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自貢:從產鹽興盛之地到設市的“蝶變”

自貢:從產鹽興盛之地到設市的“蝶變”

□ 楊 源

1939年9月1日,自貢市成立於寶善祠,至今已屆80週年。自貢市在成立時鑄造了“寶善”徽章。

“寶善”徽章是一枚三角形銅質徽章,邊長4.1釐米。徽章上方的“寶善”二字之間飾以國民黨黨徽圖案。徽章下方的地面山河間飾有當時的國旗圖案,空中飾有飛機。這樣的圖紋凸顯出當時正值抗戰時期,更有力地迎合了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航空救國”精神,是黨政軍部門的表象。

“自貢”之名是由歷史上兩個鹽滷井名自流井、貢井合二為一,各取一字組合而成。貢井在北周武帝時開設公井鎮,已有1500多年曆史。北宋時期出現的卓筒井技術,促進了自貢地區開發深層地下資源並領先於世界。自流井則是自貢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7)開始工業性開發,繼而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工業性開發水氣田(水指滷水,氣指天然氣),至今近500年。清代雍正八年(1730),以榮溪河為界分為富榮東廠、富榮西廠,也稱富廠、榮廠,合稱富榮廠。富順縣在自流井設分縣丞署,掌管鹽務,富榮東廠轄五壋,即龍壋、桐發壋、新壋、邱發壋、長髮壋。

道光十五年(1835),開鑿出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成為世界石油鑽井之父;光緒十八年(1892),楊家衝地區的發源井在復淘加深過程中,首次發現結晶體岩鹽,成為世界首先採用水溶法汲取井礦鹽。在開發利用深層鹽滷資源的同時,自貢人民還創造了為之配套的中國原生井鹽股份制。

清初,中央政權給移民重大利好政策:“聽民穿井,永不加課”等一系列的自由開鑿、自由生產、自由貿易的政策。此等待遇相當於現在的“經濟特區”,在這種重大利好政策下,自貢地區的經濟貿易等得以飛速發展,現保留下的最精美大型的會館、廟宇、祠堂等建築遺存多屬那時期修建,這是自貢曾經輝煌的物證。

清宣統三年(1911)3月,四川省商會聯合會自貢商務分會成立,民國四年(1915)7月改名為自貢商會,在很長時間裡行使政府某些職能。1911年9月25日,榮縣在同盟會領導下率先在全國脫離清政府,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孫中山先生曾給予高度評價。榮縣首義,有力地推動了自流井與貢井的獨立。

1911年12月30日,自貢兩地有關人員在自流井井神廟開會決議:“合自、貢兩廠之土地、人民,暫設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翌日,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推選出了正副議長,設4個科及司法機關(自貢地方裁判所、自貢地方檢事局),並設軍事機關軍事局。1912年3月9日,正式成立地方議事會,自流井井神廟成為自貢地方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

當時,為政令暢通行政便利,擬定成立一縣——新和縣,轄境包括至榮縣秀才坡,至威遠向家嶺,以及富順之昇平、大山、衛裡、太平、舒石五個鄉,宜賓境內之雙石鋪也劃入一部分。經省會議表決時,以一票之差而被否決,建縣未成。議事會於民國三年(1914)3月奉命解散。民國四年(1915)6月1日,以土地坡為界設富順縣自流井縣佐和榮縣貢井縣佐,劃富榮鹽場為東西兩場。民國六年(1917)6月,成立自貢警察局,次年二月改設為自貢軍警總局。1920年5月將自貢地方審判分廳更名為自貢地方法院。民國十七年(1928),地方人士有請設市之議,併成立自貢市黨務指導委員會。民國十八年(1929)4月21日,自貢商會更名成立自貢市商會,冠以自貢市名義之同業公會相繼成立。民國二十一年(1932)8月,要求將自流井市政公所更名為包括貢井地區在內的自貢市政公所。9月,國民政府事業部同意自貢冠以市的稱謂。隨後,自貢的文化、經濟、建設均極快發展,特別是在全面抗戰期間,在政治、食鹽的軍需民用、國防經濟、國家財政收入等方面,自貢起了重要作用,設市條件日臻具備。由川康鹽務管理局及黨務機關屢請設市,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經省政府兩度會議決定,遵照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令飭審核自貢設市辦法。同年三月,奉省令先行設立自貢特種警察局於自流井張爺廟,負整飭治安之責。

民國二十七年(1938)6月16日,奉省令成立自貢市政籌備處,在警察局址(張爺廟)內開始辦公,7月遷西秦會館,頒發木質關防一顆。8月2日舉行了隆重的籌備處成立典禮。1939年1月改組籌備處,只設處長一人,處長為曹任遠。5月15日,為避日機轟炸,自貢市政籌備處遷往珍珠寺內的寶善祠堂。

1939年9月1日,自貢市政府在寶善祠成立(為省轄地級市),管轄桐壋鎮、新壋鎮、上坵鎮、長坵鎮、貢井鎮、大山鄉、新又鄉、高硐鄉、艾葉鄉、敦睦鄉五鄉五鎮組成。當時城市面積160.9平方公里,人口215717人,其中農業人口62025人。1940年9月7日,政府駐地遷回到西秦會館。民國三十一年(1942),桐壋鎮更名為自井鎮。 6月15日,國民政府行政院指令正式批准成立自貢市政府。民國三十二年(1943)1月1日,改富榮東西場為自井場、貢井場,自井場管轄東嶽廟、豆芽壪、郭家坳、大墳包、涼高山五垣,貢井場管轄席草田、苟氏坡、黃石坎三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