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譚木匠:年入3億不打折變賣點,上市十年市值增長124%大方分紅8億

做生意,不一定要追趕潮流,老乾媽遠銷歐美,做醬油的海天味業市值超過房產界大佬萬科,都是“悶聲發財”的典型。

一把不起眼的梳子,也被做出大生意,這就是“譚木匠”。

別家的梳子,售價一般在十幾元左右,譚木匠的梳子動輒賣到100多元,最高能達1000元。靠著賣梳子,譚木匠一年能營收三個多億,更成為全世界唯一賣梳子上市的公司,令人驚歎。

如此彪悍的譚木匠,背後站著創始人譚傳華。

1957年,譚傳華出生於重慶開縣,18歲,因為炸魚發生意外,他失去右手手腕以下部分,成為殘疾人。他當過老師,也曾下海經商,都沒有闖出名堂。1993年,他瞅準機會,在一個廢棄的種豬場建廠,創立“譚木匠”。

兩年後,譚傳華髮現有15萬把質量不合格的木梳,批發商出價30萬元購買,他果斷拒絕,全部用火燒掉。

依靠對品質的要求與多年的深耕,譚木匠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形成深厚的品牌力。

這給譚傳華帶來了更多自信與底氣。他公開說,譚木匠從不打折,標價100元就賣100元。最初,有人在店裡摔過梳子,怒懟:“這麼一個破玩意兒,還不打折!”譚傳華不為所動,依然“堅持不打折”。

分析起來,譚木匠之所以不打折,除了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中高端木梳、牛角梳、禮品梳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和品牌知名度。

如今,“不打折”反而成為譚木匠的一大賣點。

2009年12月29日,譚木匠在香港上市。有了資本的加持,譚木匠的體量得以擴展,截至2019年底,譚木匠在國內開出1242家加盟店。

更重要的是,譚木匠善於借力電商賣梳子。

據媒體報道,2019年,譚木匠天貓旗艦店銷售額8240萬,銷售佔比達71.3%,同比增長23.6%。去年618期間,譚木匠設置“自私一把”的話題,銷售額同比增長84%。

業務蓬勃發展,但譚木匠卻特別務實,沒有走激進擴張的道路。譚木匠上市之初募集的1.16億港元,到現在,仍然沒有用完。

譚傳華坦承:“譚木匠就是一個老實的大傻瓜公司。一夜暴富的人是不會再靜下心來做好一把梳子的。”

不難看出,譚傳華最為看重的,不是資本運作,不是一夜暴富,是做好產品。他的這一策略,也得到市場的認可,自上市以來,譚木匠業績波動不大,市值卻增長了124%,達10.35億港元。

市值穩步增長,譚傳華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方分紅。從2009至2016年度,譚木匠分紅率約50%,2017年度、2018年度更是由於特別股息的增加,分紅率達到105.91%和98.67%。

自上市以來,譚木匠累計分紅超過8億港元。2019年末,譚木匠一連發兩次股息,兩次派發的股息總額加起來達到2.1億港元,甚至超過了這一年的淨利潤。

為何譚傳華敢於“撒錢”?歸根到底,是因為譚木匠有質量和品牌支撐,有穩定的現金流滿足公司發展。

抓住了本質,很有可能會贏得未來。譚傳華直言:“譚木匠的目標不是成為世界500強,而是存在世界上500年。”

本文源自華商韜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