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NO.1 圪搓搓—— 把山藥蒸熟並稍過頭,俗稱蒸得油了,搗成囊糕,和入莜麵或白麵,搓成圪搓搓蒸熟即成。可用蘸湯調著吃,也可加入調料炒吃。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圪搓搓

NO.2 懷仁特產糖幹爐——又稱閃塌嘴,起源於宋遼時期,興盛於清代,工藝精湛,經後世傳人不斷潛心研究創新,製作出不同的風味,尤其是“油幹爐”:香、酥、脆,甜而不膩,是饋贈親朋好友的特色食品。據說懷仁“糖幹爐”源於宋遼,是一個麵點師為官家傳遞情報而特製的一種郵寄載體。後因其質品純正,風味獨特,乾脆香酥,成了風靡一時的地方特產。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糖幹爐

NO.3 懷仁羊雜——相傳在北宋年間,時值寒冬,楊六郎率軍在金沙灘與遼將韓昌決戰已半月有餘,由於主管押運糧草的奸賊潘仁美從中作梗,人馬供養陷入危機,就連帥府之內也是糧斷菜絕。萬般無奈之時,燒火丫頭楊排風心機一動,組織帥府的火頭軍把原來那些概不食用,早已丟棄在山溝荒野的羊肝、羊心、羊腸、羊肺、羊肚兒等撿了回來,用水洗淨後,將其剁成碎塊,連同僅存的一些山藥粉條,一併放在一個大鍋里加上鹽用水煮。煮熟之後,在添加輔料時,楊排風無意中多放了些 和 面。等把這一大鍋沒有名號的菜餚放在楊六郎和眾將面前時,那撲鼻而來的香味,讓眾將官個個垂涎欲滴。一陣狼吞虎嚥之後,楊六郎忙問楊排風這美味菜餚名叫什麼,原料都為何物,從何而來,做法有何奧妙。楊排風故弄玄虛的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敘述了一遍,楊六郎聽罷後哈哈大笑,對眾將官言道:“這分明乃羊雜也”。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懷仁羊雜

NO.4 交城駿棗——它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先後展出於法國巴黎博覽會上。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佔總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說。此棗味甜質脆,生食制幹均優。鮮棗含糖28.69%,含酸0.45%,富含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交城駿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譽為“棗後”,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稱。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交城駿棗

NO.5 磨擦擦——將土豆用專做的磨擦片子磨成渣,用籠布擠去水,加入莜麵或白麵,用手拍成餅狀放到蒸籠裡,蒸15分鐘即熟。然後把蒸熟的餅切成薄片,可用蘸湯調著吃,也可加入調料炒吃。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磨擦擦

NO.6 偏關豆腐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偏關豆腐

NO.7 平遙牛肉 ——它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風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平遙牛肉早在明清時代就已遠銷亞洲各國,史載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後,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平遙牛肉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平遙牛肉

NO.8 山西老陳醋——它產於清徐縣,至今有幾千年的醋歷史文化。老陳醋色澤為紅棕色,味道以“綿、酸、甜、香”為主,為我國四大名醋之首。產于山西清徐。“東湖”牌老陳醋,始創於明未清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系山西老陳醋之正宗。“東湖”牌老陳醋,以其精湛釀造技藝和色、香、味俱佳的優良口質,馳名中外,居中國名醋之首。特點:色澤棕紅,醋香濃郁,酸味柔和適口,滋味回甜醇厚,可冷調熟烹。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山西老陳醋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山西老陳醋廠

NO.9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太谷餅

NO.10 太谷壺瓶棗——太谷縣里美莊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太谷壺瓶棗

NO.11 聞喜花饃——是山西運城聞喜的特產。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漢族傳統名點。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花式各樣,從而命名為花饃。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傳承發展到今天,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具有豐富的文化品位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聞喜花饃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聞喜花饃

NO.12 孝義火燒——它是我省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鹹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鹹火燒是內包鹹鹽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時,若佐以蔥花、大蒜、醋、醬油、鹽、味精,更是美味可口。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孝義火燒

NO.13 孝義柿子——是孝義市的又一名優經濟林品種。柿樹產量高、壽命長、木質優良,俗有“鳥木”之稱。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孝義柿子

NO.14 鹽煎羊肉——宋遼交戰時,由於戰爭和人為因素,楊家將經常缺吃少穿,柴米油鹽也不例外。一次,軍中糧油斷絕。為防軍心渙散,楊排風急中生智,打著犒賞三軍的旗幟,命令將士殺羊慶賀,軍中沒有調料,排風就以食鹽為作料,花椒為輔料,美其名曰:“鹽煎羊肉”。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鹽煎羊肉

NO.15 抿八股兒——晉北地區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麵加水混合(為了筋道也可加少許澱粉),把麵糊鏟到抿床子上,右手拿著抿子擠壓,抿出一截截兒抿八股兒,煮約一分鐘,撈出,根據個人喜好,配製調料(鹽蔥花椒,辣椒,青菜還有栽栽面花兒或哨子,就著酸鹹菜吃,口感爽滑,易於消化。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抿八股兒

NO.16 忻州莜麵栲栳栳——“莜麵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的一種麵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

特色小吃——山西篇(史上最詳細,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