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做產品從用戶情緒開始

從情緒開始說起,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機,情緒就是底層的操作系統,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號都還不太一樣。你後天學習的知識技能,都是安裝在底層操作系統上的,一個一個的App。有人說:“ 學了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我們後天學習的東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驅動一個人的,其實是他的內在感受、他的情緒、他的底層操作系統。我們都會有情緒衝動的時候。你陷入愛情了,你被憤怒、被恐懼控制了,就好像手機系統崩潰了,所有的App全廢了。

學會讀懂用戶情緒

怎麼分析用戶情緒?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層情緒—— “生物性情緒”開始說。所謂生物性情緒,就是所有的動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緒,從你養的小貓小狗,到動物世界裡的野生動物,再到咱們人類都有。

“ 滿足 ”。

滿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它也是你可以用來衡量很多東西的刻度:一個產品好不好你和一個人的關係好不好你對你自己的認識依次展開這些話題。

“滿足”和“愉悅”的關係

我們講第一個情緒詞——愉悅。什麼叫愉悅?直接來說,愉悅就是被滿足。我們知道,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統,驅動它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動物的生存條件被滿足,比如,一隻蟲子,一隻鳥,一隻貓,溫度、溼度適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會愉悅。

而我們人類,不單純作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不僅需要生存條件被滿足,我們還需要在社會關係中被確認。比如度假,住得舒適、吃好吃的,你會愉悅。讀喜歡的書,精神上被滿足,你會愉悅。你感受到別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納,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視。這些都是存在感被滿足,都會愉悅。

產品經理:做產品從用戶情緒開始

需求被滿足,這種感覺叫愉悅

一種繃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間被滿足了,這種感覺叫“爽”。

大家肯定都玩過俄羅斯方塊的遊戲吧?下來一個你需要的形狀,消掉一行,消掉兩行,伴隨著消除的音樂,這種感覺叫愉悅。

2015年春節,微信和春晚合作,搖一搖有紅包,一舉讓微信支付的用戶量過億。

除夕一晚,微信紅包的用戶量達到1.04億人。搖一搖,搖紅包的互動,一億人搖了100億次。送出微信紅包1.2億個,基本上人人有獎。

看著別人搖到了紅包,自己跟著也搖,搖了幾十次,突然間得了一個紅包。這感覺,就是爽。

“不爽”與不“滿足”

既然說道了不爽這個詞,我們就再把這種感受細緻地說說。

產品經理:做產品從用戶情緒開始

滿足就愉悅,不滿足就不爽。

比如,一隻蟲子,本來溫度適宜。突然,溫度大幅提升,它就會瞬間不爽。動物是這樣,人也如此。如果我沒有滿足預期,或者我本來在一個滿足狀態,突然被剝奪了,這也是不爽。

而人類呢,用了一堆詞來形容不爽的感覺。比如:生氣、煩躁、痛苦、厭倦、悲傷、煩惱、茫然等等。但是本質上,這些不爽的感覺,都是某個點沒有被滿足。

“滿足”“愉悅”“不爽”

因為就用這三個詞,你可以度量一個產品到位不到位。當你做一個產品,或者用一個產品,自己有沒有被滿足的感覺?你基本可以憑此判斷,這是個非常好的產品,還是一個勉強的產品。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個人的關係。對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滿足與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對方的滿足與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無法給予對方的滿足和不爽,其實,這就是一段勉強的關係。

此外,你還可以用這三個詞“滿足”“愉悅”“不爽”來深入探索你自己,認識你自己。

你就想想為什麼每個人不一樣?為什麼讓你照著PPT練習3次,你就會痛苦。而喬布斯為了蘋果大會對著PPT練習100次,依然樂此不疲。為什麼你打掃衛生很痛苦,而有人視打掃房間不厭其煩,一天掃三次?為什麼同一個點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悅?所以,覺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厭其煩地一直做下去?這就是上帝給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統的密碼,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發現你天分的密碼

我們一般認為的天分是顯性天分,比如長得漂亮、身體協調、唱歌好聽、智商高。

其實還有一種天分,是隱性天分,他不會兩三歲展現出來,讓別人看得到。

你會對某些東西感到愉悅,這個東西持續給你滿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時間在這裡,不厭其煩。

時間久了,其實你就會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