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我想開了

福特:我想開了

福特:我想開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相對現代起亞,福特目前在多數人的心目中還能算得上是主流品牌。但再往下捋,在消費市場中福特的新車持有量其實並沒見得比現代起亞多多少。

品牌認知相對主流,但一到真金白銀掏錢埋單的時候,大家卻又打起退堂鼓。就像前段時間,一位上一代福克斯的車主朋友去試了新福克斯後,回來一頓猛誇。但誇完之後也意識到,新車這麼好,為什麼沒人買?


福特:我想開了

說穿了,福特已經在地上“趴”太久了,雖然不至於徹底淡出消費視野,但就憑一款好車想要爬起來,這不太現實。

當然,花十五六萬去買一臺福克斯,對於福克斯所輻射的潛在用戶來說,的確需要好好盤算盤算。除了聚集在同等價格區間的產品實在太多以外,三缸的認知和技術普及也需要時間來滲透,即便福特這臺1.5T的三缸機如此“完美”。


福特:我想開了

但,如果在福克斯的預算上再添點兒,十八萬出頭買一臺“全新翼虎”,2.0T、四驅,這筆賬算起來或許就沒那麼淘神了。

對,我說的“全新翼虎”就是銳際。

趕在去年的尾巴,福特搬出了新車銳際。老實說,以福特最近兩年的處境而言,這場發佈會在圈外的關注度並不高。但在發佈會結束後,準確的說是新車價格出來後,徹底“炸鍋”了。18.98~21.88萬,2.0T+四驅,這絕對是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價格。而這也基本讓銳際成為目前國內在售合資同級別車型、同配置規格中,價格最低的。


福特:我想開了

也許這一次的定價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你還是得承認,福特這一回是徹底豁出去了。其實福特的冒險精神從這一代福克斯投入市場時就有所展露,拋開最終的市場接受度不論,在當時選擇全系三缸這就是一招險棋。只不過,輪到銳際,福特選擇的切入點更加露骨,所以可能收穫的回報也許會和如今的福克斯截然不同。

不管如今的市場中,CR-V如何火,RAV4如何香,我都傾向於在基本相同的價格背景下,2.0T+四驅更具誘惑力。至少,在我身邊存在著相當一部分受眾,尤其是年齡偏大一點的,他們對於功能層面的訴求大於一切。而所謂的“功能”,動力佔據了一半甚至更多的權重。


福特:我想開了

除了動力拔得頭彩,銳際也不缺錦上添花。首先,三款車型標配了全景天窗和遠程啟動,前者或許沒有太多實際作用,但後者在嚴寒酷暑裡絕對是剛需;另外,除了18.98萬的入門版,餘下兩款都有全LED燈光總成和車道保持/偏離預警、主動剎車。當然,配置槽點不是沒有,自適應巡航只屬於頂配,而低配大燈為鹵素。

總體來說,銳際先期上市的三款車型,分別在各自價位區間的綜合競爭力還算不錯,至於個別配置瑕疵,也在能夠接受的合理範圍內。

福特:我想開了


最後多聊兩句。福特選擇率先拋出銳際的“天花板”,從營銷層面來講是比較討巧的。高動力規格、高配置的車型,價格尚且如此,消費市場有理由去期待後續跟進的中低配款型。換句話說,採取價格先高後低的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長銳際在新車市場上的熱度週期,這對於現在有些“冷”的福特來說絕對受用。

另外,通過這一次銳際的定價,基本能夠判斷,福特算是想明白了。其實很多時候,打折或者低價並不丟人,丟人的是打完折價格下來了還賣不動。好在,從目前銳際所呈現出來的產品素質來看,應該不至於是後者。但也不是全然無憂,因為按照福特目前在國內的發動機儲備,銳際要想繼續往下探,真正的入門版車型和中低配大概率會用上那臺1.5T的三缸機。即便再怎麼強調那臺發動機的“完美”,但沾上三缸,這事兒就成了玄學。

所以,且看且觀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