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從劉邦、韓信逐鹿天下到張騫出使西域,從劉備曹操漢中爭霸到諸葛亮漢中屯兵北伐中原。漢中這塊“棧閣北來連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的戰略要地,曾演繹了許多驚天動地的英雄故事。作為大漢民族的漢人老家,漢中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而在漢中勉縣又有一段歷史,來諸葛街景區聆聽這段歷史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接下來讓我們跟隨街仔,回到三國時期的沔陽(今勉縣),看看當時的諸葛亮先生與沔陽(今勉縣)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公元229年十二月

諸葛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

築漢城於沔陽,築樂城於成固(今城固)。

——《資治通鑑》卷七十一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據史書記載“蜀漢建興五年(227),丞相諸葛亮上《出師表》,出屯漢中,以此地為根據地,演武耕戰,勸士休農,創制木牛流馬,八年間,先後六次出兵伐魏(史稱“六出祁山”)。”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諸葛亮自建興五年至十二年(227~234),在漢中主持北伐曹魏,前後歷時八年。諸葛亮率軍來到漢中,屯軍於沔陽(今勉縣),“營沔北、陽平、石馬”(今勉縣的漢江以北、老城鎮至舊州鋪一帶)。建興七年(229)冬,諸葛亮又將行轅相府從漢江北遷到了“南山下原上”(今定軍山下武侯坪)。在八年的北伐戰爭中,漢中始終是蜀漢具有戰略意義的前線基地,而勉縣則是諸葛亮北伐的行轅相府和蜀軍屯集的重地。所以諸葛亮在漢中八年,竭力經營勉縣,使勉縣成為當時北伐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諸葛亮六次北伐,勉縣一直是其行轅相府和軍隊攻守重鎮。蜀建興六年(228)一月諸葛亮開始第一次北伐,他棄取魏延進軍子午道的建議,自率蜀軍主力六萬多人,自漢中出沔陽陽平關向隴右祁山進軍。一路勢如破竹,後因街亭失守,退回漢中。蜀建興六年(228)十二月,諸葛亮率數萬軍隊二次北伐,從沔陽出發,走故道直抵雙石(今鳳縣雙石鋪),向大散關進兵,襲魏陳倉。並在撤回漢中途中斬殺魏將王雙。戰後諸葛亮在沔水北築漢城,以御魏軍從故道來犯。建興九年(231)二月,在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為解決軍糧運輸困難,命蒲元在沔陽黃沙試製木牛、流馬,改進運糧工具。以解決糧草不濟的問題。234年八月,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途中病逝,部下依據其遺言將其歸葬於勉縣定軍山下。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諸葛亮數次北伐雖戰果寥寥,但只能堅持,不止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到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逝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而諸葛亮雖無法平定中原,卻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來這裡追尋諸葛亮與“沔陽”的故事,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穿越

體驗漢家文化,演繹三國風煙。

想聽更多的三國故事,

來諸葛街景區,還你一個三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