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諸葛亮等傑出人士是戰無不勝的嗎?

隋香明


劉邦諸葛亮等傑出的人物,都是一個時代代表,並不是戰無不勝的人物,中國有句,叫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個天,就是廣大的人民。


紹明6481


世界上根本沒有“戰無不勝”的人,更不要說劉邦、諸葛亮。劉邦之所以得天下,不是因為他戰無不勝,恰恰是他能“累敗累戰”。

劉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寶劍斬白蛇,誅暴秦滅霸王定天下,創建了大漢王朝。他的成功就在於能敗敢敗會敗: 其一,他“知人善任 ”。劉邦一介草莽,居然登上皇帝寶座,引用他自己的話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聚集天下英雄,知人善任終獲成功;其二,他“捨得封賞”。 劉邦懂得感恩和激勵,他不吝嗇封賞,對功臣捨得加官進爵,對士兵捨得獎勵,大家都願意為他出生入死;其三,他“好色不貪色”。劉邦攻入秦阿房宮,也為宮中聲色犬馬所動,但聽到張良的勸誡,非但沒有生氣 很快還軍霸上;其四, 他“從諫如流 ”。名士陸賈諫言:“你可以馬上得天下,但能馬上治天下嗎?”劉邦雖面有慚色,仍然虛心聽取以資借鑑,他能廣納良言,得以興邦;其五,他“知錯能改”。劉邦稱帝后追求享樂,在京城長安興建“上林苑”,供自己享樂。蕭何上書反對,他雖然不樂意,仍然接受了蕭何的批評意見,還親自賠禮認錯;其七,他“有遠見 ”。劉邦臨終前,把國事託付蕭何,之後曹參,之後王陵並陳平輔之。他還可見 ,劉邦雖短學問卻有見識,能識人有遠見。

諸葛亮之所以輔佐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不是他戰無不勝,而是他能夠在“敗中取勝”。《舌戰群儒》中張昭懟諸葛亮曰:“先生自比管仲樂毅,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反不如其初也?”怎一個“敗”字了得。難能可貴的是諸葛亮輔佐劉備,總能“敗而不亡”,以弱小之力僅存於魏吳兩強之間,並一步步走強,曾一度出現蜀漢鼎盛,大有奪取天下的可能。

$發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劉邦

漢朝開國皇帝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歷任沛縣泗水亭長、 沛公、碭郡長、 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 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於街亭。而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谷。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所以說。傑出人才並非不會失敗,只是失敗後的做法,是屢敗屢戰總結經驗,最終勝利。還是一蹶不振,退縮不前,決定是否傑出人才。


古建的魅力


第一樣看到這個問題,始終覺得有點不夠嚴謹吧,這個戰無不勝是上陣殺敵呢?還是謀略取勝呢?還是用人成功,手下戰無不勝呢?始終覺得問題有點問題。

劉邦、諸葛亮的確算是那個時期非常傑出的人物吧。劉邦能從一個泗水亭長混成大漢開國皇帝,真可謂是一個傳奇,要說打仗用兵,他可以算得上是常敗將軍吧,連韓信都看不起他,當然韓信的確是用兵如神,沒得比,但可見劉邦軍事天賦很一般,但是用人識人真是眼光獨到,韓信、蕭何、張良都是人中龍鳳,這就是劉邦牛逼的地方。再說諸葛亮,神一樣的存在,謀略過人,陣法精湛,甚至還是武器專家,的確是全能人才,治國理政也是井井有條,但也不能說戰無不勝,也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難免吧,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呢?




張大俠27


劉邦西漢開創者、但還不是傑出木,諸葛亮蜀漢軍師兼丞相、歷史上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但均不是戰無不勝。劉邦沒有漢初三傑的幫助根本打不下西漢江山成為一國之君,諸葛亮再厲害若無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若無蜀漢的勇將,他也難開創自己的輝煌功業、一世威名,劉備苦無謀臣良將也建不成短暫一時的蜀漢,躋身三國立之一成為一代帝王。


小龍女5505


怎麼可能戰無不勝 ,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很多種原因 ,一個人在怎麼厲害,雙拳難敵四手。 謀略,智慧, 勇敢,果斷等等的品質缺一不可 。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劉邦在垓下之戰錢都是勝少敗多,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多數也是無功而返。哪來的戰無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