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的羊肉怎麼做才最好吃?只用清水煮,放點鹽就好吃極了


來到有著大片草原的內蒙,大多數人第一想吃的美食肯定是羊肉。對於曾經是“逐水草而居”的內蒙人,對自己的羊肉好吃程度也從來都是信心滿滿。這次小娘子在鄂爾多斯的時候,參加了一次蒙古族的傳統盛宴——烏查宴,據說這是蒙古族待客的最高禮儀。

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定天下,大享功臣,設全羊名為烏查之宴”。所以每逢過年或是宴請貴賓、婚宴、壽宴、祭祀大典時,才會舉行烏查宴。參加烏查宴之前,賓客們還會換上傳統的蒙古族服裝,十分有趣。

來到傳統蒙古族人的家中,進門一定都會有奶茶,蒙古族認為奶食是最為純潔、吉祥的食品,因此,向客人獻上潔白的鮮奶或酸奶,是主人敬客的最高禮節。

烏查宴是分餐制的,入座以後,每個人的面前會放上各自的餐具和食物,餐具也有很特色,是木質的一隻羊形狀的盒子。不過這個時候的菜都是小菜,比如沙蔥、太陽餅、雞翅、奶酪等,還有蒙古族必不可少的奶茶、馬奶酒和酸奶。主人會挨個敬酒,喝之前要用右手無名指沾酒,對天空彈灑三下,以示敬長生天、敬大地母親、敬祖先。蒙古族人認為,所有的飲食都是天地祖先賜予的恩賜,所以飲用之前必須虔誠敬拜以表感恩。

酒過三巡後,就該輪到主菜就上場了。蒙古人把烏查宴也叫作羊背子,宴上的“羊背子”,是把全羊大卸七件,除去胸叉,由羊背上第七根肋骨至尾部為一件,頭顱、四肢、肩胛各為一件,放入清水鍋中加鹽煮熟。然後按照傳統把全羊盤著四條腿臥在盤裡,羊頭放在肉上面,將盤放在眾客人中間的方桌上,羊頭要對著主客。


然後主人高舉銀碗向各位來賓敬酒,大家用右手無名指沾酒,對天空彈灑三下,以示敬長生天、敬大地母親、敬祖先。接著主人高聲吟誦祝詞,祝詞後,由主客把羊頭取下,主人用蒙古刀從羊身四周割下少許羊肉,置於盤中,去門外朝天潑撒,意為把聖潔的食品先敬給蒼天和大地。

最後再把全羊肉拆分開,每桌都會分到一份。不得不說,即便只是清水煮的羊肉,除了鹽沒有任何調味料,可這內蒙的羊肉確實好吃。肉質香嫩、羶味極小,我和小夥伴們每個人都吃了好幾塊。內蒙人說這都和草質有關係。

主人還特意把羊尾的肥油切給我和小夥伴,說對於蒙古族來說,這是最好的部分,都是留給貴客的。不過這個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有點吃不下去,但主人的好意和熱情都讓我們終身難忘。

草原上的夕陽有著不同於別處的美麗和寧靜,站在這裡,心好像也會變得更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