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一百零一夜》:《老子》怎樣成了養生書?

《老子》它是怎麼樣會變成一個道教裡面的一個根本的經典呢?這個歷史,我們就要追溯“老子學”自己的演變。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老子》怎樣成了養生書?

老學是所謂的黃老之學,是關於治國的、搞政治的、搞策略的這麼一種方術。那麼他基本的原則,是講為政要無為而治,但是底下其實有很多的、種種的策略,這叫黃老之學,一開始《老子》被當成這樣子的學問。到了西漢末到東漢中期的時候,《老子》就被轉化出一種關於修身養性、為人處事的學問。那麼到了三國年代的時候,談老子基本上都是沿著有名的王弼他所詮釋出來的路子,是講玄學、是講哲學的。所以老學在幾百年間,經過不同的重點強調時期,我們要關注的就是中間那個階段——東漢為主的那個階段。在那個階段,《老子》這部書,被決定性地當成了一個關於養生的書來看。而且這個養生還不是一般的養生,這個養生不止是讓你延年益壽、讓你健康百歲,它甚至能夠讓你養到一個地步,是幾近於要修仙成真的地步,至少它要保證你能夠長生不死。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老子》怎樣成了養生書?

那《老子》原來有這些元素嗎?我們很難說沒有,但是你也很難說《老子》這部書談的就只是這些內容。但是無論如何,在東漢中期的時候,就出現了這麼一個潮流,而這個潮流就開啟了後來整個道教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在戰國時代開始相信有神仙、開始相信有不死這回事。到了漢朝的時候,我們一直都看到很多人怎麼樣想求不死的方法。秦始皇派人到海外仙山尋不死之藥,漢武帝找人煉丹,想煉出不死之藥,都想長生不死。長生不死這個東西,在那個年代是一種很特殊的東西,它是你必須要很有錢、很有權,才能夠去追求長生不死的。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老子》怎樣成了養生書?

因為你要就像煉丹,比如說用金,一般老百姓哪來那麼多的金呢?你說要到海外求仙山,一般老百姓怎麼樣離鄉背井去海外求仙山,或者往西到崑崙山呢?那都做不到。所以一般老百姓他做不到這個,但是我們所有人也都怕死,特別是在東漢中期到末期的時候,天下大亂,社會秩序很不穩定,我們都需要一個安定的心智、一個讓人心安定下來的信仰,讓我相信我也可以不死。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就從對《老子》的解讀,講長生之術開始,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很關鍵的轉移,終於使得秦漢的所有的方術,變成了後來的道教。就是人可以不是再向神仙求藥,不是到一個外在的地方,到一座山上,去求一個不死的方子,而是怎麼樣呢?是透過我個人的努力、修煉,而達到不死的地步。

觀看完整視頻請到優酷看理想自頻道!

關於《一千零一夜》

《 一千零一夜》由梁文道策劃並主持,全程實景拍攝,每集都在夜間拍攝,梁文道在街頭、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導讀中西方的經典書籍,尋找都市人漸漸遺忘的閱讀樂趣,以梁文道的視野及關懷,體察一本書的多個面向。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老子》怎樣成了養生書?

《一千零一夜》優酷土豆每週一、週四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