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據財經網3月1日發佈信息得知:今年全國普通高校有應屆畢業生874萬人。然而,相比2003年應屆畢業生212萬的數據,今年可是多出了3倍不止,如果再加上留學海歸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

保守估計新就業者應該會有1000萬人。

但是,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目前應屆畢業生所面臨的情況與2003年非典時期應屆畢業生面臨的情況一樣——恐怕是一畢業就失業了。

近日,一篇新聞報道回憶了2003年非典期間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情況:連清華大學(的老師),也連番訴苦道,“上海一家本來打算來清華招聘的單位,由於害怕疫情傳播,最終決定今年只招上海的畢業生。”而據智聯招聘網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後企業招聘職位數同比下降71.66%,49%的中小微企業明確表示2020年春招會縮減指標;另一邊的BOSS直聘數據顯示:2020年應屆生新增崗位同比增幅下降49%,100人以下小微企業應屆生需求降幅60%。

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BOSS直聘


近幾年就業形勢本就不樂觀,如今變得更加複雜、嚴峻。寒窗苦讀的應屆畢業生,就這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人生計劃。從上圖中的數據得知,各行各業的崗位需求量都有所變化,而變化最大的是廣告傳媒、汽車和交通物流類……不過,令中陶君好奇的是,以上數據並未涉及包括建築衛生陶瓷行業在內的建材行業,不知道是因為這個行業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崗位與過去相比沒有太大變化,還是因為它從來都不會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造成影響?


01“偏向選擇年紀稍大的,更穩定。”

——陶企人事部


中國陶瓷網微信公眾號每週六基本都會發出陶瓷企業的招聘信息,從上週《行政專員:已開工!等你來面試》的部分招聘信息來看,陶瓷行業內無論是企業裡的終端推廣人員,或產品設計師、自媒體運營者、文案策劃專員等崗位,還是行業媒體裡的記者崗位,都對應聘者提出了“1年、2年、5年……以上”或“熟悉行業”等任職要求,僅有一條來自匯亞磁磚的人力資源專員崗位的任職要求是“歡迎應屆畢業生”,但也帶了“前綴”的時間要求。

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近期陶企各崗位的任職要求

這是特殊時期的導向嗎?

協進企業人事部向中陶君介紹開工以來的招聘情況:我們現在招聘的還是以業務和技術類人才為主,尤其業務缺口比較大,缺口達8人左右,不過相對去年而言今年的缺口較小,可能是因為年前補充了一部分,開年後面試的人是很多,但其實符合上崗率不是特別高,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正式上班時間未定,導致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所以據同行人事部的信息得知大家都是在儲備人才的階段。公司以前還有專門針對應屆生的職位,但隨著行情的不樂觀,且應屆生存在心態上的等等問題,各個崗位就沒有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了,特別是從事銷售的崗位,都寧願選擇年紀稍大的人員,他們工作更穩定。

“不怕‘老油條’?”中陶君接著問出了行業內對“老一輩”從業者多少都會帶著的“有色眼鏡”問題。可如其所述,“那就得靠領導們的慧眼了,確實也有碰到過。不過主要是圈子說大不大,很多人和事慢慢琢磨下來,還是會知道的。”一語中的,詮釋得沒有毛病。所以,

“老油條”比應屆生更有看見春天的希望(僅限陶瓷行業現象)。

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老油條”也會有乖巧的一天

02“高校畢業生會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

——陶瓷渠道商&陶企生產車間

或許,應屆畢業生對以上所述“偏見”會有不同的理解道:我們工作也可以很穩定,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中國陶瓷網在終端市場調研(2018年~2019年行走了13座城市)期間對終端經銷商團隊組建情況分析得知:極少會有“新生兒”願意從事陶瓷行業。

如2019年6月在徐州調研時,徐州中宇廚衛經銷商王建安對調研小組所言:我們有很多(福建)老鄉都從事陶瓷行業,彼此都熟悉大家的圈子是怎麼運作的,如果不是一開始老鄉之間的“傳幫帶”,我估計都鮮有年輕人會進入這個行業。而衛浴比瓷磚還好,做瓷磚銷售實在太難做了,從業者要做苦力不說,工資也不是很高,但又要對瓷磚、設計等知識都有一定的瞭解,如果沒有一定的人脈資源,或者對行業知識或規則有充分的瞭解,即便進來了也沒辦法堅持做下去,所以從業者基本都是在圈子裡面轉動為主,而我們應聘時也沒辦法不傾向於有行業經驗的。

以上不只是終端經銷商所遇情況,在高校就讀過的畢業生到陶瓷企業生產車間就業那更是不可能的事。如昊晟企業(清遠)工廠對目前的開工及用人情況反饋:今年廠區缺人嚴重,主要是生產普工難招,因為疫情影響,有些員工不一定會按時回廠報道,保守估計缺口人數最少是400人左右,而去年同一時期都能正常開工,缺口人數也就幾十人左右,但總的來說是能正常運轉的。

現在面試的人又不多,能正常上崗的人更少,而工廠一般都不要應屆生,因為工廠所需的大多數崗位會讓這些高校畢業生有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所以陶瓷行業也很少用應屆畢業生吧。

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雙向選擇的過程

所以,招聘與應聘都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03“陶瓷行業剩餘勞動力內部可轉化。”

——業內調研數據


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在某個行業都需要一個經驗積累的階段;而對於一個有多年經驗的職場老人而言,當熟悉且不願跳出這個行業的時候,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對崗位的選擇也會不同。如中陶君所遇的行業人士,有最初從事平面設計後來轉崗做策劃主管的,有最初從事文案策劃後來轉崗做區域銷售的,也有最初從事銷售後來轉崗做市場總監的,等等。

似乎,陶瓷行業從來不缺人才,也從來不缺崗位,大家都可以隨時應所需而轉換身份。所以,也才有上文的“圈子說大不大”一說。

874萬應屆畢業生,企業為什麼不去“挖”他們?

數據重在真實


上週,中陶君在《目前陶企招聘中只有這個崗位薪酬蹭蹭漲!》一文曾表述:新媒體崗位是目前行業內最受熱捧的崗位,建議疫情後傳統業務員都該考慮轉到這個崗位上。但,中陶君並沒有說應屆畢業生最適合從事新媒體的崗位。雖說年輕人對新興消費者的心態會更瞭解,可從事陶瓷行業的人還需要對那片“磚”有所瞭解才能更好地著手,並非一支口紅(快消費品)那麼簡單。此文文末當時還做了問題調查,其中對於“傳統業務員是否會不被需要”及“是否考慮跳槽”等問題,以上數據結果皆透出了參與投票人士對行業依然充滿的信心與堅守力。如此情況之下,行業內的勞動力似乎也依然處於可“自給自足”的局面。


行業缺人?不缺。或許,它不是應屆畢業生最佳的就業之處,但可以是應屆畢業生最好的挑戰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