏感期组成的,其中某些行为还会有显著的“招人烦”特点。

懂了这些关键时期,妈妈们完全不用焦虑紧张,用轻松的心态陪孩子度过,加以合理利用,还能激发他的不少潜能哦。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宝宝的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表现愈发明显,很多新手宝妈不知道孩子对于空间敏感期的表现有哪些,今天跟大家简单分享下关于空间敏感期的孩子,主要有哪些表现呢?

主要表现

循环单一动作

孩子最初的空间概念表现为对某种物体循环单一的动作,比如喜欢把一个玩具放到高处,然后再推下来,如此反复循环,感受到空间变化的乐趣,这时,家长可不必打扰。

里外来回动

如果发现孩子在里外来回的动,即这边进去,另外一头出来,这时说明孩子已经具备有里外的空间概念了,一般1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具备,且乐此不疲地重复。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玩积木类玩具

积木垒高,孩子将积木不断垒高,倒了又捡起来继续堆积,且不厌其烦地重复,推倒再垒高,这个阶段是孩子空间智能发育的关键所在,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可忽视不打扰他玩耍。

喜欢躲猫猫游戏

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喜欢躲猫猫、钻桌子、柜子或其他地方隐藏起来的游戏,孩子已经具备基本的空间意识,这是可以理解的。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爬上爬下

孩子再大一点会对爬上爬下感兴趣,比如爬桌子、窗户、床或游乐园的运动器材等,这些都是孩子在通过身体对空间的把握学习过程。

跳跃运动

孩子经历了爬高阶段后,孩子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开始尝试进一步的挑战和体验,跳跃式的活动便是一种选择,这时孩子的空间感会越来越强,把握也会越来越准。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如何帮助宝宝平安渡过?

空间敏感期指孩子对物体空间的感知度提高,但这种敏感度会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这也是孩子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体验。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发现孩子处于一种危险的环境,就会立马制止他,其实,如何正确帮助宝宝度过这段空间敏感期,可以从以下一些建议去参考。

排除高危险因素

这里的高危险因素是指孩子活动的范围不存在有触电、坠楼、溺水、锋利器具等危险物品,如果孩子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家长可不必马上帮助他,可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如果总是强化孩子危险意识,则会破坏他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

语言教导

平时与孩子沟通时,可以用一些空间性的词语来教导他,比如前面、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远近高低等,让孩子了解物体间的空间关系,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合理利用家庭环境

家长可以合理利用家里环境进行一些小游戏,比如跟孩子玩一些躲猫猫游戏,让孩子钻到桌子底下、藏在衣柜里等,也可以给孩子搭建一些房子类的玩具屋子。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条件允许的家长可以偶尔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探索活动,比如攀岩、树林探险,密室逃脱等,锻炼孩子的空间方向感,提高空间意识能力,对外在世界多一份勇气。

宝宝“招人烦”时期,空间敏感期

放平心态

虽然说是帮助宝宝度过空间敏感期,其实家长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观念,不用凡是自认为危险的事就阻止宝宝,也许有的孩子经历一次后,能激发其他的潜在能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