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名師“支招”線上教學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 通訊員 胡曉楠)受疫情影響,各大高校延遲開學,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課。線上教學對防疫工作有什麼意義和作用?如何保障在線教學效果和質量?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西安交大名師的觀點。

“在線教學應注意加強過程考核”

國家級教學名師、電氣學院羅先覺教授:建議採用直播方式教學的老師們,將每次課程內容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的時長20—30分鐘為宜,課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設計一些課堂測驗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加強教學過程考核,以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同時他提醒老師們,全國大規模網絡課程開始後,考慮到網絡資源的有限性,在線授課可能會發生“掉線、卡殼”的現象,要提前做好預案。

“在線教學需要全心投入”

陝西省教學名師、管理學院副院長田高良教授: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正好彌補了線下教學的短板,同時也拓展了受眾群體,推動了自我提高。按照MOOC開課的要求,教師必須全身心投入,精心備課,才能達到較好效果。“我主講的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ACCA財務管理F9》已在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開講五期了,根據我們近幾年的線上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只要精心組織,線上教學能夠保證教學質量。”

“認真做好教學設計、保證良好教學效果是核心”

2019年度亞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聯盟教育獎獲得者、生命學院教授盧曉雲: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在線教學是“停課不停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的一種實踐,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普遍要求教師去直播課程或臨時錄播課程,而更應該充分利用好國家、地方、學校現有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結合在線學習的特點,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課程學習。盧曉雲說,“不管在什麼教學狀態下,認真做好教學設計、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終是核心,千萬不能只重視技術而忽視了底層的教學設計。信息技術只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幫助老師和學生‘見面’,而出色的教學設計才能夠幫助老師和學生‘交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