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爺爺從小就告訴我,他永遠不會忘記在喝水的時候挖井。”這是革命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歌詞。這首歌不僅告訴我們來之不易的革命勝利,讓我們學會珍惜,也讓我們意識到喝一口甜井水是一種奢侈。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中國的古文明是依靠黃河山谷發展起來的。古巴比倫文明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的,古印度也是受印度河和恆河的滋潤,古埃及則是有尼羅河。可以說,如果沒有充足的水源,就不會出現繁盛的文化。

井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為了生存和繁衍,他們在地下深處發現了水,但是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時候,人們通常在挖完井後會把兩隻烏龜放進井裡,這是為何?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在封建時代,人們大多迷信,民間傳說中有四種神話生物: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其中玄武又稱玄明、龜蛇,是由龜和蛇組成的神靈。玄武掌管五行中的水,位於八卦中的觀音位置,象徵著四象中的老殷和四季中的冬天。

在古一代神話中,玄武是水神,住在北海。它是長壽的象徵,也被稱為北方之神。總之,海龜與水有著無數未知的聯繫。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據《禮記》記載,玄武,烏龜也是,烏龜有盔甲並且能抵禦侵略。在古時代,龜甲是一種重要的占卜工具,古人把兩隻烏龜放到水井裡,希望用他們“水神”的身份來“封井”,希望得到神的保護,得到和平。其次,烏龜是長壽的象徵。古人敏不僅希望井水能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希望祈禱長壽。

此外,古人把龜放在井水中紀念大禹的父親,在堯帝統治期間,發生了一場大洪水,堯帝派鯀去治理洪水。然而鯀採取了“阻水方法”,即包圍、追逐和攔截水,並修建攔水大壩。然而,洪水變得越來越嚴重,大壩也被摧毀,堯帝大怒,處死了鯀。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然而,鯀是一個關心人民的人,儘管他沒能控制住洪水,但他一直守護著人們,因為他沉迷於“玄武”。所以古人在井裡放涼兩隻烏龜來紀念他。

不過古時候人們在井裡放龜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們挖完井後沒有測量水質的儀器,所以放兩隻烏龜來判斷井水是否乾淨,如果烏龜活得很好,那井水就可以放心飲用。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烏龜壽命很長,很容易生活,放置烏龜不僅可以避免反覆投擲生物的麻煩,還可以隨時發現是否有人破壞井水。人類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有很大的生存潛力。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用動物的倒影來尋求好運和躲避邪惡。畢竟,動物能夠感知人類無法感知的自然現象。放進井裡的烏龜深深地反映了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讓人佩服。也正是因為古人的智慧,才讓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傳承至今,

古人的智慧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也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去發掘的,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想要學習古人的智慧首先要對我們的文化有所瞭解,5000年的文明傳承至今不得不說是一個傳奇,而身處傳奇當中的我們,對於傳奇伊始以及傳奇是如何成為傳奇,又怎麼會無動於衷?

所以在此我建議大家多去學習一下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體驗一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樣性,多去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比如這本《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就非常好。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1961年,61歲的王力先生,時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教授《古代文學》一課。為了避免晦澀難懂,在課本前寫了兩章通識(基礎知識),作為講義,沒想到因為通俗易懂、旁徵博引,被學生喜愛。

遂出成書,叫做《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此後60年,修訂4次,再版數十次,成為各大高校歷史、文學、語言學的入門教材。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第一感受,全面。274頁,不算薄,但也不算厚,可目錄羅列很多。天文、曆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飲食、衣物14章,無所不包。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但看看書名,常識,是值得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這樣的知識並不多。14章,王力先生從14個不同的角度講述古代文化,希望給讀者建立起一個全面、立體的古代中國。

古人挖完井之後,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雖然章節多、篇幅少,但在王力先生的筆下,以點及面,由一及萬,寥寥幾句便把事情講得無比清晰。

整個過程“原來如此”“竟然是這樣”的驚歎,連綿不絕,如果你對中華文化也很感興趣的話,就點擊下方購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