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9月13日,央廣網消息:受水災等影響,今年大閘蟹市場價格看漲!同時,有海鮮批發商表示,大閘蟹雖然漲價了,但目前看來銷量依舊堅挺。

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其實,從 8 月下旬開始,大閘蟹市場就開始活躍了,因為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大閘蟹是中秋節的搶手禮品,送出去有面子,所以越到中秋節,大閘蟹賣的就越多。


一隻小小的螃蟹,就這樣成為生鮮市場的“明珠”,有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就穩定在1500噸左右,市值大概為3億元,但市場總銷售額卻達到了300億。大閘蟹這碗水,遠比人們想象中的要深。


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市面上99%的陽澄湖大閘蟹,要麼是十足的冒牌貨,要麼是拿著陽澄湖暫住證的“外地蟹”。


當然,它們也有自己的鄙視鏈:“留學蟹”看不起“洗澡蟹”,“洗澡蟹”看不起“化妝蟹”,“化妝蟹”沒有可以鄙視的假同類,就只能看不起其他水系的蟹。


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圖源:網絡


留學蟹:就是外地蟹快養好了打包坐專車來陽澄湖“鍍金”,再以“陽澄湖”的旗號高價售出。同樣品質的蟹,其他地區的蟹只能在市場上賣到七八十元一斤,以“陽澄湖”的名義去賣,則可溢價到一百多塊一斤。


洗澡蟹:比留學蟹省成本,臨近大閘蟹上市前,外地蟹湧進陽澄湖“洗澡”上市,打上產地標籤直接開賣,防偽標籤、短信查詢碼、蟹扣一個不少,實在令人難辨真假。


化妝蟹:成本更低,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的特徵是青殼、白肚、尖爪、黃毛,“化妝蟹”一般選用牙膏、工業漂白劑、甚至專門的“洗蟹粉”去刷白蟹的肚皮,在蟹背釘上防偽標籤,搖身一變成為“陽澄湖血統”,身價倍增。


網購大閘蟹經典套路,4個大坑在等你


市面上炒得火熱的大閘蟹,絕大多數都是大雜蟹,只有極少數出自陽澄湖地區,另外還有一些低級套路,比如缺斤短兩、用繩子充重量等。


小聰花今天要說的是大閘蟹電商騙局的高級套路,有人稱之為”紙螃蟹“,或者”螃蟹期貨“。


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圖源:網絡


套路1:蟹卡活動,定金預付


網購大閘蟹的人都知道,大閘蟹每年都提前一個多月開始預售,消費者一開始拿到手的是一張提貨卡。


因為大閘蟹還在生長,所以從拿到提貨卡到提貨要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電商平臺自消費者收到貨後第10天就會自動確認收貨、打款、默認好評,用戶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錢就已經進了商家賬戶。


套路2:賭你忘


辦過健身卡的人應該深有體會,健身房賺的是什麼錢?就是賭你不會經常去。


同理,大閘蟹售賣增加了提貨卡這一流程,就會有很多人在一個月後忘記提貨或找不到卡。據業內人士透露:至少有20%的消費者會在一個月後忘掉這茬。


商家就是這樣依靠我們的沉沒成本、長時間遺忘來賺取這些不發貨的錢。


套路3:提不到貨


苦等一個月,在終於可以提貨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每天的提貨量有限,排不上隊!


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再等一等,結果還是提不到,客服又會勸你,實在不行明年再提貨,反正卡的有效期是三年。


套路4:回收蟹券


這些搶手的應季高價禮品,即使收禮者不喜歡也可以轉賣其他有需求的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一次禮券的轉移中,實現自己的目的。


等吃蟹的季節一過,經銷商們便以低價將蟹券回收,穩賺不虧,實物被禮券所取代,相當於一次禮品的雲轉移,買家多花錢,賣家少掙錢,中間商卻賺足了差價。


如何降低買蟹翻車風險


當然,不是所有的大閘蟹商家都是這種坑人的套路,也有很多良心商家,但是這種大閘蟹的價格肯定不會太便宜,所以大家在選擇大閘蟹的過程中一定要多些辨識能力,建議儘量從電商自營渠道購買,然後還得看品牌。


你吃的大閘蟹,99%是大雜蟹?

圖源:網絡


1、謹慎選擇平臺


選擇自營電商平臺或自營電商平臺的大閘蟹產區直營店來購買,產地直接發貨,其一產品假不了,其二有平臺方兜底,出現缺斤短兩、死蟹等問題,可以由平臺介入獲得理賠或換貨。


2、及時兌換


無論買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建議第一時間計劃提貨日期,蟹卡到手就可以在賣家公眾號選擇兌換時間,從9-12月都可以選,最佳品蟹時間是10月中旬到11月,先預約先排隊。


最好不要臨吃蟹前幾天才想到兌換,有可能出現“當日配額已兌完”,尤其不要第二年才想到兌換,過了售後追訴期,賣家隨便敷衍,你就算想寫差評也不顯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