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

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資本論》歷久彌新,愈益顯示出理論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學習和研究《資本論》,首先要明確其歷史地位,其次要挖掘《資本論》的當代價值體現。《資本論》的歷史地位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其提供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對人類社會科學理論和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另一方面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資本論》的當代價值主要表現在,深入學習和研究《資本論》,有助於培養和提高我們科學認識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助於科學認識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本質及其趨勢,進一步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和信心;有助於更好地認識和掌握現代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進一步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著作,是享譽世界的偉大名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史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正確認識《資本論》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對於創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都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資本論》的歷史地位

《資本論》自發表以來,就產生了巨大的歷史影響。一方面,《資本論》提供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對於人類社會科學理論和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資本論》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實際影響。毫無疑問,後一方面是通過前一方面得以實現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學的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並被運用於實踐,才能轉化為能動的物質力量,成為影響客觀歷史的現實因素。

《資本論》提供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對人類社會科學理論和思想的影響,從根本上來說,源於其相比其他社會科學理論和思想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第一,《資本論》把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理解為一個“自然史的過程”,在政治經濟學理論史上第一次確立了關於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從而克服了一切唯心主義經濟學觀點的侷限性和非科學性。

第二,《資本論》是第一部全面貫徹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著作,第一次把社會經濟的發展理解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以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的過程,不僅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而且克服了一切形而上學的經濟學理論的侷限性和片面性。在《資本論》中,除了集中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之外,馬克思還對生產技術、生產工具、機器、契約或法律等要素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從理論上整體展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特徵,這與企圖把經濟從社會體系中完全割裂出來的所謂“純經濟學”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第三,《資本論》在理論上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與核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從而科學地說明了一切資本主義經濟現象、社會現象和思想意識現象產生的根源。在馬克思看來,一切具有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色彩的各種社會理論不過是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特別是資本拜物教在理論上的表現。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當代各種宣揚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理論和社會思潮都不過是市場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在理論上的系統表現,都是在經濟現象上“兜圈子”而已。

第四,《資本論》從理論上第一次科學揭示了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發展以及人類解放中的偉大歷史地位,第一次科學地說明了工人階級解放的人類意義,從而克服了一切蔑視甚至仇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英雄史觀的短視和狹隘性。《資本論》並不僅僅是一部批判資本主義的“病理學”著作,而且是一部對於人類社會具有偉大建構意義的科學著作。僅僅把《資本論》看作一部批判性的著作是片面的、不正確的,甚至是錯誤的。《資本論》貫徹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把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與鬥爭理解為推動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馬克思指出,隨著生產社會化和資本社會化的發展,工人階級鬥爭的最終目標,不是再造一個新的階級社會,而是在世界範圍內重建以生產資料社會公有制為基礎的“自由人聯合體”。《資本論》為工人階級從一個自發的階級成長或發展為一個自覺的階級提供了巨大的理論支持。

第五,《資本論》第一次客觀地揭示了資本主義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從而克服了一切從主觀層面出發來看待資本家和資本主義觀點的侷限性和片面性。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明確申明,他決不用玫瑰色描述資本家,他把資本家理解為資本的人格化。因此,馬克思對於資本家既沒有唱讚歌,也沒有出於階級偏見的憎恨與厭惡。對資本主義既沒有歌功頌德,也沒有出於“公平”“正義”的義憤和道德譴責。他從整個人類歷史的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產生過程、經濟運行規律和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從而把整個資本主義理解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可見,一切美化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的思想與觀點是錯誤的,一切醜化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的思想與觀點同樣是錯誤的。我們必須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科學認識與評價資本家及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我們必須善於區分對資本主義歌功頌德的各種虛偽理論與資本主義本身。對前者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與批判,但對後者則必須採取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和態度。

正是由於《資本論》具有上述理論上的偉大貢獻,從而使之成為19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思想與社會科學理論方面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有了《資本論》,馬克思主義成為了真正的社會科學理論和近代以來社會科學中獨樹一幟的“範式”;有了《資本論》,人類對於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以及人類社會的未來,第一次獲得了與資產階級主流意識形態及其社會理論完全不同的、科學的認識。直到今天,從全世界範圍看,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唯一能與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社會理論相抗衡的理論與思想流派。人類必須不斷地從《資本論》和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獲得思想、精神和理論的養料,以獲得正確的、科學的理論指導。

