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八百里“借水”將荒漠變成湖泊,只用了16年,中國再一次驚豔世界


羅布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了,原本是一片代表著生機盈然的湖泊。如今卻被稱為“死亡之海”,乾涸的只剩下大片鹽殼,周邊沒有一片生機。在16年前,有一片湖泊也戴上了“死亡之海”的名稱,成為大家口中的第二個羅布泊,那就是居延海。

居延海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 發源於祁連山深處的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800餘公里後,再匯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兩片戈壁窪地,形成東、西兩大湖泊,總稱居延海。

蘆葦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鳥兒貼著水面盤旋飛翔,放眼望去,“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居延海美景令人陶醉……。

居延海是一個奇特的遊移湖,它的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時大時小,時時變化著。居延海本是一個擁有著肥沃的土地,美麗草原,水量充足的一個湖泊。

卻在1961年的時候居延海漸漸的乾涸,一直被白茫茫的鹼漠和荒沙覆蓋,已成為飛揚沙塵的發源地之一。東居延海解放後已乾涸了6次,到1992年徹底乾涸。

居延海的乾涸是由額濟納河水量逐年減少所致,這幾年,北京每年春天的沙塵暴越來越嚴重,人們一路向西追查風沙之源,一追追到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的額濟納旗。

在這裡,人們發現歷史上有名的居延海已經乾涸了。湖底一片砂礫,廣袤的居延綠洲已全部沙化,大片胡楊林在枯死,滿目“大風起兮塵飛揚”的昏黃景象。終於真相大白:風起額濟納,沙落北京城。

在補給水源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去黑河“借水”了,沒想到這一借就是16年,大漠流澤,居延海也復甦了。2002年,黑河水首次流入東居延海;2003年,首次流入乾涸42年的西居延海。

隨著連年補水,東居延海在2004年8月20日以來,已連續800多天沒有出現乾涸現象。至此,東居延海水面面積達到38.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4720萬立方米。

2017年10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透露,居延海面積達到66.3平方公里,已成為近一百年來最大面積,生態出現不斷向好跡象。

隨著居延海的復甦,周邊的人們回來了,湖中也長出了魚,枯死的樹木更是長出了新枝。來到此地的遊客們驚訝道:“居延海又回來了,乾涸的湖面出現了水,中國創造了奇蹟”,也再一次驚豔了世界。不過在此地旅遊的遊客們還是要注意一下哦,不能將這個來之不易的“湖泊”變回“死亡之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