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深基金業績靚麗 工銀瑞信滬港深展“強者”風範

滬港深基金業績靚麗 工銀瑞信滬港深展“強者”風範

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至今即將“三週年”,內地資金配置港股的熱情不斷升溫。Wind數據顯示,10月27日當天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的資金達33.89億元,創近8個月新高。自港股通開通以來截至10月31日,南下資金總額已達5519.21億元,為目前QDII基金總規模的6倍。由此可見,借道港股通配置港股,進而實現全球資產配置,已成為流行趨勢。

港股為何如此受青睞?一方面,從資產配置需求來看,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和國內高收益資產的缺乏,大眾日益增長的財富迫切需要進行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風險、增厚收益,而多區域、多幣種、多資產的跨境多元化配置恰好能夠滿足這種需求。《2017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高淨值人士中擁有境外配置的人群佔比由2011年的約19%上升至2017年的約56%;另一方面,從香港市場本身來看,同類資產價格更“便宜”。Wind數據顯示,經過近一年的持續上漲,10月31日恆生指數估值只有12倍,而A股滬深300指數估值為14倍,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則高達30倍。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在港股開戶手續較為繁瑣,且門檻較高。同時,港股雖然機會豐富,但由於港股在估值體系、供求關係、交易規則、投資者結構等多方面與A股存在差異,因此,普通投資者“單槍匹馬”貿然殺入港股市場無疑將受到嚴峻的考驗。相反,借道滬港深基金更為明智。

從滬港深基金數量也可看出,投資者和管理人對其一致看好。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底,已成立的滬港深基金有74只,另據證監會公佈數據,截至10月20日已上報待批的滬港深基金還有80餘隻,滬港深基金數量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從業績表現上看,今年多隻滬港深基金跑贏恆生指數,工銀瑞信滬港深股票基金業績尤為“靚麗”,今年以來至10月27日,其淨值已上漲29.78%,位列同類前1/5,且跑贏業績比較基準9.69個百分點(綜合銀河證券及Wind數據)。最新公佈的三季報顯示,工銀瑞信滬港深股票基金倉位為88.93%,其中港股佔基金總資產的比超過88%。而根據Wind的統計,截至三季度末,滬港深基金持有港股佔淨值的比例均值為53.26%,可見,工銀瑞信滬港深股票基金的港股持倉遠超平均水平,為其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奠定了基礎。

靚麗的超額收益離不開強大的主動投資管理能力。據Wind統計,按滬港深基金持有的港股所屬行業統計,金融業被持有最多,佔全部滬港深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的32.9%,其次是信息技術和消費者非必需品。以工銀瑞信滬港深股票基金為例,其前十大重倉股均為港股,不乏金融業公司,並且該基金的8只重倉股股價均在今年下半年創歷史新高,代表如騰訊控股、中國平安、友邦保險等,展現了基金經理較強的擇股能力,精準把握住了港股的強勢行情。

考慮到境外投資環境複雜、備選投資標較多,專業人士建議,廣大投資者在選擇“出海”產品時應考慮管理人綜合實力。工銀瑞信出海十年已經打造了涵蓋QDII、QFII、RQFII、互認基金、滬港深等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海外產品線,更在國際業務領域積極佈局,積累了包括國際養老金機構、海外商業銀行等海外客戶。近期,工銀瑞信又推出了工銀滬港深精選混合基金,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郝康正是工銀瑞信滬港深股票的基金經理,同時為工銀瑞信權益總監,擁有16年證券從業經驗,具有豐富的海外和A股投資經驗。想要借道滬港深基金佈局港股的投資者,不妨多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