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患者,應該怎樣訓練把肌肉緯度練上來?

改變165806236

營養

手術之後的飲食肯定是需要逐漸過渡的,從清流質開始,住院期間聽從醫生、營養師的意見即可。

整體飲食就還是均衡飲食的那些建議,植物性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品,保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以及膳食纖維,像捲心菜、西蘭花、胡蘿蔔、甜椒這些都很不錯要記得吃。

l 魚

有一些研究顯示術後4到6個月內,吃點魚油、魚之類的會有幫助。一方面Ω-3系脂肪酸有助於損傷後膠原的合成以及控制炎症,另外一方面優質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l 抗氧化

再有一些抗氧化的成分,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也有一些研究顯示,有助於加速康復環節力量的恢復,劑量可以相對多一點如400IU的維生素E、1000毫克的維生素C,當然了,如果你要是有不是那肯定就別吃這麼高的劑量了,正常吃點水果、吃點堅果什麼的也都很好。

休息

保證休息也很重要,這樣有助於機體身體的恢復,每天保證8個小時睡眠。如果有不適需要吃一些止痛藥也很正常,可以諮詢醫生後日常規律服用。


營養師顧中一

膝關節術後由於長時間的固定,導致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度下降,這些都是需要後期的康復來恢復的。今天主要來講講這種術後幾年圍度依然上不了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很多見的。我一個患者,是個籃球運動員,做了前交叉韌帶術後兩年多了,生活一點影響沒有,現在都可以上場打球,訓練,但腿部的圍度還是上不來,做個各種負重半蹲,坐姿伸膝,整體力量都可以,但圍度就是上不來。其實這種情況訓練量足夠了,只是方法不對。



股內側肌

膝關節術後最難恢復的一塊肌肉就是股內側頭,也是影響後期膝關節圍度最重要的一塊肌肉。膝關節前面的肌肉我們叫做股四頭肌,有四個頭,整體作用都是伸膝,但具體會有一些不一樣,股內側頭輔助伸膝0-15度範圍,股外側肌負責伸膝15-90度,股直肌負責伸膝90-130度。別的幾個都好恢復,唯獨這個股內側肌,受傷後萎縮最快,傷後恢復最難。

膝關節術後圍度恢復方法

設計動作原理就是讓膝關節控制在股內測頭髮力的角度範圍內練習。

1,靠牆抬腿:身體緊靠牆壁,訓練腿伸直,輔助腿屈曲緊貼身體,可以在膝關節的下方墊一塊毛巾,方便膝關節發力,抬腿時要勾腳尖,個人建議腳尖適當外旋訓練效果更好一些,以充分刺激股內側肌。10~15次一組,交替進行3~4組,抬起後可以做一個頂峰收縮,大概兩秒,以肌肉酸脹為度。可以感受到股內側肌的充血。



2,單腿屈伸練習:訓練腿站在合適的臺階上,注意臺階不要過高,儘可能控制在膝關節屈曲20°範圍內,輔助腿觸地支撐。訓練過程中要用腿部發力,而不是臀部發力,下降過程要緩慢,做好肌肉的離心收縮,刺激效果更好。15~20次一組,一天3~4組。


3,利用器械坐姿股四頭肌伸膝:當股內側肌有一定力量後,要利用器械增加重量才能達到深層刺激,並且要想健身增肌一樣,訓練後最好補充一定練的蛋白質,使其體積增大。因為股四頭肌座椅比較特殊,所以練習時把器械調到30°的活動範圍練習,要比15度大一些,不然不好練習。8~12次一組,每天3~4組,或者可以隔天練習,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4,股四頭肌整體練習:雖說股內側肌主要負責0~20°伸膝,但股四頭肌是一個整體,整體的腿部力量還是要繼續跟上的。其次後面的膕繩肌和內側的內收肌都是腿部圍度的主要肌肉群,應該充分練習腿部周圍,增加肌肉體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