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梁文道受益終生的閱讀方法

同一本書,我可以很迅速的,很簡略的讀,我也可以很認真,很細緻的去讀。那麼這種把閱讀的層次區分出來的這種想法,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裡邊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個說法。——梁文道

最近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初版發行於1940年,距今已經快80年了,但書中的內容如今依然受用。書中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並提倡,面對不同的讀物應該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讓梁文道受益終生的閱讀方法


· 基礎閱讀:為了瞭解文本的意義

  • 第一階段:閱讀準備階段:身體方面具備完好的試聽功能,智力方面有基礎的認知能力。相當於學前教育和幼兒園的學習經驗
  • 第二階段:學習一些簡單的讀物。認字,相當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經驗。
  • 第三階段:快速建立詞彙能力,及對課文的運用。相當於四年級結束時候的學習經驗。
  • 第四階段:增進和精煉前面的閱讀技巧。可以閱讀所有的讀物,相當於初中畢業。

· 檢視閱讀:抓住信息點和自己需要的東西

  •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瞭解書的架構
  • 看書名
  • 看目錄
  • 有索引,看索引
  • 看作者簡介
  • 挑幾個跟主題相關的章節翻看
  • 把書整體翻看一下,尤其後面幾頁
  • 粗淺的閱讀:粗略瞭解全書大致內容
  • 從頭到尾先讀一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思考或理解

· 閱讀速度

  • 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慢不能慢到不值得,快不能快到有損滿足與理解。要學會用不同的閱讀速度根據內容的重要程度來閱讀

· 分析閱讀:尋求理解、消化

·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

  • 依照書的種類與主題進行分類
  • 使用最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什麼
  • 將全書大綱列舉出來
  • 確定作者想解決的問題

·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

  • 找出作者的關鍵詞,與他達成共識
  • 找出作者的關鍵句,從關鍵句種找出主旨
  • 知道作者論述的是什麼,找出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
  • 確定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沒有解決。

· 第三階段:像溝通知識一樣評論一本書

· 智慧理解

  • 除非你已經完全能詮釋這本書,否則別輕易批評
  • 不要爭強好勝,非辯不可
  • 在說出評論前,你要區分真正的知識和個人觀點的不同

· 批評觀點的標準

  • 證明作者知識不足
  • 證明作者知識錯誤
  • 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 證明作者分析和理由不完整

· 主題閱讀:對某一領域的深入研究

· 準備階段

  • 針對研究的主題,設計要讀的書單
  • 瀏覽書單上的所有書,確定哪些和你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 主題閱讀本身

  • 瀏覽所有找到的和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 根據主題創造一套中立的詞彙,帶引作者和你達成共識
  • 建立一箇中立的宗旨,建立一連串的問題
  • 界定主要和次主要的議題,然後將作者針對各種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議題旁
  • 分析這些討論。把問題和意見按順序排列,以彰顯主題。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的界定出來。

讓梁文道受益終生的閱讀方法

我們很多人,閱讀方法可能依然停留在基礎閱讀,或者只會一到兩種閱讀方法。導致我們經常會遇到“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狀況。對於檢視閱讀,我們經常會有誤區,認為既然花錢買了書,就一定認認真真去看完,最後的結果就是買來的大多數書籍,都躺在書架上吃虧。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花上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用檢視閱讀粗略地把一本書翻看一遍,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判斷,決定繼續分析閱讀,還是以後再看或者徹底不看。並不是所有的書籍都值得我們去分析閱讀。成人學習一定是以應用為中心的,通過學習來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那些對自己現階段有用,能夠使自己受益的書才值得分析閱讀。而主題閱讀,則可以非常系統地形成對某個主題的認知深度。是我比較推崇的一種閱讀方式。如果你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那主題閱讀這個工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