《資本論》以及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通過影響人類的思想從而對實際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體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本論》及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武裝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強大理論和思想武器,由此產生了各個國家的工人階級政黨和政治組織以及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使整個世界為之一變。自《資本論》問世以來,世界上絕大多數工人組織與政黨,莫不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也至少與其有關聯。可以說,《資本論》和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開啟了工人階級在思想和意識上的新境界,而且由於有組織的工人階級鬥爭和運動的興起,也開啟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和新時代。一百多年來,國際工人運動雖然歷經高潮與低谷,但是,不僅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觀念已經成為整個世界揮之不去的“幽靈”,而且實際存在的各種社會主義制度也成為影響當代世界格局的最重要的現實力量之一。

第二,列寧把《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原理運用於一國範圍內的工人組織和鬥爭,領導併成功地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歐國家、中國、朝鮮、越南、古巴等多個國家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徹底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舊的世界格局,從此開闢了世界發展的新紀元,使《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實際影響進一步深化和擴大。

第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開闢了實現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不僅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將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道路、資本主義道路、民主社會主義道路的“第四條道路”。新中國建立以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不僅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而且開啟了全球化背景下發展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再一次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成果。毫無疑問,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四,以《資本論》和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世界工人組織與運動以及社會主義實踐,是影響現代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和格局的最重大的現實因素和實際力量。正是在工人階級鬥爭的作用下,現代發達資本主義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例如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國家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的不斷加強、整個社會文明的進步等等。沒有工人階級的鬥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程度也不可能進化到當代的水平。可以預言,工人階級和全人類要獲得徹底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須繼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繼續堅持和發展工人階級鬥爭,舍此別無他法。

《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歷史方位上,繼續學習和研究《資本論》,尤其是《資本論》原著,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學習《資本論》,有助於培養我們科學認識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能力。人類社會產生以來,除了不斷探索自然規律之外,也在不斷探索人類社會本身的規律。但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性,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關於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之外,再沒有任何其他的理論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了。因此,通過學習《資本論》及其中所運用和貫徹的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有助於培養我們科學認識社會及其發展的能力,從而提高我們建設與改造社會的能力,更好地為人類的進步事業作出貢獻。

第二,學習《資本論》,有助於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科學著作,《資本論》是一部有著嚴密的內在邏輯的經典文獻。《資本論》所運用的邏輯方法,不是形式邏輯的方法,而是唯物辯證的邏輯方法。這一方法是客觀的社會各方面的關係及其運動在理論上的表現。只有像馬克思這樣具有極為豐富的理論與歷史知識和強大思維能力的人,才能寫出《資本論》這種邏輯性極強的理論著作。幾乎可以說,《資本論》是訓練我們的唯物辯證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無可替代的教材。

第三,學習《資本論》,有助於我們科學認識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本質及其趨勢。我們正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最根本的推動力就是資本的全球化。《資本論》深刻地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只有通過學習《資本論》,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正確認識我們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我們參與全球化的自覺性和應對全球化發展的能力。只有通過學習《資本論》,我們才能科學認識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及其全球戰略,增強我們的民族意識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保持我們在全球化發展的獨立地位和正確方向。

第四,學習《資本論》,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和信心。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它仍然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不僅自身存在各種不成熟不完善,還面臨著國際資本主義的競爭和壓力。在此背景下,對社會主義道路有沒有信心是決定性的事情。只有通過學習《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不斷增強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信心,真正做到“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第五,學習《資本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掌握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資本論》既是一部關於資本主義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關於市場經濟及其運行規律的經典著作。《資本論》中所闡述的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例如關於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理論、關於分工與協作的理論、關於競爭與壟斷的理論等等,對於我們認識和運用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六,學習《資本論》,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國家要實現歷史性的崛起和發展,必須擁有充分反映世界發展趨勢和本國國情的經濟學理論,而不能成為外國經濟學理論的簡單接受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若干重大問題,指明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提出了創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大理論任務。在這樣一種創造性的理論活動中,《資本論》所提供的科學方法和基本理論仍然是必須堅守和堅持的基礎。

一百多年來的世界歷史發展表明,《資本論》絕沒有“過時”,在一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它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理論仍然是指導我們科學認識當代世界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科學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表明,《資本論》以及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導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須臾不能離開的銳利思想武器;《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仍然是引導世界勞動人民爭取徹底解放的指路明燈。

(作者簡介:邱海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資本論》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