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換新顏,這樣的廟下你喜歡嗎?

11月16日,是廟下街的集會,驅車經過廟下街前,筆者心中不免會有些疑慮……

因為周邊各縣市的人們都知道,省道洛界路與廟洪線在廟下鎮廟下村交匯,地理位置優越,路面交通繁忙,同時,廟下也是目前洛陽到我市低速交通的必經之路,尤其是遇到每逢陽曆的逢1、逢6集會,更是能把這個交通要塞圍的水洩不通,筆者以前就有此經歷。帶著種種顧慮,筆者硬著頭皮誓要從中闖出一條闢徑來!

舊貌換新顏,這樣的廟下你喜歡嗎?

治理亂停亂放

可是,這次經過廟下街時完全沒有了昔日的擁堵,原本計劃30分鐘走出廟下街的打算,現在不足5分鐘就順利“通關”。原來擁擠的街道,現在變得通暢;原來參差不齊的門頭,現在變得統一;原來佔道經營的小商小販,現在都進入了市場。談及廟下街能有今天如此巨大的改變,這些都得益於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可喜成果!

昔日古鎮 今換新顏

廟下街是廟下鎮鎮區所在地的廟下村,因當地繁榮的商業環境,被周邊人俗稱為廟下街。廟下街距市區西部17公里,由於交通位置特殊,致使這裡聚集了近2萬名常住人口,尤其是街道的商戶,大大小小商戶在廟下街上分佈了1200多家。廟下街在商業繁榮度同時,也給鎮區管理帶來不小壓力,長期以來商戶廣告牌破爛不堪,店鋪門頭店招橫豎不同、大小不一,各商戶隨意改造建築結構無規則裝修門面層出不窮。門面房裡面年久失修,私拉亂扯出門店經營、佔道經營、屢禁不止。

舊貌換新顏,這樣的廟下你喜歡嗎?

疏導交通,治理亂停亂放。

紛亂的門頭裝修、髒亂的馬路市場、無序的商業競爭,造成廟下鎮商貿業發展增速乏力,嚴重損害廣大商戶的根本利益,更影響了集鎮的整體形象,對鎮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提升迫在眉睫。

為了有效提升廟下鎮區環境,廟下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緊緊抓住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積極籌措項目資金對廟下鎮鎮區環境大刀闊斧的提質升級。

“在這次活動中,廟下鎮先後已更新老舊門頭700多塊,門面房累計噴刷真石漆3萬多平方。拆除違規設置廣告牌500多個,移除佔道經營移動板房30多個,治理撕拉亂扯違規搭棚等400多處,規劃停車位近千處,設立禁停標示牌20多個,更新燈杆60多根,更換道旗210面,廣告欄刷漆158個,1200多家商戶熱情參與其中。”廟下鎮綜合執法隊負責人張五振介紹說。

群策群力 改善鎮區環境

為切實解決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鎮區環境“髒亂差”問題,營造鎮容整潔、秩序井然的鎮區環境。今年以來,廟下鎮按照“政府主導、分段管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全員上陣,全力以赴,全面開展鎮區綜合治理工作。

舊貌換新顏,這樣的廟下你喜歡嗎?

商戶整改中

廟下鎮將鎮區的六個路段,並由科級以上幹部任路長,鎮區所有的中層站所,機關同志都參與到包街工作中,主要對鎮區佔道經營,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私搭亂建等進行整治;對鎮區商戶實行門前五包責任制,要求所有商戶真正參與到鎮區環境整治上來,對自己門前雜亂物品自己進行收拾;聯合市交警隊、市公路局對廟下鎮區交通進行進一步的規範,規劃出機動車位520個,非機動車位460個,有效的改善了廟下鎮區交通秩序混亂的現象;每週五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不光是讓參加活動的人起到榜樣作用,同時還作為宣傳員把鎮區政治整治決心進行宣傳;督促保潔公司對鎮區環境進行全域保潔,提高保潔頻次,對垃圾進行分類,對各商戶門前衛生我們進行了責任區域劃分,每週進行衛生的考評,提高全鎮衛生保潔質量。

經過一段時期的集中整治,廟下街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改善,佔道經營的消失了,路邊的積存垃圾不見了,車輛擺放有秩序了,擁堵現象緩解了,大家感覺切實享受到鎮區整治的效果。

“以前門前車輛亂停亂放,消費者去店裡也很不方便,我們出行也不方便,經過這次大力度治理後,環境、秩序都有很大改觀,人們心情舒暢了,我們店裡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提起這次環境整治,廟下街商戶朱許超從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也變為主動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汝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於俊鴿 通訊員 任恬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