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陡峭荒山綻放出的甜蜜事業

蜜蜂養殖,陡峭荒山綻放出的甜蜜事業

我是在2018年“扶貧日”上海徐彙區體育館的展銷會上認識的高玉凡,樸實的祿勸小夥子正在為打碎了四分之三的陶瓷罐裝蜂蜜而發愁。我如同到其他扶貧展臺一樣,沒有告訴他身份購買了幾瓶蜂蜜,一方面是想幫助他開張,另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蜂蜜的品質。

當高玉凡得知我的身份後,告訴我他是貸款進行的蜜蜂養殖,由於貸款沒有及時還清被限制消費,不能坐飛機,只能自己開車兩天兩夜到上海來參加展銷會。本來指望這批蜂蜜賣出去還貸款,沒想到發生了物流事故,讓自己一籌莫展。

我立刻幫助他聯繫了展銷會的經辦方,商議在物流方面能否給予適當補償。之後,我又向他討教了一些關於中華土蜂蜜的產品特點、養殖技巧和市場價格。當得知他可以給老百姓將近15%的年收益時,我心中開始萌生了對蜜蜂養殖的興趣。

2018年底,99%都是荒山的舍塊鄉完成了整鄉搬遷,很多鄉鎮的老百姓也陸續搬出了大山。區裡的主要領導問我,發展什麼產業可以不怕荒山的陡峭,又不需要大量的勞力呢?這時候,我想到了中華土蜂養殖。

為此,我邀請高玉凡到東川區的舍塊鄉、銅都街道、因民鎮、紅土地鎮等地去考察,看看有沒有適合中華土蜂生長的花源地。小夥子和東川農業局的幹部跑了整整三天,最終遴選了三塊可以養殖中華土蜂的荒山。

2019年,我們投入300萬元採購1500窩中華土蜂,其中銅都街道磨盤村、因民鎮槽子街村、舍塊鄉團結村各養殖500箱,通過招標由企業提供養殖技術,採取訂單保底收購,當年收益就惠及貧困戶860戶3010人。

蜜蜂養殖,陡峭荒山綻放出的甜蜜事業

這是一項甜蜜的事業,希望高附加值的“高山小精靈”能夠讓更多的貧困戶過上甜蜜的生活。(講述人:邊慧夏)

蜂蜜好吃 還需變現

1500窩中華土蜂蜜生產出來了,接下來,還需要形成長效的市場銷售對接機制,才能把山珍變現。

隨後,邊慧夏聯繫了當地宜川街道的慈善超市和康品彙生鮮超市等單位,求助他們通過超市貨櫃進行長期銷售蜂蜜。在援滇幹部的幫助和協調下,2018年昆明市一區兩縣貧困地區銷售到上海的蜂蜜2.6噸27.8萬元,2019年銷售到上海的蜂蜜約2噸20萬元。“我們還分別與雲南華芳農業有限公司駐上海辦事處 、上海雲彩餐飲有限公司簽定了購銷合同,以保證供需和銷售都有保障。”

蜜蜂養殖,陡峭荒山綻放出的甜蜜事業

2020年,東川區繼續投入援滇資金100萬元在銅都街道李子溝村引入中華土蜂養殖,購買中華蜂500箱,惠及貧困戶172戶670人。祿勸縣投入援滇資金200萬元在崇德街道馬鞍鞽村實施中華蜂養殖及蜂蜜加工項目,購置蜂蜜加工生產包裝設備約70萬元,養殖中華蜂1300箱,惠及貧困戶117戶470人。

掌上春城記者:李嚴 周曉雪

編輯:沙蘭梅

編審:楊豔

終審:錢紅兵

【系列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