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四川中江的劉兵(化名)一年前因急用缺錢通過以網上貸款平臺借了3000元。之後,陸陸續續還款到現在,前後還了18萬,至今還欠7、8萬。

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不到20分鐘,劉兵(化名)就接了好幾個催賬的電話。電話那邊的語氣一個比一個強硬,而劉兵卻只能低聲哀求,希望對方能寬限時間。

劉兵(化名)說:“我手機上這些10多20個平臺,每天都在打電話喊我還款,基本上是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每天起來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錢,還錢,找錢還錢。”

20多歲的劉兵也有正當職業。去年3月份,因一時手頭緊張,劉兵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網絡貸款APP,用身份證辦了3000塊錢的貸款應急。

劉兵(化名):“當時說的是利息反正不高嘛,可能就是100多塊錢,就是一個月之內就還進去。”

然而,一個月後,劉兵無法如期還款。對方似乎好心地給他介紹了另一家貸款平臺。

劉兵(化名):“他說你從另外一個平臺借錢,先把我們這個還了,以免有逾期費,然後我就聽他的就借來還了,借了個5000的,然後把他那3000還了。剩下2000那時候我就正好用點。”

雖說這5000塊錢分三個月償還,但利息更高,劉兵只還了第一個月。

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劉兵(化名):“第二個月又缺點錢,他又說從另外一個平臺,我就搜了一下,又借了個平臺的錢。”

劉兵自以為能“拆東牆補西牆”,卻沒想到一步步陷入了對方的套路,與幾十個網上貸款平臺有了債務關係,借的錢越來越多,利息越來越高,還款週期也越來越短。

劉兵(化名):“我從去年到目前為止,一共還了自己拿錢出來的錢,包括家人給我的錢,我自己掏的錢有十七八萬,現在還有七八萬塊錢沒還。陸陸續續現在都還有二三十個平臺沒還清,現在還款週期都是7天的時間。一個月的利息都是百分之一百多了,借一萬都要還一萬二利息一個月,就相當於還二萬二 加上本金。”

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劉兵說,自己的工資根本還不起這麼多錢,家裡也拿不出一分錢了。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尤其怕聽到手機響鈴。

劉兵(化名):“如果說是人工打電話過來催款那種,是非常暴力,緩上一天或者幾個小時不還,他就說給親朋好友全打電話,走家裡面來掛橫幅那種,特別嚇人。”

借款3000,結果還了18萬還欠七八萬。那麼這樣的套路是如何形成的?普通市民又該如何避免呢?

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業內人士小李從事著正規的信貸工作,對手機APP貸款操作方式卻非常清楚,也很同情劉兵的遭遇。小李說,現在很多網絡APP小額貸款業務,就是瞄準了像劉兵這樣急需用錢的群體。

網絡平臺放款快、利息卻比銀行高。借款人不能如期歸還,往往會在對方的建議下向其它APP平臺借款,由此陷入“拆東牆補西牆”的套路,有人傾家蕩產也還不清。

在開始辦理貸款時,借款人都被要求提供身份證、實名制手機號,放款平臺由此掌握了借款人的通訊網絡和人際關係網。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時,放款平臺就會以電話方式催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就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為此,小李建議劉兵冷靜算一算,還的債務利息是否合法。

又一個被套路貸毀掉的一個小夥子

此外,小李還介紹,劉兵遇到的網絡APP平臺公司所在地大多在廣東、福建沿海城市,不排除有的平臺有違法行為。他提醒市民朋友,如果急需貸款,一定要走正規渠道,切忌病急亂投醫。

這種電話恐嚇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軟暴力。對於更多人來說,當遇到相似情況時,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走司法途徑、尋求法律維權。如遇緊急情況需要借錢,一定要走正規渠道,千萬別陷入了套路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