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多家企業連夜生產疫情防控緊缺物資

宜賓:多家企業連夜生產疫情防控緊缺物資

2月4日,宜賓市召開供應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會。宜賓市工軍局供圖

四川新聞網宜賓2月6日訊(李麗龍 記者 周瑜原 )2月5日一早,在宜賓市政府辦工作的鄧先生領到了單位統一配發的消毒液。這些消毒用品是本地企業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生產配發的。

在全國多地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宜賓迅速利用本地的幾家龍頭企業的獨特資源,連夜生產防控物資。整個春節假期,相關部門及生產一線的人員都沒有休息,一直忙於協調和生產。

“我們根據武漢疫情,提前預判防控疫情需要大量的消毒液,提前做好了轉產準備。”天原集團副總陳洪介紹,該企業的化工車間從1月30日起轉產次氯酸鈉消毒液。企業連夜生產,截至2月4日累計生產消毒原液219.45噸。僅2月4日當天,生產消毒原液33.45噸,調配28.2噸。累計庫存50.125噸。

陳洪說:“現在處於特殊時期,作為國企,有更大的社會責任,所以我們不計成本,生產出的25公斤桶裝消毒液以每桶40元的價格供給有關部門統一調配。”

據介紹,天原集團現在每天能生產幾十噸消毒液,能保障整個宜賓市場的需求。但面臨的問題是受疫情影響,上游產業鏈的包裝桶供給不足,不能滿足企業每天300噸以上的滿負荷生產。

五糧液集團作為中國的酒業大王,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發揮其優勢,保供100噸消毒酒精。截至2月4日,累計調配15噸。其旗下的國藥宜賓製藥公司負責生產金蓮花口服液、散寒口服液、生脈注射液等急需藥品。截至2月4日,公司生產包裝金蓮花口服液3.25萬盒。

五糧液集團旗下的聖山製衣公司負責生產防護服,預計配套設施2月8日完成,原料和採購的10臺熱封機預計2月9日運到,即可投入生產。

除了提供防控用品,五糧液集團還彰顯出宜賓人的大愛。該公司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3000萬元,用於支持當地抗擊疫情,並向省內捐款5000萬元,支持抗擊疫情。公司截至目前累計為抗擊疫情捐款9200萬元。

面對緊缺物資口罩的供應不足,絲麗雅集團承擔了生產口罩的任務,該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粘纖生產製造基地,以生產紡織原料為主。該企業3噸原料於2月4日到廠,累計可滿足約150萬個一次性口罩的用量,已採購平面口罩機和全自動摺疊口罩機,等待安裝投入生產。

與此同時,五糧液集團、天原集團、絲麗雅集團還在積極協助採購防控物資。其中,五糧液集團採購的一次性口罩10萬隻已移交市工軍局。絲麗雅集團採購的30萬隻一次性口罩已移交工軍局5.2萬隻,剩餘的預計2月8日後陸續到宜。目前,這幾家龍頭企業仍在積極利用國內外商業夥伴關係採購口罩和防護服等緊缺物資。

為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宜賓市政府辦於2月2日出臺《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調度十二條措施》,明確要求各區縣政府要及時安排應急物資採購資金,加大采購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連體防護服、醫用防霧護目鏡、紅外體溫檢測儀、醫用手套、醫用消毒液、醫用酒精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力度。

同時,對生產疫情防控物資的相關生產企業和員工加班工資給予補助,對有關生產企業其產品稅收予以減免,並落實“一廠一組”駐廠聯絡制度,專人專班協調解決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的原輔材料、生產設備、能源要素等方面困難問題。

如何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工作,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宜賓又開啟了新的謀劃。2月4日,是立春的日子,標誌著萬物復甦。當天,宜賓召開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會,對疫情發生後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並謀劃穩增長舉措和激勵措施,確保企業生產和社會秩序穩定。

據四川省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宜賓的GDP達2601.89億元,位居全省第三,僅次成都和綿陽。宜賓從多年來位居的全省第四躍升為第三,近年來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目前,宜賓正馬力充足,一往直前,向著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的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