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消費與科技驅動下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京東CEO劉強東在《財經》雜誌發表了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劉強東認為,下一個10年到20年,零售行業將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不過,他說,零售行業的本質一直就沒變,仍然是“成本、效率、體驗”,“零售不存在新與舊”,沒有必要用一個新詞去定義一個行業。這句話也與京東的對手阿里巴巴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針鋒相對。

第一次到第三次零售革命分別是百貨商店、連鎖商店和超市這三種業態。電子商務是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序幕。第四次零售革命主體是將會出現的物聯網和智能化。之所以會產生第四次零售革命,劉強東認為是源自消費和技術兩股驅動力量的推動。

在消費驅動力方面,消費者已經不滿足於低價和便捷,對個性化的要求更高;購物場景也更加多元,比如智能冰箱可以能根據冰箱裡的雞蛋、牛奶餘量自動下單,這就是一個購物的新場景;消費者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購買的產品,到主動參與產品的創造和設計。劉強東稱之為:需求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和價值參與化。

技術驅動力劉強東稱之為感知、互聯和智能。感知比如智能冰箱可以監控果蔬的狀態,進行保鮮提示;互聯比如冰箱可以在儲存食品低於預設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購買;智能是未來零售可以通過數據來實現更精準的銷售預測、商品推薦、庫存規劃等。

京東:消費與科技驅動下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劉強東用無界和精準兩個詞語來描述未來的零售圖景。 無界指的是零售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可以隨時隨地完成購買。精準是指零售可以高效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未來,零售企業需要一整套能覆蓋信息、商品和資金流的支撐體系,這套體系會變成公共的基礎服務,這也是京東一直想要做的零售基礎設施。它會具備三個特點,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可塑化是指能靈活滿足不同規模的合作伙伴的需求,比如供應鏈既能滿足大型電商,又能滿足網紅和微商;智能化指依託大數據和算法來做決策、提供解決方案;協同化是指信息、商品、資金流服務的組合可以互相強化,形成合力。比如數據+ 金融=更低的壞賬率,物流+金融=無縫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數據+物流=更快的週轉率和更低的庫存。

大數據處理信息服務商金盛網聚WJFabric認為,科技因素對於零售業態的促進作用遠甚於文中描述。因為更智能的科技,不僅能更高效地滿足用戶的習慣性需求,同時可以針對需求進行創新性推薦。以冰箱的智能化為例,在雞蛋餘量低於預設量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購買只是滿足了用戶慣常的需求,而創新性地推薦多品種的蛋類產品,給予用戶更多選擇則是對需求的進一步挖掘的結果。未來的零售不只是用戶缺什麼就提供什麼,而應是在瞭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超用戶預期的結果。此外,再先進的技術都應以保證用戶的選擇權為前提,所謂代替用戶做決策的智能都非應有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