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用真心真情真幹去詮釋駐村風采

劉凱,平輿縣高楊店鎮張胡營村人,2003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駐馬店市財政局工作,2017年10月被市財政局派駐到高楊店鎮中高社區任第一書記。

駐村後,劉凱將扶貧攻堅擺在自己駐村工作的首位,首先為中高各自然村修了路,安裝了路燈,建設了光伏發電站,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村衛生室等。平日經常到貧困戶家探訪,及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以便制定有針對性的扶貧方案,做到精準扶貧。他從一點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用真心贏得貧困戶的信任、用真情重塑貧困戶的脫貧信心、用真幹幫助中高社區走向小康。

53歲的高文閣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兒子一起生活,提起劉凱書記,滿臉激動。他說以前家裡窮的都揭不開鍋,現在國家政策好了,有了扶貧。劉凱書記來了以後,幫助搞養殖,建房子了,也讓自己對以後的生活有了信心。

走在春耕奮進的田間的頭,提起劉凱,正在忙碌的村民楊振偉更是滿滿感激。楊振偉腦瘤術後,眼睛看不清楚,劉凱協助他建蔬菜大棚,鼓勵他自我發展,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自己的雙手換取幸福生活,使楊振偉成了第一批脫貧戶。

中高社區目前已經脫貧78戶213人,剩餘貧困戶11戶16人,2019年貧困發生率降至0.36%。

高楊店鎮中高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學軍說,自從市財政局對中高結對幫扶開始,中高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幾年下來,中高新蓋了村室,修了路,整治了村裡的環境,安裝了路燈,這些翻天地覆地變化,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有了顯著的提升。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在市局堅強後盾的支持下,經過劉凱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努力,全村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隨著各個項目的實施和各種政策的落實,使群眾更加堅信,中高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如今的中高社區,集體經濟項目有六個,年收入30多萬元。特別是去年入駐了揚瑞戶外休閒生產項目扶貧車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多萬元,不僅帶動本村貧困戶的收入,也帶動了周邊村委貧困人員到扶貧廠房就業。

劉凱常說,農村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是每當為群眾辦一件實事,解決一個難題時,他心裡感覺很踏實,也很欣慰。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依託村辣椒種植項目和扶貧廠房項目,帶領群眾真正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7年10月,劉凱到中高村委任第一書記時,他來到了母校高楊店鎮一中,當時正在組織學生軍訓,突然一名教官腳下踩了一個石子,一下就滑到了,鮮血從膝蓋和兩肘流了出來。有的學生看到自己的教官受傷都流淚了,劉凱書記趕緊過來,查看傷情後,他回頭審視了一下學校操場,坑坑窪窪,都是石子,這樣的操場怎麼能保證學生的活動安全呢?

劉凱回到住處後,立即行動起來,開始與市財政局領導聯繫溝通,寫報告請示,終於為鎮一中爭取了近100萬元的塑膠操場項目,2019年春開始立項,9月份資金到位,10月份開始施工。2020年元月,一座嶄新的塑膠操場最終竣工。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劉凱義不容辭,踴躍報名,勇於擔當,在平輿縣高楊店鎮中高村委值勤點擔任卡點負責人,疫情期間他積極衝鋒,戰鬥在抗疫一線,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同時,他還下到各村,利用喇叭進行防疫、抗疫宣傳,組織、管理、引導好百姓抗疫工作。

駐村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是劉凱覺得駐村工作與快樂同行、與成就感同在,每當為群眾辦了一件實事,為群眾解決了一個難題,心情無以言表。但是每當看到村裡還有一些路沒有修,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學、一些群眾被大病困擾、一些群眾難以找到脫貧致富之路,心情頓感無比沉重,也更加堅定了他為群眾幹事的信心,認準了農村工作這條路,就無怨無悔走下去,這裡還有很多任務和使命需要他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