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一個充滿老南京味道的街區——老門東

老門東因地處中華門以東,故稱“門東”,與老門西相對,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門東”牌坊高17米,樑柱和坊額上以幹掛工藝敷設精美石雕,石雕由福建惠安石刻藝人設計雕琢,石雕畫面有琴棋書畫、梅蘭竹菊、玉如意等,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敷設了精美的石刻雲紋。

牌坊兩旁有一副楹聯,道是:市井坊間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合書千古大文章。此聯內容很好,短短22個字,就將歷代南京人共建古城而創造的輝煌與城市的縱深感都呈現出來了,有引人入勝之功。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牌坊


門東是南京傳統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雲集、人文薈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門東是個廣泛的概念,中華門以東均為門東,如今的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是狹義的門東概念。

門東一帶早在三國時期,此處就有民居聚落出現。明朝中華門與內秦淮河沿線成為城市的經濟中心,這裡成為重要的商貿和手工業的集散地,呈現一派繁華的景象。清末以後,老門東、老門西等老城南地區逐漸成為以居住功能為主的區域,集中體現了南京老城南傳統民居的風貌。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街區

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北起長樂路、南抵明城牆、東起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總佔地面積約70萬平方米,歷史上一直是夫子廟的核心功能區域之一。開設金陵刻經、南京白局,以及德雲社、手製風箏、布畫、竹刻、剪紙、提線木偶一類民俗工藝,推出多種南京地區傳統美食小吃。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特色餐飲店

老門東街區完整的復原了老城南的建築風格,並加入了現代化的商業氣息,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格,竟然在這裡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老門東街區入口處,有始創於民國時期的紅公館中餐廳,逼格相當的高。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民國紅公館中餐廳

縱橫交錯的小巷,半遮半掩的木門,綠植繁茂爬滿牆頭,各種小吃讓來往的人忙不迭地打卡,三條營、箍桶巷、剪子巷,靠著地圖尋找都有些困難,可是就在隨便一個拐角,你就能收穫一家相當不錯的小店。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街角

順著大路繼續向前,豆花莊的門牌在第二個巷子口顯得格外顯眼。老門東里有不少關於豆腐的小吃,比如沈記臭豆腐、豆腐王朝,但是賣臺式豆花的只此一家。這碗冰豆花晶瑩剔透,溫婉得讓人想要翹起蘭花指來慢慢喝。芋圓、花生、麻薯、沙冰都淹沒了白白的豆花上。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豆花莊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在南京,你恐怕難找到第二個景點,能像老門東這樣古樸又年輕,好看又好吃。烈日當頭,小鄭酥燒餅家又排起了長隊。好在燒餅不用久等,只要前面的顧客不會一口氣買上三十個。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在南京,你恐怕難找到第二個景點,能像老門東這樣古樸又年輕,好看又好吃。

滄桑老門東,舊貌換新顏

要看南京各中美味的小吃,還要耐心等待小編慢慢一一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